江苏男孩攒压岁钱给妈妈换新手机遭痛批,高启强:记录真实生活

名词解释:压岁钱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可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01
近日,江苏南通。一男生攒压岁钱给妈妈换新手机,并开心的准备记录下来,却遭到妈妈一顿痛批。手机店店主卢先生称,男生看起来已经成年了,之前来看过这款手机好几次,说是给妈妈的情人节礼物。这位妈妈应该是不舍得用,称小孩子不懂事,这台展示机仅1400元,也不影响使用,就给全额退款了。感觉男生买的时候挺高兴的,考虑很久才买下,很懂事。
有时候孩子的心意类似于你想带根本不想动的家长出去旅游,家长做了他认为你爱吃而你已经厌倦的菜,你帮别人洗了一件不能够水洗的衣服,别人在你后面帮你把门关上但是你没带钥匙。简单来说,好心办坏事。

很久以前的事,朋友第一次出差,给妈妈买了一件衣服,男孩子不会买,刚工作也没钱,可能是不太好看。回家满心喜悦地送给妈妈,他妈打开看了一眼随手扔到一边“啥破玩意这么磕碜,地摊买的吧?我可不穿”。朋友跟我们说起时脸上的落寞给人印象挺深的。
所以,有些心意,在孩子看来是心意,在成人看来就是麻烦和胡闹。
所以,假如成人没有练习出:改变视角,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平行视野的能力,那就会一直无法理解孩子,并且总是处在这种冲突中了。
02
学会接受别人的善意,
有句话叫,心意我留下,东西不能收。或许用在这种时候也可以吧。
同样是拒绝,完全否定对方的拒绝,和看到了对方的善意和心意,觉得不合适,然后拒绝是不一样的。
让孩子伤心的,是妈妈没有看到他的心意,反而将之称为“不懂事”。
不会爱自己的人,往往也很难以正确的方式爱别人。
每一份善意都很宝贵,都应该被珍惜,被好好对待。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心被伤几次,就冷了。

花两百多块买了一斤大虾,回去煮煮给孩子和老人吃,儿子剥好以后给厨房忙碌的妈妈。妈妈想都没想说:妈妈不爱吃,你趁热吃吧!
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喜欢吃的只管往自己嘴里放,大人却骂孩子不懂得分享。你看,到底谁错了呢?
事出有因,育儿有大学问!
孩子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的手机,选择在情人节送给妈妈。他心理盘算了一百了妈妈惊喜的画面,不了?不得不说,友好沟通,不留伤害就是情人节礼物了。
03
一直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事情,初中住校时候宿舍里有两位同学,一位是农村家庭的,父母都是农民,一位是城镇家庭的,父母都是老师。这两个同学有次出去逛街时都给自己妈妈买了一件T恤,也不贵,二三十的样子,周末回家拿给妈妈后两个同学回来完全是不同的状态。农村家的同学回来明显的伤心,她说回去被妈妈训了一顿乱花钱,而城镇家的同学说她妈妈很高兴,一个劲的夸她懂事了。
后来隔了几个周,城镇同学的妈妈来宿舍送东西,穿着同学买给她的T恤,明显的很高兴,很自豪,见人就说这是女儿买给她的。

这件事一直记了很多年,印象很深刻,我想我是理解两位妈妈的不同态度的,对于农村妈妈来说,二三十块钱可能是他们两三天的饭钱,也可能是孩子的学费,他们舍不得花在一件衣服上。
孩子真的很懂事,真没想到这个父母拒绝了还数落了孩子的心意,在我们看来这个父母可能有点不进油盐,其实人家可能就是不想浪费一分钱,毕竟现在赚钱真的不容易。
做父母的很少有这么做的,可是这孩子的妈妈就这么做了,或者这位妈妈生活中吃过缺少的苦,又或者向别人借过钱,知道借钱有多难!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看那车水马龙,人潮人海,哪一个不是行色匆匆,为生活,为梦想,努力打拼......
可事实上,有时候你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心愿达成,仍然过不上想要的日子。
你苦恼,你挣扎,而有句话说得很中肯,你生活中的大部分烦恼,皆是因为没钱。
成年人的崩溃,多是因为“金钱”这两个字造成的。

04
这样的孩子,显然不是他妈能教育出来的,天赐的宝贝。我家的娃,能少坑爹坑娘就算不错了,给爹娘买礼物?还买一千多的?梦里有。
真的是,别人家的娃。
可惜这么懂事的娃,面对的却是当妈的痛批。就怕孩子心理受到影响,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不见了。希望他的父母,能清醒过来,回馈给孩子善意。
这个商家也是很棒,不影响销售的产品直接给退货了。
这么多的准备,这么深的心意,只要做了就会有一辈子的记忆吧。不过,这记忆是甜蜜温情还是苦涩无奈,只在这一瞬间。
妈妈击碎的不仅仅是热切的心,可能还有一个想要奔向理想的灵魂。
从此,金钱这根刺永难从孩子心中拔去,妈妈给的黑色的眼睛,已永远不能看到现实以外的光明。

这事情如果只看到了表象上的谁心疼谁,或是只看到了经济上的问题,那我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这孩子基本废了、我是指未来的成就有限,她母亲为了心疼这一千多元手机,做了错误的教育方式,给了孩子心灵上的震憾,种下了不会磨灭的印记:"别送人东西!"
这个才是这孩子最大的损失。
有没有觉得,某些人特别会送礼,特别敢送礼,但自己就是送不出手?然后看别人因为会送东西,从来不缺朋友,女友甚至升迁机会。
送东西是要学习的,但有多少父母在这一个部份做了良好的教育和示范?
西方富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差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善用金钱来为自己开路。

中国人富的不久,还没养出足够资历的商人家族、但可以去找找那些介绍早期晋商,徽商等世代经商家族的传说和故事,你会发现,培养下一代中,送东西,是门大学问,要从小学起。
大多数人不会送礼,也送不好礼,自己不会,也教不会孩子,起跑线上就输了人一截,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