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业介绍-中传学硕: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

2020-10-10 09:28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1301J1 文化产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于2010年开始招生,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本专业所在学科“文化产业”为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并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性、研究型高端人才。本专业重点依托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学科资源进行建设,同时整合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内涵,建设文理融合、复合型的新型交叉学科。本专业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文化产业的重点建设内容。

本专业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育人方式,围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经济与贸易和知识产权等核心领域,着力培养文化产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视野开阔、熟悉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和发展规律、一专多能的研究型高端人才。


方向介绍

01.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为对象,以探索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为具体研究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路径,熟稔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前瞻性地把握文化产业未来趋势潮流,成为具备丰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阔的专业历史视野与创新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文化产业研究人才。


02.文化经济与贸易

文化经济与贸易方向研究文化经济与文化贸易的规律和运行体系,使学生能够掌握文化经济和文化的贸易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文化经济发展规律和文化贸易规则,掌握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运行机制,成为具有产业开发、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


03.文化法治与知识产权

文化法治与知识产权方向以文化法治原理、文化政策与法规等理论内容为基础,密切关注网络文化治理、文化遗产法律与政策、传媒法律与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与政策等研究领域。旨在对接文化领域相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法律服务机构、司法机关等对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培养 “懂文化产业、懂法律、懂知识产权、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就业方向

除升学及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互联网企业、影视传媒类公司等单位,部分毕业生担任文化领域政府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或政策分析工作,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


1301J3 艺术与科学

专业介绍

本专业由艺术与科学(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学术硕士方向与前身为计算机技术(游戏制作)的专业硕士方向优化整合而成。中国传媒大学于2006年11月成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更名为艺术与科学研究所),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全国首个艺术与科学专业二级学科,拥有一支跨学科、多层次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创设《艺术与科学研究》系列论文辑刊、《艺术与科学研究》 微信公众号等学术研究平台。 

本学科主要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手段,从科学认知的视角,对艺术表现、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艺术发展重要环节中的艺术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和探索;对艺术创新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新的科学方法和科技手段,探寻发现新的艺术表现空间。

本专业属于交叉学科,集中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研究涉及艺术学、游戏设计、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智能科学、新媒体艺术与技术、计算机交互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在艺术与科学跨学科 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创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在传媒与娱乐技术等多种领域中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

①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操守、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②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与艺术创造能力;

③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艺术创作实践工作以及产品与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④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⑤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的素养,能够独立开展具有高水平的科研、创作、设计研发等相关工作。


方向介绍

01.交互媒体与游戏设计

本专业方向以人机交互的理论与实践、游戏作品的创作与消费、电子竞技的策划与传播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索本专业领域的创作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同时研究本专业方向的创作成果或专业活动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本领域的新理念、新形式、新产品、新应用,将智能人机交互时代的艺术与科学发展及社会需求相结合,产学研互动,聚焦人机交互、游戏、电 子竞技等领域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批评理论中诸多问题研究以及理论体系建设,培养面向人机交互、游戏及电子竞技领域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型人才。


02.虚拟现实与互动艺术

本方向定位于艺术与科学契合的交叉面上,探究艺术理论的新向度,开拓艺术设计创造的新视界,致力于虚拟现实艺术表现与互动体验科学认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前沿性、基础性的实际问题分析与研究,倡导艺术与科学交融的新思维,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艺术信息学、艺术虚拟现实、视听艺术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艺术表现与科学认知;艺术虚拟场景与互动;传统文化的艺术虚拟表现与传承、虚拟立体视觉艺术与技术;虚拟音乐与虚拟声效;人工情感与虚拟艺术角色感知;电子竞技策略与文化分析;人工智能与互动人工生命艺术等。


就业方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山东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行业和中国科学技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电影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等国家单位;以及美国雅虎、谷歌、 Airbnb、Scanline VFX、皮克斯、工业光魔等国际知名公司和腾讯、阿里巴巴、 百度、爱奇艺、京东、字节跳动、旷视等国内一线新媒体企业。部分毕业生自主创立虚拟现实和数字娱乐相关企业,研发和销售相关产品。


初试考试内容

中传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专业课)为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基础。


专业介绍-中传学硕: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