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图馆】盛唐与吐蕃(上)

2018-02-18 02:23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 本期作者: 迷惘的唐史官

  •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盛唐与吐蕃第一阶段的较量-玄宗登基后吐蕃的第一次入寇

唐玄宗掌权不久,开元二年(714年)秋,吐蕃相岔达延上书宰相,请载盟文,定境于河源。唐朝方面还未商量明白,岔达延、乞力徐便率十余万大军进攻临洮军,进而侵犯蘭、谓等州,抢夺了大量的马匹与牲畜,使唐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此次吐蕃之所以能够取得大收获,一大原因便是吐蕃于景龙四年三月(710年)借金城公主和亲一事向唐索要河西九曲之地,为公主汤沐之所。当时的鄯州都督杨矩因为收受了吐蕃的厚礼,便撺掇睿宗将这块丰饶且接近唐朝边境城市的土地割给吐蕃。如今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杨矩自知负有重大责任,便在悔恨与恐惧中服毒自杀。

金城公主

唐玄宗初等帝位,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羞辱,随即下令左羽林将军薛讷与太仆少卿王晙统兵10万,战马4万匹反击吐蕃,同时下诏自己将御驾亲征,以此招募了大量志愿兵。不久,王晙的部队便在渭州西界武阶驿与吐蕃军遭遇,先锋王海宾(王忠嗣之父)一马当先,精选勇士七百人,分为前后两队,身穿吐蕃服装。前队乘着夜黑风高,向吐蕃坌达延部发起了突袭,五里外的后队则擂鼓吹号,以张声势。吐蕃军队以为唐军主力已经出动,慌忙逃窜,夜色中又难辨敌我,遂陷入自相残杀的局面,死伤万余人。两度偷袭成功后,薛讷所率的唐军主力也及时赶到,对吐蕃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吐蕃军队伤亡惨重,狼狈逃窜。坌达延率部逃向洮水,唐军紧追不舍,吐蕃残部眼见前有洮水,后有追兵,几乎是无路可逃,只好使出全力,与唐军进行最后的决战。他们集合剩下的主力,将王海宾的先锋部队团团围住,王海宾逐渐寡不敌众,而唐军中的其他将领嫉妒王海宾取得的战功,都见死不救,致使王海宾战死沙场。大军此时乘其势击之,大败吐蕃主力,斩首17000人,将吐蕃军掳掠的牲口夺了回来,吐蕃大军尸首遍野,洮水为之不流。唐玄宗得知前线情况后,派紫微舍人倪若水来传自己的旨意,祭奠并追封王海宾;同时采纳宰相的建议,毁掉和亲之时吐蕃在界河上的桥,在界河旁部署重兵。吐蕃遣其大臣宗俄因矛至洮水祭拜死难将士并请和,玄宗不许,金城公主便上书请和,玄宗稍作让步,要求吐蕃遵守盟约,维持开战以前的态势。(总计开元四年、五年、七年三次请和)

吐蕃在河西陇右的进攻受挫,便转道侵犯安西四镇。吐蕃与西域之间有一国名为勃律,武周时期被吐蕃打散为大勃律与小勃律。吐蕃从小勃律西进,可与唐朝争夺乌浒河(今阿姆河)流域的昭武九姓诸国,东进可谋取安西四镇,唐若要堵住吐蕃北上威胁西域的道路,必须把小勃律控制在自己手上,双方在西域的冲突不可避免。开元十年(723年),吐蕃以“我非谋尔国,假道攻四镇耳”的名义向小勃律街道,小勃律不从,吐蕃便强行将部队开进小勃律,包围了小勃律都城孽多,并相继攻占了该国九城之地。小勃律国王没谨忙向北庭都护张孝嵩求救。张孝嵩派疏勒副使张思礼率步骑四千日夜兼程,成功与小勃律合兵大破吐蕃,斩杀俘获数万敌军,收复了小勃律被吐蕃侵占的九座城市,吐蕃对西域的第一次渗透遭受重大失利,很长时期不敢再出兵攻打小勃律。

薛讷
吐蕃与唐攻势的此消彼长(作者手绘波兰球)


盛唐与吐蕃第二阶段的较量-吐蕃陷瓜州与唐攻陇右

吐蕃自恃兵强马壮,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在与唐的外交文件中的言辞都十分傲慢无礼,玄宗对此极为恼怒,不愿与吐蕃正式讲和。中书令张说趁玄宗从泰山回来后上奏,认为连年屯兵应付吐蕃骚扰既浪费资源,又使百姓疲于徭役,不如遣使讲和,以息边境。但玄宗以自己要先与王君毚商量为由拒绝了此提议。不久王君毚入朝,请求率兵讨伐吐蕃。约贞观十四年(726年),吐蕃大将悉诺逻率军入侵大斗谷,又移攻甘州,焚烧甘州周围的建筑。王君毚避其锋芒,不与其交战。恰逢天降大雪,许多吐蕃士兵因冬衣不足被冻死,悉诺逻见攻克甘州无望,遂取积石军西路而还。王君毚趁机命人提前潜入吐蕃回军的必经之路,烧尽牧草,悉诺逻率军退到大非山,命将士息甲牧马,但野草皆被烧尽,马匹因无草料而损失过半。王君毚此时也没闲着,与秦州都督张景顺率军一路尾随至青海湖以西,趁青海湖结冰之际渡过青海湖,将悉诺逻留在青海湖另一侧的辎重及伤兵尽数缴获俘虏,然后迅速撤退。

吐蕃此次侵略不但没能有所收获,反倒被王君毚遛了一通,心中恼怒异常。九月,悉诺逻欲雪青海一败之耻,率部将莽布支攻陷瓜州(此战吐蕃赞普御驾亲征),俘虏了瓜州刺史田元献及王君毚的父亲王寿,进攻玉门军。唐在瓜州储存了大量用作商业贸易的贵重货物,此役均被吐蕃掠走。吐蕃境内许多穷苦百姓都能穿着唐人上好的绢帛。吐蕃又将俘虏的唐人放掉,任由他们逃往凉州,凉州的王君毚畏惧吐蕃此时的势力,再加上父亲被俘,因此不敢发兵救援。在悉诺逻率主力进攻瓜州时,莽布支率偏师进攻常乐县,县令贾师顺率众拒守,顽强抵抗。等到瓜州陷落,悉诺逻移兵,与莽布支共同攻打常乐县,仍无法将其攻克,吐蕃军师老兵疲,难以维持攻势,便派使者劝降,师顺不从;吐蕃又要勒索财物,贾师顺就让士卒脱去衣物证明城中百姓无财。悉诺逻知道自己榨不出什么油水,便拆毁瓜洲城,于第二年撤了回去。同时派了一支精锐骑兵想杀个回马枪,但贾师顺早有防备,吐蕃的计策未能得逞。

与此同时,吐蕃在西域亦加强攻势,通过联合不纯臣于唐的苏禄,从南北两面围攻安西城,结果被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打得大败,赵颐贞乘胜追击,于728年正月再败吐蕃于曲子城。

张守珪

同年,回纥瀚海司马护输因对其叔父承宗流放瀼州一事不满,再加上河西走廊上的回纥人素来轻视王君毚,以受其管辖为耻。便趁王君毚忙于堵截吐蕃派往后突厥的使者时发动叛乱,谋杀了王君毚。为挽救危局,玄宗让朔方节度使萧嵩担任河西节度使,与君毚判官牛仙客共掌军政,人心才稍稍安定。萧嵩又上表请求以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张守珪到达瓜州以后,立即开始了对瓜洲城的抢修工作。不想抢修工作刚刚开始,吐蕃的军队就快速赶来,张守珪见敌众我寡,便在城上置酒作乐,在吐蕃面前上演了一出“空城计”,吐蕃果然中计,调转马头往回撤,张守珪趁敌人后退时率兵追击,肃清了瓜州城周围的威胁,继续修复城市,收合流散,皆复旧业。为防止灾难重演,唐中央提高了瓜州的行政等级,于当年十一月改瓜州为都督府,以张守珪为都督。

混乱的河西局势(作者手绘波兰球)

由于青藏高原面积广大,交通不便,因此吐蕃的中央政府对于边境的许多集团并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再加上吐蕃连年对外征战,边将的权力愈发增强,遂成外重内轻、尾大不掉之势,赞普对边将们自然极不放心。此时悉诺逻因为战功威名大震,萧嵩抓住这个矛盾,散布谣言说悉诺逻与唐暗中勾结。吐蕃赞普果然中计,将悉诺逻召回杀掉。同时唐又在边境展开反击。728年秋,吐蕃大将悉末朗率众再次进攻瓜州,被瓜州刺史(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思顺率伊、沙等州兵马击溃,损失惨重;同月,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又在渴波谷大破吐蕃,张忠亮追击残敌,攻克了大莫门城,生擒千余人,获得马一千匹、牦牛五百头,还缴获了敌人的许多辎重,焚其骆驼桥而还。八月辛卯,右金吾将军杜宾客与吐蕃战于祁连城下。双方从早上厮杀到晚上,吐蕃最终被唐军击败,一员副将被唐军斩杀,惊慌失措的吐蕃人在山中四散奔逃,哭声震天。当初吐蕃来犯之时唐玄宗就说:“吐蕃骄暴。恃力而来,朕今按地图。审利害,亲指授将帅,破之必矣!”如今果然应验。


未完待续


【史图馆】盛唐与吐蕃(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