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文I夏夏 普通人生活轨迹
上学,找工作,结婚生子,房贷车贷,退休养老。这是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以前的我,也是差点毫无思考按照这条轨迹走。
当我阅读,和看过身边人的生活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
在上海,你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年龄段,但是依然很有活力的人。
年近五十孤身一人来上海学习瑜伽的姐姐
高铁上认识的阿姨,和我妈妈年纪差不多,我喊她姐姐。她告诉我,她独身一人,从中国最南方跑到上海,去学习瑜伽。儿子上大学了,老公在家做小生意。
她时常想,自己的后半生要怎么过。她选择了报班学习瑜伽,并留在上海做瑜伽老师。
收好行囊说走就走,这种勇气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年过三十,依然单身的姐姐
皮肤护理认识的姐姐,三十多岁没有男朋友,靠自己努力做到了店长,实现了经济独立。
我问她是不是不婚主义者,她说不是,只是没遇到合适的。我想她这个年龄,大概家人都很着急吧。不过从她脸上,丝毫没有看到着急和焦虑,只有活力和知性美。
倡导一周一书的方教授
遂川籍在上海商学院做教授的方老师,回到县城图书馆做讲座。倡导一周一书活动,著有《阅读力晋级》一书。我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拜访他,他说随时欢迎,我高兴极了。
来自台湾,生命体验感很丰富的朋友
昨天和盆友一起逛Beyond the streets,一起感受涂鸦艺术。涂鸦艺术刚开始起源于纽约和费城,后逐渐流行,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我想涂鸦也是一种自我表达。
朋友来自台湾,告诉我,在苏州和上海,结婚讲究门当户对。特别是苏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情人,称为婚姻中的“小感情”。
不过在台湾,不重视门当户对,更多是精神上的契合,比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追求的东西。
他的生活有深度也有宽度。不断精进自己的工作,同时丰富自己生命的体验感。
首先他是个旅行者,去过无数国内外的城市。这点是很触动我的,因为以前的我是舍不得花钱旅行的。现在我知道,旅行可以打开一个人的眼界,感受其他城市和国家的风土人情,增加自己生命的体验感。
另外他也是个健身房常客,比我大一轮,不过从外表丝毫看不出他的年龄。因为喜欢运动健身,喜欢打篮球做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做无氧运动。
饮食上喜清淡,抗糖,准确来说,丝毫不摄入糖分,这样可以最好的抗老。
同事和跳舞认识的姐妹
有个同事姐姐,也是老乡。工作日跑步,周末跑步游泳,皮肤状态特别好,丝毫没有眼纹,我可羡慕她的状态了。
跳舞认识的姐妹,周末的朋友圈,也都是旅行,潜水,游泳......
我向往的生活,以及未来十年的规划
从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光。我知道那也是我向往的生活啊,什么狗屁房车,租房一样可以过得好呀,房车现在的年龄段买,只能是负债,家里特别有钱人除外,买房增值出租除外。
对于我这样的人,现在想着房车,只能做一辈子房奴。最后退休的时候,是不是除了一套房子,一辆车子,其他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任何兴趣爱好,退休生活很无聊空虚,开始感慨没有花时间去旅行,没有培养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最后开始感觉和社会脱轨,没有价值感,开始抑郁,退休后的生活好像并没有想像中好啊,很多老年人说宁愿选择工作。
再过两个月,我就25岁啦。未来五年,我想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确保自己可以养活自己。其次是要在阅读写作,以及舞蹈方面深耕,能够小有成就。
五年之后再考虑家庭生宝宝,十年之后再考虑买个房有个最终归宿。
过自己选择的生活,才最有生命力!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请点个关注让我知道~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