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墨龙:拉胯!这届韭菜真不行
山东墨龙,比上年还难看的一季报
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半年报不再是强制披露信息。
说实话看到这个条款的时候,星空君一脸懵逼。
当然了,有上市公司可能在偷着乐。
比如,山东墨龙。
2017年,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山东墨龙自2015年以来,为了粉饰季度报告、半年报财务数据,通过虚增售价,少结转成本等手法,虚增净利润,将2015年、2016年的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净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
财务造假后,张恩荣、张云三父子借机大笔减持,合计套现超3亿元。
随后的年报中,公司又将业绩调成正常,股价暴跌。
但实控人已经套现获利。
稍微安慰的是,三父子套现后并没有大肆挥霍,而是用这部分钱去改善经营。
证监会罚没套现款项后,又对公司和个人开出了罚单。
利用季报造假获利的,山东墨龙提供的是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
2021年一季报发布的时候,深交所也随后发去了关注函。这次关注函的重点是公司频频发布的增持公告。
作为一家有违规甚至违法进行市值管理前科的上市公司,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十次发布增持公告,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一、惨淡一季报
2020年一季度,很多企业都遭遇了业绩滑铁卢。毕竟,经济按下了暂停键。大多数上市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开启了全面复苏之路,到了2021年一季度,往往实现了非常优秀的超越。
以至于很多公司内部考核评估的时候,为了避免2020年一季度的数据偏差过大,都使用2019年的同期数进行对比。
当山东墨龙的一季报出来的时候,很让人大吃一惊。
公司不仅继续亏损,而且亏损幅度,比上年同期,还增大了。
山东墨龙是一家给石油行业生产配套的企业,作为胜利油田、齐鲁石化等石油行业巨头所在地,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复苏,石油行业也开始有了起色。
为什么墨龙反而没有好转呢?
公司做出了解释: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一季度油田市场产品订单同比大幅减少,原材料采购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矿粉采购价格同比上涨约65%,煤粉采购价格同比上涨约25%,废钢采购价格同比上涨约24%),导致产品成本大幅增加,销量及毛利均出现大幅下滑。
恰好中石化也发布了年报,其中和山东墨龙息息相关的勘探板块,是什么情况呢?
勘探及开发:本公司持续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稳油增气降本取得新进展。在勘探方面,持续加强战略领域风险勘探、富油气区带勘探和页岩油气勘探,在顺北、四川盆地等地区取得油气勘探重要突破;在原油开发方面,高效推进顺北、准西缘等油田产能建设,加强老区精细开发,大力推广应用提高采收率技术,夯实稳产基础;在天然气开发方面,加快推进川西、威荣、东胜等气田产能建设,加大天然气拓市扩销力度,一季度天然气销量同比增长37%。一季度油气当量产量117.03百万桶,同比增长4.2%,其中天然气产量2,916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6.8%。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0.72亿元,同比增长54.1%。
简单总结下,勘探板块业务大增,可以推导出结论,石油行业对石油机械的需求也应该有所增加。虽然确实存在矿粉价格上涨的情况,但在行业发展趋势的衬托下,墨龙的解释就显得非常苍白。
二、年报“扭亏为盈”的秘诀
读过山东墨龙多年的财报后,星空君坚信公司有一个非常强悍的财务团队。
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盈利1145万元,虽然盈利不高,但扭亏为盈避免了长期亏损ST甚至退市的风险。
然而,仔细看看年报,会发现公司最大的收益来源,是资产处置,高达3.53亿。公司将一部分房产和土地,卖给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正是通过砸锅卖铁卖点血,才确保了公司盈利。
因此,深交所对公司增持股份的举动,充满戒心,甚至在问询函里明确质疑,要求公司解释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
因为从山东墨龙的经营情况看,资金链濒临断裂,快揭不开锅了,大股东也应该不太好混。
让人哭笑不得是,公司还买了1000万的理财产品。
是因为钱多的花不了吗?
其实公司账面借款累累,2020年年报显示,账面近5个亿的长短期借款,利息支出1.37亿,远超净利润,财务成本极高。
这1000万的理财,背后有深意。
表面上,期末余额1000万,但实际上2020年公司累计理财的金额达到了1.8亿。
你能想象这是一家借了很多钱利息都快还不上的企业?
原因是什么?
答案在公司的控股股东。
公司控股股东山东寿光金鑫投资,本身就是做投资和理财的。公司买的理财产品,大概率是通过寿光金鑫来完成的。
年报也显示出,公司和寿光金鑫存在着巨额的关联方资金往来。
三、赔付股民
因为公司财务造假,给投资者造成损失,遭到诉讼并立案调查,最终公司被判赔付1.2亿元。
很多投资者对原证券法有误解,误以为60万罚款就是上限。事实上,对于上市公司的后续诉讼,是没有限额的。
新证券法颁布后,对上市公司的惩罚将更加严格。
如果上市公司还想试图财务造假,搞市值管理,恐怕就不是1个多亿能摆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