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唐=府兵制?来看看让唐军所向披靡的的真正主力!《贞观06》

2023-08-24 15:47 作者:银河维护  | 我要投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979970619610148&wfr=spider&for=pc

美军遇到大难题,新兵员严重不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267687414579751&wfr=spider&for=pc

为何坐拥一亿人口的俄罗斯兵却不够用?答案就在兵役制度上


美国军队总规模为140万人,根据公开来源的数据,美国可以动员的参军人数估计为5600万。

据NBC新闻报道指出,截至今年6月份,美国陆军只完成了40%的征兵任务。五角大楼的“征兵年”活动将在9月30日正式结束。这是一个极低的数字,将导致几年后美军出现人员短缺问题。美国陆军的合同期限为两到六年。

美国国防部的官员们说,五角大楼的最高领导人现在正在争先恐后地寻找新兵来填补全志愿军的规模。

在智库传统基金会任职的托马斯·斯波尔中将说:“自1973年美国离开越南、将兵役制度转向合同志愿兵的那一年起,美国军方在征兵方面从未遇到过如此艰难的时期。”

如今的美国,有资格参军的人数每年都在减少,因肥胖、吸毒或犯罪记录而被取消资格的年轻男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上个月,美国陆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将军在国会作证说,只有 23% 的 17-24 岁的美国人有资格加入军队,这个数据已经远远低于近年来的29%。

据NBC新闻获得的国防部内部调查发现,只9%的有资格在军队服役的年轻美国人有主动参军的意愿,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最低数字。

调查揭示了美国人对军队的看法和日益扩大的军民分歧也可能是导致招募人数下降的因素。

俄罗斯军事专家学院成员谢尔盖·别洛乌索夫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名专家认为美军在伊拉克、叙利亚,尤其是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影响了潜在军人的情绪。

伊拉克战争至少让美军损失了5000人,在阿富汗,20年时间,美军死亡3006人和受伤8800多人。新兵也不太愿意去招聘中心接受合同服务的原因,包括参加敌对行动过程中对身体健康的威胁;还有经常提到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年轻男女们不愿与其他大国发生武装冲突

接受NBC调查的年轻美国人中有超过一半(约 57%)认为他们在服兵役后会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近一半的人认为他们会有身体问题。

“他们认为自己在服役后会身心俱疲,”一位熟悉征兵问题的美国高级军官说,他认为这是对兵役制度不熟悉导致了这种看法。

在五角大楼调查的处于招募目标年龄范围内的美国人中,只有13%的父母曾在军队服役,低于1995年的大约40%。军方认为父母也是孩子们不愿服役的最大影响者之一。

一位军事人事政策专家表示,中产阶级的父母,包括那些刚刚成为中产阶级的父母,经常鼓励他们的孩子在选择职业之前先上大学,这对美国军方的征募入伍工作是不利。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凯特·库兹明斯基说:“改变父母的想法是非常困难的部分,特别是如果这些父母为孩子上大学而努力工作的话。”

另外,本国民众对美国政府机构的整体信心也在下降,这也打击了美国军方。2021 年,由罗纳德·里根总统基金会和研究所进行的年度里根国防调查发现,只有45%的美国人对军队有很大的信任和信心,自 2018年以来下降了25个百分点。

官员们说,随着整体军队的缩减和对服役的熟悉度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很可能会继续下去。在2021年时,根据一项美国陆军研究发现,75% 的16-28岁美国人对陆军知之甚少。

一位参与招聘和人事问题的高级国防官员说:“这场招聘危机就像一股缓慢的浪潮向我们袭来。随着军队规模越来越小,公众对穿制服的人也越来越不熟悉。”

今年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军队的所有军种中,最新兵种——太空军有可能完成自己的征兵目标。在2022财年中,太空军希望招到500名新成员。美国空军目前已经招到大约5万人,但这要比计划的招兵数量少了4000多人。

美国空军上一次未能实现征兵目标是在1999财年,而在此之前的最后一次类似情况是发生在1979 年。

对美国海军来说,今年夏天新上映的电影《壮志凌云:特立独行》是该兵种吸引新兵的重要手段。美国海军官员表示,希望最终能实现招兵的目标。海军陆战队则是几大军种中最可能达到招募目标。

海岸警卫队今年的现役人数也在落后。分别达到预备役和军官目标的 80% 和 93%,该兵种现在只完成了4200名新成员目标中的55%。

对此,俄罗斯军事专家弗拉迪斯拉夫舒里金表示,美国人依靠的是一支专业的军队,当志愿者人数由于社会和国家武装部队本身的问题而下降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这种征兵方式更容易为胜利的军队所接受。美国兵役的魅力部分甚至与以国防预算为代价环游世界的期望不谋而合。例如,允许应征的士兵无风险地为上大学赚钱。


随着9月初在哈尔科夫的溃败,俄罗斯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陷入空前被动,迫使普京总统及其领导层采取新的举措应对危机,其中一项就是宣布部分动员。

9月21日,普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根据有关立法行使总统职权,签署了联邦部分动员令,将动员那些正处于预备役,在武装力量中服过役,拥有一定军事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的公民,俄国防部长绍伊古随后进一步说明,此次动员的预备役军人总数为30万,约占俄罗斯2500万可动员力量的1%多一点。

毫无疑问,此次部分动员是为了缓解俄乌战场上俄军兵力不足的困境,而俄罗斯拥有1.46亿人口,军队人数超过100万,为何在“特别军事行动”总是兵力不足呢?

■2022年9月,接到动员令的俄军预备役军人准备乘火车前往军队驻地报到。

苏俄兵役制沿革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人们在谈论俄军兵力时,总会提到两个词“义务兵”和“合同兵”,这是俄罗斯现行兵役制度下的两种兵员类型,相当于我们国内常说的“义务兵”和“志愿兵”,而俄罗斯的兵役制度是从苏联时代继承并逐步发展而来的。

■苏联军队自建立之初就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在全国范围内征召士兵。

苏联在大部分时间里,为了维持数百万规模的庞大军队,主要推行的是义务兵役制,根据《普遍义务兵役法》,所有男性公民成年后都有义务参加兵役,需要按时登记注册,类似我国现在征集义务兵之前进行的兵役登记,但并不是每一名参加登记的公民都能最终进入部队服役,入选比例大概是1∶3或1∶4,在完成体检、政审、定兵等入伍程序后,进入军队服役,视军兵种不同服役期为2~3年,通常技术要求较高的海空军的服役期要比陆军更长。

■在冷战时期,为了维持数百万规模的军队,苏联主要以义务兵役制为主。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从而陷入长达9年的战争泥潭,残酷的战争和巨大的伤亡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普通人参军的积极性,迫使苏军尝试引入募兵制,即“根据自愿原则,按合同服役”,面向社会招聘“合同兵”,并规定在服役期满后能够享受一系列较为可观的福利待遇,在具体推行时主要从义务兵里招募愿意延期服役的志愿者,签署合同,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转志愿兵”,其本质还是以较高的待遇吸引优质兵员。

■20世纪80年代在阿富汗服役的苏军士兵,这场战争催生了苏军合同兵役制的改革。

“合同兵”的出现的确刺激了一部分人的从军热情,比如现任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苏联时期就服过两次兵役。

卢卡申科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首先作为义务兵参军,在驻布列斯特的边防军部队服役两年,退役后又再次参军,作为合同兵在陆军中服役两年,在驻明斯克的近卫第120摩托化步兵师任副指导员,退役后就被任命为某集体农庄的副场长,当时年仅28岁,从此踏上政坛,36岁就当选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显然两次从军经历为他早期政治生涯增添了不少资本。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年轻时曾两次参军服役,是合同兵役制的受益者之一。

在尝到募兵制的甜头后,苏军在1990年决定对兵役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普遍义务兵役与自愿服役的合同兵相结合的新型兵役制度,并在全军范围内进行试点。

然而,不等改革全面铺开,苏联就轰然解体,而继承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则继续推进未完成的兵役制度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确立了义务兵和合同兵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并将义务兵的服役期由24个月缩短为18个月,进而在2008年又缩至12个月。

叶利钦政府还计划到2000年合同兵和义务兵的比例将达到1∶1,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这个目标仍未实现。

■俄联邦成立后,建立了义务兵与合同兵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并努力提高合同兵比例。

义务兵不出国作战?

合同兵役制的建立为俄联邦提供了重要兵员来源。

虽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西部地区,比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因为工作机会多,社会福利好,适龄青年对于军队的待遇并不看好,参军积极性不高。

但是,对于高加索、西伯利亚以及远东那些偏远边疆区的居民而言,参军却是相当不错的出路,上述地区经济低迷,失业率高,就业机会少,年轻人非常渴望参军入伍,除了积极应征领取义务兵津贴补助家庭外,在服役期满后还努力争取有限的合同兵名额,有些人甚至不惜拿出家里的积蓄向征兵委员会的负责人行贿,以获得继续留在军队赚取高额工资的机会。

相比服役期连连缩短的义务兵,合同兵服役期更长,接受训练更充分,更加熟悉武器装备和战斗技能,作战能力更强,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实战的合同兵都是俄军的宝贵财富。

■俄军中来自远东的少数民族士兵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成为合同兵非常积极。

不过,在俄联邦成立初期,合同兵在俄军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绝大部分士兵仍是义务兵,而且其服役期也缩减至18个月,加上当时经济凋敝,军队待遇持续恶化,导致战斗力急剧下滑。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大量仓促上阵的俄军义务兵在以前苏军山地部队为班底的车臣武装的猛烈打击下,丢盔卸甲,伤亡惨重,在俄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叶利钦政府为了平息社会不满,做出“不在高烈度冲突中使用义务兵”的承诺,甚至后来干脆立法规定,义务兵不承担出国作战任务。

在2019年,关于义务兵的法律规定有所调整,服役超过四个月的义务兵可以前往境外执行任务,但一般不会派往一线参战。

普京在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始终没有调动义务兵参战正源于此。不过,现在服役期仅一年的义务兵就算上了前线其战斗力也相当值得怀疑。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重伤亡迫使俄军在使用义务兵时非常谨慎。

总不够用的合同兵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教训坚定了俄军加快兵役合同化的信念,以建立“人数相对不多、机动性强、装备现代化高效能武器、训练有素的职业化武装力量”为目标。在2007年,俄国防部指定88支部队为常备部队,计划将其兵员全部改为合同兵。

■俄军新兵在拆解步枪,由于合同兵服役时间长,军事技能显然强于义务兵。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由于休克疗法的后遗症和西方连年的围堵制裁,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只能靠着卖石油天然气苟延残喘,国防预算一直吃紧,囊中羞涩的俄军无法支撑起绍伊古雄心勃勃的现代化军改计划,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其作战拳头营级战斗群由于缺乏配套的维修保障单元,只具备极浅纵深的短促突击能力,这也是俄乌冲突初期大量遗弃装甲车辆的根本原因。

虽然近年来俄军推出不少新型装备,但苦于军费不足,难以投入量产,形成规模。

■俄军在俄乌战场上损失了大量装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保障不利而被丢弃。

缺钱的困境也直接导致合同兵役制举步维艰,因为要想维持较大比例的合同兵首先要承受高额的薪资待遇支出,可是由于军费匮乏,俄军合同兵的数量增长缓慢,远远低于预期。

目前在俄罗斯超过100万的总兵力中,合同兵约有42万人,虽然数量不少,但这个数字包含了全部军兵种和很多特殊岗位,真正属于陆军一线战斗单位的合同兵并不多,加之俄罗斯国土广袤,需要守备的地方太多,特别是涉及核力量、航空航天等特别目标需要时刻警戒,占用了不少合同兵资源,所以俄乌一开打,能够调用的合同兵就更少了。

■由于军费短缺,俄军在推进合同兵役时遇到很大困难,合同兵的比例始终不高。

俄乌冲突伊始,据信俄罗斯抽调了约15万合同兵加上顿巴斯民兵武装投入战斗,这几乎是陆军的全部野战机动力量,随着战局的发展,俄军甚至将驻守在远东库页岛,负责警戒日本的部队也都调往乌克兰,由此可见其前线兵力真的是捉襟见肘了,特别是9月初的哈尔科夫大溃败,直接暴露了北线俄军兵力之空虚,让俄罗斯在国际上陷入被动,其内部对于普京为首的领导层的战略战术也产生了质疑,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就曾公开发表出需要进行动员的建议。

■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在9月中旬就建议普京实施动员,增补兵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普京宣布部分动员,要知道自二战结束后,苏/俄虽然历经了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两次车臣战争、格俄战争、叙利亚内战等诸多军事危机和战事,但从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类似的动员,也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在目前俄乌冲突中的人力缺口得有多大,动员30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初唐=府兵制?来看看让唐军所向披靡的的真正主力!《贞观0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