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碧学习实验Ep44】50天学习挑战day44:学习打卡+三周大计划:21天制胜拖延症(十)

2019-05-25 17:41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先日常打卡,接着继续拖延症的话题——

进度

《微积分学教程》:阅读参考资料;

《法理学》:第179~188页——十三章总结; 

《经济学》:查漏补缺工作——经济概念+数学知识; 

《普通心理学》:第227~233页——第五章总结。


遇到的问题

吹了点冷风,感冒又加重了,晚上码字慢了点。


反思

  1. 喝了一大杯热果汁,流了一堆汗,才好多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能把任务完成就不错了,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什么的,也无所谓,贵在坚持;

  2. 还有一周,熬过去就好了。然后老碧要好好休息两天,安排下一阶段的任务。加油!


周六计划

《微积分学教程》:阅读参考资料;

《法理学》:第189~197页; 

《经济学》:查漏补缺工作——经济概念+数学知识; 

《普通心理学》:第236~245页。

只管耕作,莫问前程!

今天我们来聊学习中期拖延症的第三个成因——

学习中期拖延症问题集锦之——

问题三:

老碧本人有抖m体质——重度受虐狂,所以虽然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很有难度,很累,但是反倒会因此坚持做下去,享受那种挣扎的感觉,而假如一件事情上轨道了,摸到规律了,经验也差不多摸索出来了,做不做,做得好不好只取决于自己的态度问题的时候,就会自动地消极怠工,当然也可能纯粹地觉得略微有点无聊。

症状:缺乏动力,对每天都做的熟悉任务有倦怠感。——这个问题还出现在一个大的任务即将完成的时期,比如说,现在~

分析:

这个问题可以从心理学知识来分析——

  1. 动机理论——

    一个人的动机是指“对人的行为的激发与指引”——意思也便是说,动机使你想做一件事,并且知道如何做下去,缺乏动机你就会倦怠或者迷茫。

    耶克斯-多德森定理——

    a.动机过高,会导致焦虑紧张、急于求成,负面情绪影响学习过程;

    b.动机过低,会导致缺乏动力、消极怠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不佳

    c.各种活动均存在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处于一个适中的位置;

    d.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即,对简单的任务要谨小慎微,对难的任务要举重若轻

  2. 练习曲线——

    a.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练习所需要的时间呈波动性下降而后进入瓶颈期;

    b.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练习正确率呈波动性上升而后进入瓶颈期;

    ——瓶颈期会在坚持练习后进一步突破。

  3. 动机与目标难度的关系——人们倾向于付诸努力于自己能力范围能更难的任务

  4. 正向反馈强度——对任何人而言,都会对正向反馈程度更高的事物有更浓厚的动机和兴趣

消极怠工的老碧!

可能成因:

  1. 消极怠工,是动机水平过低的表现,更严格地说,是做任务的动机水平远低于该任务的最佳动机水平造成的,而造成动机水平远低于最佳水平的原因有二——

    a.动机水平随着任务的进行而下降:高动机水平显然是需要比较多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的,而人某种类型的神经递质的分泌量都是相对平稳的,可能在最初接触一个全新的任务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会因为新异刺激大量分泌,但是随着接触的增多,人对任务产生了适应性,那么神经递质分泌水平必然会有一段时间回复到正常偏低的一个程度以使机体的兴奋水平回归正常平稳,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一件让你特别兴奋的事情,结束之后,都会让你产生莫名的空虚

    b.动机水平没变,最佳动机水平升高:我们时常会忽略的一件事情是,相同或者相似事物的难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刻意练习波动下降的,直到达到你的天赋上限,以老碧每天写东西为例,一开始面临的难题除了写以外还涉及内容顺序安排,内容难度排序,需要时间的预算等问题,但是到了后期这三个问题都随着经验和试验解决了,所以任务复杂度(难度的衡量标准之一)直线下降,另外,开始时的陌生未知无经验随着习惯化而变得熟悉自动化,任务的陌生度(难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直线下降,任务整体难度可以说从一个较难的任务变成了一个中等难度的任务,那么最佳动机水平必然随之升高,所以,需要其他方面的措施提高内驱力;

    ——正常情况下,天赋上限往往要不间断地精深训练五到十年看起来才比较明显,大多数日常情况,非专业竞技层面,非尖端科研层面,非创造力依赖性领域层面,遇到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是因为天赋造成的,更大的可能是非理性认知和不良习惯造成的,而理性认知和好的习惯如果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前提下,可以确定,基本上九成以上的人都是有问题的,所以,多多反省检视自身才是比较理性且有效的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

  2. 任务难度随着练习水平而下降,随之带来的两个连锁反应——

    a.对于任务的重视程度下降:那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愿意为这件任务付出努力的程度降低,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消极怠工,吊儿郎当;

    b.完成任务获得的成就感下降:虽然依然有正向反馈,但是反馈的水平降低,如果以一开始的反馈水平为基准,就感觉没什么成就感了,于是对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也随之减弱

沉迷难度,日渐颓废!

解决方案:

  1. 提高动机水平——通过限时完成任务,增加奖惩措施来提高动机水平;

  2. 提高任务难度——缩短任务用时,增加文章容量,增加任务总量等方式完成;

    ——不轻易增加任务总量,因为全新任务的难度未知,容易打乱既定规划,如果增加就放在每天任务都完成之后:今天这么早就写完五篇文章了,奖励自己背一百个单词,想想就很兴奋呢!——手动滑稽。

应急措施:

  1. 如果一直消极怠工,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自然会因此警钟长鸣,全面戒备了;

  2. 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集中把一天的任务放在半天内完成,剩下半天做别的事情,比如这个实验结束之后,老碧下个月的想法雏形大概是这样。

明天聊第四个问题!


【老碧学习实验Ep44】50天学习挑战day44:学习打卡+三周大计划:21天制胜拖延症(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