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考研MSW——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以求助者的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探讨求助者不良行为产生的外部条件、机制以及具体发展过程,以便指导求助者调整或矫正其不良的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一、理论假设
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三种学习理论,即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这三种理论都是对人的行为获得的学习机制进行探讨。以下主要罗列行为修正模式的一般理论假设: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2.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3.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4.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
二、治疗方法和技术
行为修正的治疗技术比较系统完备,大约有数十种,这里,只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八种治疗技术:
1.放松练习:放松练习是通过求助者的身体放松缓解求助者生理和心理的各种紧张,以克服求助者的焦虑。
2.系统脱敏:主要用于消除各种恐惧症状,如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和考试焦虑等,求助者对某物或某事感到害怕、恐惧,不敢接近。系统脱敏就是要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症状。在实施系统脱敏前,首先需要确定求助者的焦虑层次,并让求助者学会放松练习。在每一焦虑层次求助者都要做放松练习,直到求助者能够克服这一层次的焦虑症状为止。这样,求助者就可以通过放松练习逐渐克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各种焦虑,最终摆脱恐惧症状。
3.满灌疗法:满灌疗法又称为暴露法、快速脱敏法,它是让求助者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状态中,直到求助者的焦虑症状消除。
4.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治疗技术与其他行为治疗技术不同,它要求求助者积极参与行为改变的整个过程,并对自己的行为变化负责。在行为修正过程中工作者只是帮助求助者制定行为改变的目标和计划,指导和监督求助者行为修正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求助者行为改变的状况做出评估。威廉斯和洛恩把自我管理分为五个步骤:选择目标、监测目标行为、改变环境因素、取得有效结果和巩固收获。
5.厌恶性疗法:当出现一个不适应行为时,就呈现厌恶性刺激,使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与厌恶性反应建立联系,这样,求助者就会逐渐回避或放弃不适应行为,这就是厌恶疗法的理论根据。
6.模仿: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它包括两个方面:榜样的示范和求助者的模仿练习。因此,模仿治疗技术通常需要工作者的具体指导和示范。
7.代币管制法:代币管制法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技术,它假设一种原无强化作用的刺激物与真正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后,就会获得强化的作用。
8.果敢训练:果敢训练又称为决断训练或自信训练等,主要适用于人际关系的调整,其目的是帮助求助者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表达自己难于表达的各种正面的或负面的感受,改善求助者的人际关系。
三、运用行为修正模式的主要原则
1.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当代的行为修正模式逐渐重视工作者与求助者之间的积极合作关系,它要求求助者主动参与行为修正的过程,包括不适应行为的分析、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
2.准确的行为评估:行为评估是要确定求助者需要修正的行为的范围,了解求助者修正行为产生的条件、过程和影响等。具体来说,这一阶段需要明确三个问题:需要修正的行为是什么、影响修正行为的外部环境刺激是什么以及修正行为导致什么样的环境变化。
3.有效的行为修正:对求助者的行为进行修正是实施行为修正模式方法的核心阶段,在此阶段工作者需要制定行为修正的具体方案,并与求助者合作实施行为修正的计划,调整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一般而言,工作者需要完成三项任务:确定行为修正目标、选择行为修正的治疗技术和实施行为修正计划。
4.评估、总结与随访: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在求助者的行为修正计划完成以后,工作者还需要对求助者的行为改变状况以及求助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确定行为修正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对行为修正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另外,工作者还需要对求助者进行随访,了解求助者行为改变的保持状况,确定行为修正的实际效果。
四、贡献和局限
1.贡献:行为修正模式以行为心理学为其理论来源,具有科学的实验基础;行为修正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系统,而且也比较容易操作;行为修正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明确,治疗的标准和效果易于观察和测量。
2.局限:行为修正模式忽视对求助者内心的探讨;行为修正模式把人的行为理解成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行为修正模式过分注重行为症状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