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完善的野战伴随防空,全球只有1.5家具备

2020-10-04 20:19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无人机对地面力量一边倒的打击,说到底在于被打击方在战略和战术层面都太弱,从战略层面来说,如果被打击方面有足够的战略武器系统,对发动无人机攻击的一方的机场和其他无人机发射点直接来一波火力覆盖,就没后面的麻烦了。即使没有足够的战略覆盖手段,那么提前装备更先进的长航程大载弹量先进无人机,对对方的无人机和无人机出动的机场追着打,自然也不会如此的被动。这就是为何在北非无人机作战已经打了两三年,却没有出现另外一方被无人机压着打的情况,直接原因,就在于另外一方有更强的无人机。再退一步来说,即使没有更强的无人机,如果有完善的野战伴随防空系统,也绝对不会出现无人机肆虐的情况。但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说,恰恰是这个野战伴随防空系统,恐怕是全球至今,


最难实现的装备体系。严格来说,全球至今也只有1.5个国家可以实现陆军野战伴随防空具备比较完整的体系。过去一旦说到某种先进武器系统装备的国家太少,那么唯一完整装备的按照思维惯性往往是超级大国的军队。但是这套陆军野战伴随系统,恰恰是超级大国陆军也不具备的。超级大国陆军若有完整的野战伴随防空,那么也不至于在接近30年前的海湾战争中被飞毛腿导弹直接击中了陆军野战食堂而造成重大损失,成就了飞毛腿导弹在历史上的最好战果。超级大国陆军一直不装备野战伴随式防空体系,主要原因是以前几十年,都是他家主动从空中炸对手,而对手几乎没有多少从空中反袭击他家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可用手段。不过时代总是变化的,随着其他国家的空中实力也在极大进步,尤其是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的大量普及。


超级大国的地面部队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伴随防空问题,而五角大楼却发现整个西方都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动伴随防空装备可用。机动伴随防空体系,就要求防空系统可以随时伴随陆军主力军团进行履带化和摩托化行军,走到哪里防空能力就保护到哪里,机动行军中也可以随时对空开火。而传统的远程防空导弹,都需要固定的发射阵地。比如爱国者导弹、S300和S400等,都需要发射阵地。虽然这些导弹可以打开100公里甚至更远的防空半径,但是一旦到了这个防空大伞的边缘,则最低防空高度都会到500米以上,甚至更高。那么敌对的飞机、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就很容易从低空钻进来袭击地面部队。虽然重型防空导弹目前也多是车载,也可以跟随地面部队移动式打伞,不过整体漏洞仍然很大,尤其是低空和超低空。美军前几年居然也“因陋就简”,把空军的AIM120中距弹安装在悍马吉普车上,进行伴随式防空,不过配套的导弹雷达车等还需要另外再搞一套。根本算不上是完善的野战防空装备。


最近几年,美军又用挪威的技术,搞出了NASAMS伴随防空系统,但是仍然是固定发射和车载发射,不具备履带式越野和机动中开火的能力。而欧洲国家更多是开发小口径防空快炮,导弹伴随防空能力普遍欠缺。最早考虑野战伴随防空能力的是苏联陆军。先后开发出山毛榉、道尔等履带式伴随防空导弹车,还有防空高炮体系。不过这些装备的价格都不便宜。至今只能装备重点陆军部队,因此说他是那0.5个。真正具备完善防空能力的,只有新兴大国的地面力量,包括HQ16、HQ17、PGZ09A履带式高炮群等构成了全球最完整的野战伴随式机动防空能力。今后必然增加机动式高能激光,专门打击低小慢目标。


完善的野战伴随防空,全球只有1.5家具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