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程序那么繁琐,能放一边不管吗?
我们都知道,现在注册公司门槛很低,注销公司困难重重。但是面对这种难题,企业主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注销,若是不及时注销未经营的公司,一不小心就可能要被补税和罚款。
01.真实案例
曾有一个补税罚款的案子,一个小公司注销最终被要求补税罚款380万元!

因为在注销的时候,财务人员把注销的材料交给税务局的时候,被检查出来资产负债表中有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价值830多万元。
那么830万元的进项转出,需要交13%的增值税、附加税,外加滞纳金、罚款,合计380万元!
注册公司门槛很低,但大多数的注销公司困难重重,一不小心就可能要被补税和罚款,所以我们在进行税务注销的时候,一定先把自身的账条条理理地梳理清楚,要清算好公司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不经营的企业建议尽早注销!
公司注销是指一个公司宣告破产,或被其他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
02.注销前的税务处理
1.印花税是注销必查项目
印花税作为一个小税种,平时在大家眼里存在感基本为零,但在企业注销时,它就会让你尝尝忽视它的后果。
企业成立以来的重大合同,均会进行印花税审核,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营业账簿、租赁、购销合同都是检查重点!
注销前,仔细检查一遍,该补的赶紧补!
2.个人所得税也是个坑
某公司注销的时候,由于公司成立较早,公司注册资本的100万注册之后就以老板借款的名义出去了。
财税[2003]158号规定:
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因此,这家企业需要补缴个税:100*20%=20万元。
注销前一定要好好检查一下其他应收款。
3.账面存货要交税!
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商贸批发行业,2022年年底,不想经营了,准备注销。但是账面还有50万元的存货,市场价(不含税)为70万元。税务上怎么处理呢?
一般纳税人终止生产经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要先办理一般纳税人注销,如果尚有未曾出售的存货,则会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作为出资的收回或利润的分配。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属于视同销售行为。
4.账面库存大于实物库存怎么处理?
通常,10家注销企业中有9家企业都存在这种问题!货物去哪儿了呢?肯定是有商品销售后漏报收入了!
比如说,A公司注销的时候,账面上有10万元的存货,市场价(不含税)为12万元,但实际上,仓库里面什么都没有了!
税务实地核查发现这种情况,轻则按视同销售来处理,重则补缴滞纳金等!
03.注销流程

1.注销流程复杂麻烦
首先,中国注销公司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和程序,例如必须清算企业财产、缴纳税款、履行合同、处理员工劳动关系等。而且,这些条件和程序还受到当地地区、部门的不同解释和管理,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体流程:工商局先备案→登报→税局申请注销→工商局递交注销资料→代码注销→银行注销
整个过程执行下来一般都是五到七个月左右,虽然有的企业可以简易注销,但最快也要两个月,中间但凡出现一点点小插曲,就要花费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注销公司。
2.资料齐全
注销公司需要前往银行,工商局,税务局等各种局,如果对流程毫不熟悉的老板来操办这件事,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另外,还需要整理该公司所有的账本、凭证、财务报表,上传国税地税报表,如果公司以前的账务没有整理或者没有做,那么还需要补齐全。
其次,税局还会核查企业所有税务问题,检查纳税异常或者抽逃税款的情况。
3.补缴税或罚款
为什么要注销公司呢?多半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注销的过程中仍然会查出一些问题,比如:企业的租金发票开了没有,是否还在那里经营了,企业的租赁合同找不到了,前几年企业的税收偏低等情况。
你要补全这些东西,当然注销的手续又要增加,费用自然也会上升。这就是为什么注销公司比注册公司还贵的原因。
不能经营的公司不能放任不管,不然会酿成更大的后果。
04.不注销带来的影响

只要公司涉及到的法人代表、股东,以后办理如下事情,都会受到相关限制的:
1、公司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会被列入黑名单,不能够担任其他公司的法人或负责人。
2、公司不按法律流程完成注销,会增加公司的财务成本,加大公司涉税风险。
3、公司不注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无法办理护照、移民,会被阻止出境,并且无法购买飞机票和高铁票,无法在高档场所消费。
4、公司不注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子女报考公务员会受限,而且不能办理贷款买房等。
5、公司进入工商信用网黑名单,法人、股东、监事所有对外申办业务受到限制。
6、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不能注册新公司、其已有的另外的公司融资等会受限。
这些都是公司不注销的危害,而且随着国家大数据的进一步发展,以后会更严格。所以,公司不做了一定要去注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