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选手讲解高三联考作文---君子之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义利之辩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喻:明白、懂得(文言文实词积累)
君子与小人所明白的东西不同
君子——义
小人——利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xun第四声)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行事的根本原则,依照礼制实行道义,以谦逊来表达道义,以诚信来完成道义。这就是君子啊!”)
质:本质、特性
孙(xun第四声):谦卑、恭顺、谦逊
孔子所认为的君子
何为君子、怎么做(内一自己)
3.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荀子·非十二子》
荀子所认为的君子
何为君子、怎么做(外一外物、外人)
是以:因此
于:被动用法
率:遵循;率领
①率领,带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②遵循,沿着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林觉民(与妻书))
③大致,一般
大率用根者(《梦溪笔谈》)
④全都,一概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4.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
——《荀子·不苟》
(译文:
君子容易交好,却难于轻佻亲近;
小心警惧,却不屈服于胁迫;
担心祸患,却不怕为正义而死利,却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君子的坚守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难以达到想要的境界)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历代儒家文人对君子的论述很多,也以君子之道自勉。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注意联系社会生活,阐释出重要概念的具体内涵(何为君子→你自己认为的君子是什么样的)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立意:
去利以义行,但不是绝对抛弃个人利益、不是完全不去追求个人私利,要符合道义,当自己的利益与社会大义冲突时,能够舍利取义。
写作思路:
个人(正: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反:为取私利,不择手段)内
人、社会、国家(假设:人人以利行,会怎么样;反之,会怎么样)
人、国家(外界的评价、利益的趋使→怎么去坚守,放下利益之争,待人以义→奔赴美好)外
辩证→去利以义行,但不是绝对抛弃个人利益、不是完全不去追求个人私利,要符合道义,当自己的利益与社会大义冲突时,能够舍利取义
素材:
1.疫情→风雨同舟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价值观
3.某国家或者某人,为私利而去破坏其他国家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无异于小人
4.人类命运共同体
标题:
舍利以义行,君子当如是
以义为之芥舟,驶向君子之岸
(标题里最好出现利和义)
例:
银河流转,岁月沉淀,巍峨山川,屹立千年。站在历史的滚滚长河堤岸放眼望去,诸子百家对于“义利之辩”探讨千年。
前有孔夫子谈利与义,得君子之道义,后有荀子思君子何为,感慨万分。
于我之所见,去利拥义,不被利所障目,坚守自己的义之道,此可谓是吾心中君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