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说三国》摘录09-2(袁绍和曹操的战争-中)
此系列依up主记录习惯而摘,并不一定逐字抄出。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吕思勉说三国》,吕思勉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1版1印。
前十六篇来自上海开明书店《三国史话》初版本,后四篇来自《论学集林》《三国史话之余》,附录十八篇来自《论学集林》《吕思勉遗文集》等。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中
曹操的后方,最大患是穰县(今河南邓县)张绣。张绣地势南连刘表,是有接济的。然而张绣听了贾诩,投降曹操。
贾诩理由可能是:
①张绣兵力不足与曹操敌;
②袁绍隔太远,不能应援;
③刘表系坐观成败之徒,未必能切实联合。
《三国志·贾诩传》载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的话:
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袁绍兵多,投降他,未必被看重,曹操兵少,投降他必另眼相看——怕也未必确实。
建安四年十一月,张绣降操。
十二月,曹操兵进官渡。
袁术在淮南,荒淫过甚,不能立脚,想去投奔袁绍,从下邳经过,曹操派刘备去拦截他。
刘备把袁术拦截回去,袁术在气愤穷困中病死。刘备却和董承通气,说奉到献帝的衣带诏,叫他们诛灭曹操,就在下邳起兵。刘备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屯兵小沛。
曹操派刘岱、王忠出击,被刘备打败。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阴谋发觉,给曹操杀掉,曹操立刻起兵东征。
《三国志·魏武帝本纪》上说:
“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
《袁绍传》说:曹操攻刘备时,田丰劝袁绍袭其后方,袁绍说儿子有病,不听。“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这也是事后附会之谈。
曹操是善用兵的人,况且当时他也有相当的兵力,后方决不会空虚无备。
袁绍根据地在河北,要袭击许昌,要渡过黄河,还要走几百里路,绝非十天八天可达。
如说轻兵掩袭,那是无济于事,突然丧失兵力的。
刘备初起兵,力量有限,未必能牵制曹操许久。这一点,曹操和袁绍都明白。
接触之后,自然是刘备败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神“接触”,神“自然”……UP主@伊一除夕在“【演义伴侣16】刘备首次决定天下归属”中表示,袁绍没立马出兵,是想等刘备拖住曹操,让曹操陷入两难泥沼——就是没料到刘备这么不堪一击)便投奔袁绍。
当时还有一个臧霸,本是泰山一带的强盗。他是服从吕布的。曹操破吕布后,招降了他,交给他青州、徐州。此时,臧霸颇能出兵牵制袁绍,所以曹操不怕袁绍从现在山东的北部进兵。不过也只能牵制袁绍不从这一路进兵而已。于是袁曹二人不得不各出全力,在今河南境内的黄河沿岸,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