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博弈
好嘞,今天我们讲讲同盟协约国在北非地区的争夺博弈。 (这篇古文笑点还不少,不过看不懂跳过即可)1912年法国站在讲堂上,对着下面一众国家的大使说到:话说这北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上百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国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地中海之说。:当年先总理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阿尔及利亚,兴师北上,光复阿尔及尔的第二天,奥斯曼总督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1908年四月,也正是在这北非,我有幸亲率数万健儿征讨摩洛哥,大获全胜!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西班牙远征军被围此地,仿佛这北非古战场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今年4月,我从阿尔及利亚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西征,北非西部遂归于一统(其实还有一小块给了西班牙)。本国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领导人表示你说的都对),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4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
不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8条战舰对两条战舰,优势在我!
台下的德国代表一脸不屑“我们只不过排了两条炮舰过去就把你们吓得够呛,堂堂第三海军居然还请了个四处搅屎的代打(没错,就是带嘤)和割让了·一堆土地才保证我们不动他”
上述就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以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方式解决了。、不过北非很大的,(本来全是奥斯曼帝国的),自从突尼斯跟埃及分别被俩我们宇宙中的究极搅屎棍(英法)以“维护和平”的战争行为强占后,他就剩下飞地利比亚了。当时利比亚地区划分非常不明,法国一直想兼并,但是这时我们晾了好几期的今日主角来了,那就是披萨(前面划掉菠萝)爱好者意大利。
前几期讲过,意大利最开始的殖民方式,居然是买……没错,这位帝国主义中的良心商家是靠买买出厄立特里亚跟索马里的。1893年这位心比天高的同志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最后以寸土未得,大致2-1(意大利是2)的伤亡率和三百万里拉赔款的大胜而告终,还有包括租借(没错,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开始抢的时候这同志还是租借)福州结果被清政府的强大(甲午战争失败的清政府哦~)所震慑而放弃(我说什么好呢……)、突尼斯博弈被300法军吓退、希腊群岛的争夺被希腊人吓退……总之就是一种连战连捷的外交状态吧。
已经是电鳗看的书“输(书)麻了”的意大利又盯上了利比亚,不为什么,那地方地理位置太好了。就跟学区房一样。没多远就是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而且四平八达,属于良品中的良品。
计划已成,下一步就是实行了。意大利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包括加入三国同盟)通过了列强的默许,下一步,这位刚向大强盗们提交完提纲的小强盗就要开始动手了。意大利通过一系列移民和间谍行为将利比亚渗透得犹如某大国卒球队关键战时的球门一样。在我们前文讲过的摩洛哥危机中,意大利认识到,机会转瞬即逝,必须把握住这个良寄,打服奥斯曼帝国。·1911年9月28号,意大利偷~吸~了的黎波里(现利比亚首都),意土战争开始。
1912年10月八日,我们下一篇(我发誓下一篇)会讲的巴尔干战争的背景下,奥斯曼帝国含泪与意大利签订了乌希条约,规定一些小岛屿·还给奥斯曼帝国,但是包括班加西(利比亚那个湾右侧的土地)在内的整个利比亚划归意大利。此时的意大利国王松了一口气,毕竟意大利这一年来的表现可谓是强差人意——明明战前做了充分侦查,当天出发的部队5天后才找到地方登陆、一支2000人部队被游骑兵歼灭(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的长官在日后的土耳其共和国有一定影响力,叫做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硬战一年没拿下图布鲁克和德尔纳(利比亚重要的港口,战前预计三天能拿下)、对侵略者饱含深情的民众纷纷造反,导致意大利成为第一个和自己殖民地谈判的帝国主义之耻……”
抛开上述那些小趣闻,意大利还是取得了意土战争的胜利,拿下了利比亚。在此之间,塞尔维亚带领的巴尔干联军在奥斯曼帝国的西部边境跟他们发生了一场小规模械斗,下一章我们将讲到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