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人在外网Instagram上画中国唐朝时期的汉服襦裙,然后说是她们的传统服饰。

2021-08-17 11:52 作者:奇闻异事蛋糕怪  | 我要投稿

韩国人在外网Instagram上画中国唐朝时期的汉服襦裙,然后说是她们的传统服饰。

去看日漫里的中国角色都是极力避开广袖交领,几乎清一色的蜈蚣服,他们就是想潜移默化输出一种华服正统在日的一种思想,日本人做游戏动漫等文化产品,绝对会给中国角色加蜈蚣服或者辫子

哈哈哈,这第1张图片是这个韩国人把我用电子邮箱回复她的消息贴出来了,我告诉她: 她画的是咱们中国1300多年前唐朝时期的襦裙,她硬是不相信,她说这是她们的韩服,我真的笑死了。😂

请大家了解:韩国古书里只有"汉服"二字,从来没出现过"韩服"二字,说明韩国古人知道他们的服饰来自汉服,包括韩国古书描述他们新罗/高丽/朝鲜等时期的服饰时,都是用"中华制""唐风/唐国服/唐衣""悉同中国""上国同"等词语来描述,并且记载了中国各朝代给韩国各朝代的赐服,韩国人颠倒历史事实是令人作waxin。

      《高丽史·舆服志》:"东国自三韩仪章服饰循习土风,至新罗太宗王请袭唐仪,是后冠服之制稍拟中华"。《燃藜室记述》冠服条:"吾东自三国以来,冠服皆循土风。新罗武烈王法唐制,仪章服饰稍拟中华"。贞观二十二年(649),新罗道臣入唐,学习汉制。《新罗本纪》记载:“春秋又请改其章服,以从中华制。”新罗真德王"请袭唐仪",唐太宗赐新罗衣冠,文武王“又革妇人之服,自此已后,衣冠同于中国”。《新罗本纪》“真德王三年正月,始服中朝衣冠”,高丽王健:"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尊其制"。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描写高丽衣冠制度“遵我宋之制度焉”。《高丽史》“三十二年六月,宋神宗赐衣二对”。元朝时高丽穿胡服:《东国通鉴论》《高丽史·舆服志》"事元以来,开剃辫发、袭胡服,殆将百年"。所以高丽末期请求明朝赐服《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年,高丽入朝,请赐祭服制度,命制给之”高丽国王及世子冕服、王妃翟衣的沿用及改革,就是以明朝所赐章服为基础。


        自此高丽开始依照明朝衣制从上而下改革。李氏朝鲜按照明制汉服进行服饰改革,下令“复行洪武年号,袭大明衣冠、禁胡服",频繁朝贡赐服让朝鲜衣冠和“上国同”,朝鲜人崔溥《漂海录》提到:“盖我朝鲜地虽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国” 朝鲜文人徐居正诗云“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 ,女子韩服效仿明朝袄裙和唐朝齐胸襦裙,男子着装则基本上在照搬明朝服饰。

      直到李氏王朝的中后期融入自己的民族特色,同汉服的区别逐渐增大。所谓“韩国的笠帽”,也是根据明朝“汉服大帽”改良而来,而汉服大帽可以追溯到唐朝宋朝。包括朝鲜男子额前戴的朝鲜巾,也是效仿了明朝的网巾。韩国的抹额也是从中国传入,汉服抹额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现在B站上微博上有不少人真的把韩国的炸酱面当做韩国真正的本土美食啦。其实这是起源于咱们中国山东的美食。在韩国,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一道中国料理——炸酱面。在原仁川港开港后第二年的1883年,随着清朝领事馆的进入,从山东等地来的商人和工人渐渐聚集起来,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中国餐馆,然后韩国仁川唐人街的故事就开始了。李子柒在油管的频道有一期做了泡菜,然后被30多万韩国网络喷zi ma了。问题是泡菜本来就是源于中国商周时期,1300多年前唐朝的时候传入朝鲜半岛,而且大白菜原产于中国在中国种植历史有3000多年了,明朝时候中国的大白菜传入朝鲜半岛,而中国的柿子树是明朝时候传入朝鲜半岛的。柿子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人发明的,而韩国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他们认为他们的柿子饼有600多年历史了。
早在商周时期,《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


韩国人在外网Instagram上画中国唐朝时期的汉服襦裙,然后说是她们的传统服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