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财富谈起

2020-08-19 09:49 作者:晶之召唤  | 我要投稿

知足者富足。

昨天读《道德经》的时候,读到了这段话,“知足者富足”。所以道德经虽然讲的东西玄之又玄,道德经本身还是蛮贴近我们劳苦大众的,说的东西,对我们现在都非常有指导意义。很久很久以前的老子就知道哪个时代哪个人只要活着,都需要审思一下关于富足和财富的话题。

最近冥想,发现,其实财富就像一个选择题一样,并不一定是想的那么难得,而只是从心底里,你根本没有追求罢了。因为财富,意味着交换,意味着束缚和约束,有时候也可能意味着安逸,认清现实,早早的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妄想。当别人自由的飞翔,奋力一搏的时候,拥有财富可能真的就是不经风雨,眼前已经是彩虹。试想,年轻气盛,志向博大,一心就想着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让自己更加充满哲思的你,真的想要这样躺赢吗,会不会觉得太无聊,太没有成就感。

所以,财富,首先源于一颗富足的心,因此,才能看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健康的体魄,是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还是不怕挫折的勇气…

中年的我,开始认真思考财富的问题,这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意识到买一条两百块钱的裙子和做一个200块钱的基金定投,这两个看起来完全不搭边的事情也可以是一个走左边还是走右边的选择题时,思考财富是一个必然。

今年,我在衣服上的花销远远超过往年,因为疫情,让我觉得和大家见面都是一件如此需要珍惜的事情,所以更想每一次都能更加靓丽。同时,也是一个二胎的职场妈妈在遇到事业瓶颈期缓解焦虑,强撑场面的一个小小的心机。这笔年初就花出去的置装费,如果投入基金,现在已经翻翻,这是有形的资产,但是我也不想否认,漂亮衣服带来的自信和一些潜在的积极暗示,也许产生了很多无形的价值,比如激励自己追求一个更好的身材,而自己也确实成功减了肥。但是,不得不说,那些买了一直没穿,放在柜子里的衣服呢,他们没有像资产一样又不断产生新的价值。

财富,要精于计算,可是由于思维和价值观的局限,算对了还是算错了也真的不好讲。有的人看似拥有了财富,但可能牺牲了下一代的幸福感和使命感,有些人则直接放弃了社会对于大多数人的道德约束,过上了只谈利益的生活。这些究竟是得到还是失去呢。

消费主义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女人要爱自己,可是当这个社会给女孩子从小灌输的都是一些外在价值的时候,女人对自己的爱也只能无限停留在对外在满足的追求上。虚荣心的满足必然也会带来一定的快感,至少不会有挫败后的难受,但是呢,这就是爱自己吗?怎样才是爱自己呢,是像西方那样性解放就是爱自己吗?是讨好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来喜欢自己逢迎自己就是爱自己吗?你觉得你怎样才是爱自己呢。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自己一直无视的各种身体的疼痛,当然这不是现在一起发生的,可能是在某个阶段的时候分别发生的,比如,留学时不舍得吃饭的饿肚子的胃疼,打工穿日本和服的那个什么木屐时硌的脚疼,比如拼命减肥练健美操时一直忍受的的膝盖疼,最后干脆半月板永久性撕裂…

已经习惯性的忍受和无视疼痛的人,能说自己是爱自己的吗?

我的母亲直到癌症晚期才发现得了癌症,想必也是因为习惯性的忍受疼痛吧…

我对母亲最大的抱怨,就是她没有教我怎么爱自己…我对女儿教育最担心的也是,不会教女儿真正的爱自己…

追求金钱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爱自己吗?或者麻木的长长久久的活着,好好养生就是爱自己吗?这个问题,可能不仅是女性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只是可能很多人凭着本能、本性或者遵照社会的价值导向,直接就做出了选择。最近发生的韩国首尔市长自杀事件、日本当红男星自杀事件、以及国内某央企董事长的坠楼事件,虽然没有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但是在我这个小老百姓心里也难免是一阵唏嘘。追求成功的光环,难道就是最后这样一个绝望的结局吗?也许比起浑浑噩噩的活着,也是值了。但也许,无论怎样,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自杀——这个世界所有宗教都一致主张的道理,即便再痛苦,即便有再多的理由,坚定的去遵循它就好。看着妈妈最后承受的癌症晚期的痛苦,我特别能明白,生不如死是真实存在的,选择自杀的人可能真的不是懦弱和愚蠢,至少不是一般人嘴里评价的那种懦弱和愚蠢。

所以,对财富的思考,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更可贵,还是理想信念更可贵,这样一个更高的层面 。我们以为一个平平凡凡,甚至庸庸碌碌的人,不需要面对这些,思考这些,但是疫情,以及那些在疫情中牺牲的烈士,那些原本就普普通通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就做出了这样高难度的选择。

财富,终究考验的是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仅是赚钱的能力和资本的压榨…






从财富谈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