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注意力总动员,向大创意冲啊!

2021-09-25 12:14 作者:哈佛商业评论  | 我要投稿


在现今的世界里,几乎各行各业都是“构想”挂帅。高管和创业者都渴求深入见解,好让他们能够发布令消费者惊艳、重新想像的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过若要发现新的事物,你就必须知道注意力要放在哪里,知道要如何从无休无止的会议、信息和电子邮件中杀出重围,以及真正倾听并开始解读世界变化当中对组织真正重要的事物,否则你会很难看到新事物。

资深专栏作家及设计讲师罗伯·渥克(Rob Walker)很容易看到生活中有创意的一面,他刚出版了一本很实用的书《注意的艺术》,想要协助人们用不同方式观看世界。他指出,最有创意的人“会注意到每个人都忽略的事情”,因此他会要求学生“练习如何注意事物”。他要学生省思“他们注意到了什么?忽略了什么?这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能够更好、更深入、更有原创性地观察这个世界?”。

渥克的书里提供了练习和实务做法,协助有潜力的艺术家、设计师和电影工作者做到上述的要求。但创意太重要了,不能只有“创意型的人”拥有创意。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一些我曾遇过最创新的一些企业领导者,以及他们开发出哪些实践做法,来注意到别人忽视的事物。

以下是四种非传统的做法,可增进注意的艺术:

进行产业田野调查。

几年前,我曾与对冲基金经理汤姆·布朗和他在第二曲线资本公司的同事共度一日。布朗投资极大在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所以他花很多时间访谈各公司CEO跟CFO。不过布朗每年都会有一次把眼光从高管群体转向街头。

公司里从柜台接待人员到顶尖的投资组合专员,每一个人都会拿到五张一百美元大钞,组队进行他称为突击分行(Branch Hung)的活动,有点像在当神秘顾客(mystery-shopping)的寻宝游戏。这个团队走在指定的纽约市某条大道上,经过的每一家银行都走进去,用那些钱去开支票帐户,或是进行其他金融业务,寻求能激励人的优质服务行为,或是令人费解的官僚作风或冷漠的服务态度。

逛街的漫长一天结束后,所有的团队重新集合,召开气氛激昂的会议,用幻灯片简报成果。不同团队的发现,有的令人印象深刻、有的令人失望,有的则很莫名其妙。

我看着他们做报告了解到,当你汇集一群聪明人,训练他们的集体眼光去观察金融市场的一角时,他们会注意到别人没看到的事物。


与别家公司类似职务的人交换工作。

我很崇拜马克辛·克拉克,这位零售业创业者创立了熊熊工作室(Build-a-Bear Workshop)。克拉克总是渴求零售体验的新见解,她很景仰与她同为创业者的基普·丁德尔经营货柜商店的方式。这两家公司都很年轻,也都是知名度很高的零售业品牌,只是所在领域非常不一样。于是克拉克与丁德尔互换工作,在对方公司担任第一线员工。

他们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构想和实践做法,包括销售、员工动机、店内沟通等领域,在这家公司行得通的构想和做法,在别家公司可能也行得通。他们的心得是:有时候你所在领域最有创意的构想,在别的领域已经在实施了。当然,挑战在于要能注意到那些构想。


无法交换工作,就采用对方的立场。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空间或权力,可以真的跟别的领域里职务与你类似的人交换工作。但你可以退而求其次,采取次佳做法。以破坏式创新为诉求的广告公司TBWA,采取一项他们称为“CEO之帽”(CEO Hat)的活动,协助客户解决问题。

高管若想为重要的策略问题寻求跳脱框架的解答,就会伸手到一个箱子里拿东西,箱子里装满印有知名企业标志的帽子、衣服和其他赠品,像是苹果(Apple)、维京(Virgin)或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等。他们从箱子里拿出某家公司的东西,然后试着从这家公司的角度,去分析自家公司面对的问题。一位TBWA领导人向我解释说:“单单是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去思考的这种行为,就能让你产生用其他方式无法产生的一些构想。”增强注意力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别人的眼光去看世界。


要改变你看见的事物,先改变你的聆听方式和对象。

罗伯·渥克说,注意事物时,重要的不仅是你看到了什么,也包括你听到了什么;毕竟,你听取意见的对象,塑造了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因此“反向教导”才显得格外珍贵。咨询界巨擘PwC有超过120位千禧世代的员工,正在指导约两百名合伙人和总监。资深主管花时间与比自己资浅好几十年的员工相处,因而得以了解对科技、文化和工作的很不一样观点,并听到和看到他们自己无法注意到的事物。

今日领导的关键,在于看到别人没看到的事物。但是,你能看到什么事物,会受到你观看和倾听的方式和地点所影响。你若能好好练习如何注意事物,也许会很惊讶你能发现那么好的见解和创意。



比尔·泰勒(Bill Taylor)| 文

比尔·泰勒是Fast Company的创始人之一,最近的著作是《简单的辉煌:伟大的组织如何以非凡的方式做普通的事情》。

马冰仑 | 公众号文章编辑


注意力总动员,向大创意冲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