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二刷心得&人物侧写
狼人杀版封神
狼人阵营:殷寿——深水狼,妲己——拥有复活技能的狼人。
好人阵营:姬发——女巫,西伯侯&比干——预言家,殷郊和质子——村民,伯邑考——守卫,仙人——村民当选为警长,能归票。
第三派:崇应彪,申公豹。
预言家自爆后危在旦夕,深水狼混淆视听,开始时女巫和部分村民被迷惑,和狼站队,攻击预言家和警长,只有守卫和警长相信预言家。之后女巫察觉出异样后开始怀疑狼人,并用解药救下了预言家,接着守卫守了预言家,自己被刀,最后女巫锁定狼人后撒毒,狼人输,好人胜利。
续集:深水狼被同伴复活并找来更多同伴,第三派进来蹚浑水,好人面临的局面更为复杂。
殷寿和白狐: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与白狐相遇相识绝非偶然,子牙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你有什么样的念头就会招来什么样的人和事,吸引力法则就这么强大,白狐,与其说是偶然被解除封印的千年妖怪,不如说是殷寿内心的投射,他的本我,他们之间是两个相似灵魂的吸引,两股邪恶力量的共振,同样充满欲望,同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白狐选择他还有一重原因,它知道自己见光死,而他的身份在关键时刻能保护它,它有超能力,能读懂他的心,能替他瞬间疗伤,一方面是报答他,更重要的是让他离不开她,她成功了。当他和白狐相遇的那一刻,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他体内的邪恶力量借由白狐这个载体开始疯狂释放。
有人说殷寿这个形象映射漂亮国,别说还真是神形兼备。
殷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殷寿为什么必须死?子牙说过的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要活下去,天下人就得死,他只在乎他自己,不顾别人的死活。”他冷酷自私残暴、草菅人命,这样的人非但不能当天下共主,反而是全民公敌,这是神仙和观众视角,也是上帝视角,但质子们恰恰相反,他们是被殷寿洗脑至深的死忠粉,于是,我们就像在看被传销头目洗脑的大学生如何从执迷不悟到幡然悔悟再到奋起反抗,大学生的安危和走向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在心里捏着一把汗。
这个男人有多坏?他阴险歹毒冷血无情、六亲不认、草菅人命、借刀杀人、阳奉阴违、擅长演戏和洗脑,三十六计直呼内行。
立人设+洗脑+合理化自己行为
我为我的野心找到了最好的借口:不被我爹待见。你对我无情我就对你无义。
殷寿的行为逻辑:我爹把我哥当接班人培养,留在身边呵护备至,派我出去打仗,不顾我的死活,我还要把战利品献给他们,凭什么?我恨,我不服,江山是我打下来的,他躺着就想拿走?没门。总有一天我要想办法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不受待见、被伤害的那个,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贴上受害者的标签,并不遗余力地灌输这个想法给质子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和他同病相怜从而对他更加死心塌地,但这只不过是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说你爹不顾你死活,你恨他并杀了他,我姑且不从道德上评判你,那其他人跟你无冤无仇吧?你滥杀无辜、挑唆父子相残、引发天谴连累百姓的理由是什么?也是因为你爹不待见你吗?跟小人是没办法讲道理和道德的,因为他们的逻辑是:一切有利于我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
阳奉阴违
这个男人有多爱演?但凡演技差一点都可能露馅,但他直到祠堂那一刻前都演得天衣无缝,骗过了所有人,除了西伯侯。
殿前他对天明志:“我从无称王之心,只是作为殷商仅存子嗣,不敢不继承王位。”这扑面而来的绿茶味,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接着就给他一个下马威,别人你骗得了,老天可不行,比干拿着碎裂的龟甲走到他跟前,他面色凝重:“殷商何故遭此罪?”何故你心里没数啊?
被逼无奈之际,他用缓兵之计稳住局面,当众承诺效仿古人修建祭天台,自焚祭天。看到这里我就在想,这个鸡贼男肯定会千方百计阻挠祭天台修建成功,只要一天修不好,他就能多快活一天。跟我想的有偏差,祭天台倒是加速修建中,为此不惜劳民伤财,毕竟海口夸下了,样子还是要做的,但是死是不能真死的,怎么办呢,他开始四处搜罗能帮他瞒天过海的假死秘诀。
借刀杀人+玩弄人心+PUA大师
1
一刷时没注意到的细节:殷启弑父后和殷寿对峙时,瞳孔变色,细心的观众可能猜到发生了什么。
围观者视角:殷启弑父杀君是死罪,姬发误杀殷启,原本也是死罪,但是殷寿发话了:姬发不仅无罪还有功。经过这一夜,一方面完成称王之路上的双杀,顺理成章继承王位,另一方面塑造出了赏罚分明的明君形象,让姬发感恩+1,死忠+1,不费吹灰之力收买人心,一箭双雕。
但实际上姬发明明是为了救他才误杀的,该感恩的人是他才对,他就是有这种变被动为主动、变无理为有理、抢占舆论制高点的神奇本领,多处情节都体现出这一点。
2
四大伯候见面会上,头铁西伯侯面对他的威胁,坚持不改口,不仅如此,还预言他将死于血亲之手,接连两次打中他的七寸,他于是再次施展他的洗脑大法,挑唆父子反目。
“你们不相信眼睛看到的,反而相信耳朵听到的谣言。”
到后面他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眼见未必为真,就算是真的,我也可以颠倒黑白。
“他们把最宠爱的儿子留在身边锦衣玉食,把你们丢到朝歌不管死活。你们长大了,你们比家长的兄弟更有资格继承王位。本王今天就给你们讨回公道的机会。” “难道你忘了冀州城下的苏全孝了?”这话术,绝对是心理学大师级别的,移情+暗示+煽动+诡辩,明明是他想借儿子的手除掉四大伯候,却说成是给他们讨回公道的机会,请问是谁制造出质子的?是谁逼迫他们的父亲把他们送到朝歌的?谁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兵者,诡道也;王者,诡辩也。
他洞悉人性的弱点,擅长把自己的恐惧和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通过操纵思想和情绪来操纵他们的行为。弑父相当于一个服从性测试,既试探了对方是否忠心,又坐实了四伯候谋反的罪名。
3
浴池中,王后拔下妲己头上的簪子趁其不备刺向她,二人没入水中,鲜血瞬间染红了水面……殷寿全程在一旁保持沉默,坐山观虎斗,他很清楚,两个女人一旦干起来,王后势必不是妲己的对手,这样就可以借妲己之手除掉后患,结果正中他下怀。
操纵舆论
明明是他想除掉四国削弱他们的势力,好让自己称王称霸,他却贼喊捉贼,先给西伯侯定个煽动谋反的罪名,接着给另外三位也顺理成章地按上罪名;殷寿明明是为了斩妖而误伤他,却被按上弑父的罪名;王后亲哥被他害死后请求赐死,他在池子里冷眼旁观两个女人互搏,最后王后成功被狐妖干掉,死了还不放过人家,给人家按个罪名,那可是他的发妻。
代入一下百姓视角就知道他有多阴险,那些攻击西伯侯的人足以证明这一点,无论是谁,只要阻碍他的霸业,全都要想办法除掉并按上罪名,昭告天下,这样这个王才能当得名正言顺,江山才能坐稳。当那些人顶着罪名被念出来时,我看到了两个大字,吃人,古往今来,无数上位者就是这样对待出局者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是好是坏,我说了算。
极度缺爱+心理扭曲
地牢里他又开始对着西伯侯卖惨:“同样是父亲,为什么我这么不幸?”
他让西伯侯吃儿子的肉,表面上看是为了恶心他、击溃他的心理防线,讽刺他连禽兽都不如,这样自己在他面前至少扳回了一局面,但实际上这也是他自己破防的表现,他嫉妒西伯侯有一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儿子,侧面说明他并不是完全不在意人伦亲情,他潜意识里也渴望拥有,但是他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更不懂得怎么给予父爱,最后也换不来对方的爱和尊重。他不想想,为啥人家儿子愿意替爹去死,正如西伯侯说的:“你怎样对自己的父亲便怨不得自己的儿子怎样对你。”不得不说,西伯侯真是他的克星,最先看穿弑父真相,预言他将死于血亲之手,最后捅破他一直以来的心结——父子矛盾,每句话都狠狠扎在他的心窝上。
双标狗+卑鄙无耻
为了检验封神的有效性榜滥杀无辜,结果到了祠堂里,比干要杀妲己,他立刻化身正义使者:“倘若她不是狐妖,岂不是滥杀无辜?”
殷寿内心OS:我怎么可能杀掉它呢?我们可是命运共同体。你们这些憨憨,居然相信我说的鬼话,下一秒我就用我的骚操作让你们三观震碎。事到如今,老子也不演了,反正你们跟那些阻止我成为天下共主的人一样,都得死。
比干不顾劝阻挖出自己的心,妲己吃下后献出白狐原形,这下实锤了吧,看你怎么洗白?结果他说:“祖宗在哪?叫一声有回应吗?你们都说白狐是妖孽,它明明是祥瑞。”那一刻我竟然有点佩服他了,一个人要成功,要么突破上限,要么突破下限,很显然他是后一种。紧接着你会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这样一个人真的会信守诺言放过西伯侯?果然,下一秒他转向姬发:“这么多质子,我最欣赏你,我们是同样的人,所以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杀了姬昌。”这才是殷寿,这才符合他的逻辑。
姬发内心OS:不,我们不一样。我常常因为不够变态而感到和你格格不入。
到这个时候他还在试图洗脑姬发,看到这里,恨不得立刻手刃殷寿,那么,姬发会怎么做呢?他会和我们一样想吗?还是继续做爸爸最勇敢的儿子?断头台上,姬发提头来见殷寿,此时悬念拉满,观众心里直打鼓:这姬发还执迷不悟,真急死我了!他最后一次问殷寿能否饶了殷郊,得到的回答当然是no,而后他甩掉手中的“头”振臂高呼:“西岐的兄弟们,救殷郊!”啊!儿子终于长大了,会分辨是非了。头颅滚到地上,假的,殷寿:“你竟然敢骗我?”咋的,就许你骗别人,不允许别人骗你了?对付小人就要用小人的办法,被你PUA了这么久,终于能出口恶气了,受死吧,罪人!
殷郊——信仰的崩塌
他只是被狐妖魅惑了,他是英雄。
曾经我是爸爸的好大儿,后来我发誓死也不会放过他。
曾经爱有多深,后来恨就有多深。
憨憨殷郊又怎能理解心思深沉、疑心病重到不行的父亲呢,所以当影帝殷寿在朝堂外承诺自焚祭天时,他想都没想就请父王传位给他,替父王去死。
事后王后指责他说了不该说的话,他据理力争:“我是真心替他赴死,他怎会不懂。”
傻孩子,还在替父亲解释。
“你不了解你的父亲。”王后了解。
当他提剑追白狐到殷寿塌前,殷寿的第一反应:“想要我的王位不用这么着急吧?”
好大儿试图解释:“孩儿不敢,孩儿是在追一只狐…妖。”配合那窘迫的表情,贡献了全片为数不多的笑点。
直到祠堂之前,他都坚信父亲只是被狐妖魅惑,哪怕他间接害死了舅舅和母亲,然而等到真相揭开、曾经最尊敬的人撕下面具的那一刻,世界崩塌了,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傻子。
人最怕的就是一颗真心去换假意,你对人家掏心掏肺,人家对你虚情假意甚至包藏祸心,你却丝毫不知。有的人,自己心理阴暗又缺爱,把谁都当工具人,自然理解不了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还有真情;自己干了缺德事就总是担心身边的人也会同样对待自己,实际只不过是内心世界的投射罢了。
姬发——先有善恶与道义,而后才是热血和忠诚。
你若是明君,我誓死效忠;你若是昏君,我替天行道。
我终于知道,眼睛看到的也有可能是假的,我曾毫无保留地相信你,如今我会毫不犹豫地除掉你。
我不再需要任何人来做我的“父亲”和主宰我的命运。我就是我。
他简单纯粹,为达目的他也会使一些小伎俩,少年时代的他不想一辈子待在西岐,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像我们小镇做题家想去大城市看看一样,所以当大王来选质子时,他为了赢哥哥,在箭上动了手脚,疼爱他的哥哥没有拆穿他,他如愿去了朝歌,在大王的训练下成了一名殷商勇士,和其他质子一起跟随大王征战沙场,见证了大王如何为殷商出生入死,大王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他想要跟随和成为的人。
如果只是这样,姬发和其他质子包括崇应彪也没什么区别,他不同的点在于,他本性善良,他有情有义,他不冷血,他有爱他的家人,尽管八年未见,但他们对他的爱深埋心底从未消失,尽管和父亲有了分歧和误会,但他绝不会因此想要除掉他们,更没想过取而代之,所以,即便当他认为父亲煽动谋反时,他第一时间想的还是保护他、劝他认罪,当他时隔八年和哥哥重逢,他难得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看到雪龙驹,他眼睛一下就亮了;除了亲情,他还有友情和兄弟情,所以他违逆大王、冒死放走殷郊;当他干掉大boss骑着雪龙驹奔向城门时,姜文焕带领人马堵住了城门,陷入僵持,而后姜下令开城门放他走,他出城后回头和姜文焕相视一笑——兄弟间的默契与肝胆相照(关城门后姜喊了一句迎敌,二刷才明白这里指的敌人是崇英彪);带子牙逃跑途中,遭遇申公豹复活的石兽袭击,他也没想丢下子牙,而是掩护对方逃走,自己掉下悬崖差点丧命。在他的心中,是非善恶与公平道义是排在热血与忠诚之前的,这一点不因对方是谁而改变,你正,我誓死相随;你邪,我与你势不两立。
“天不杀你,我杀!”当他喊出这句的时候,我们见证了他从无脑热血到主动选择命运、肩负起重任的蜕变,从这一刻起他不再需要任何人当他的精神父亲,他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他的命运由他自己主宰。死里逃生后,他和雪龙驹满身伤痕,他挣扎着爬上马背,一人一马,一路驰骋向西,他筋疲力尽地趴在马背上,脑海中闪现出哥哥生前对他的嘱托,雪龙驹经过哥哥的训练能日行千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对它说回家,它就能带他回家,哥哥人已不在,但他仍旧用这样的方式护送他回家,父亲送的环他一直戴在身上,八年了,他从未忘记故乡和亲人,如今,他“环”家了,迎着夕阳,风吹麦浪,“少主回来了!”
西伯侯——麦田里的守望者&菩萨心肠的智者&从不违心的预言家
不知为何看到西伯侯的第一个镜头我就想到了袁隆平爷爷,同样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种地,西岐是他的家园,土地和粮食是他的根,而百姓和儿子是他最大的牵挂,如果可以,他只想安安静静守着自己的家园,做一个快乐的农夫,可惜树欲静风不止,身为伯候,他无法远离朝堂,小儿子还在朝歌做质子;粮食歉收,余粮还能勉强维持三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王死得蹊跷,新王召集四大伯候去觐见,前途未卜,但他还是要尽到臣子的本分前往朝歌,临行前把西岐托付给大儿子。
他虽年迈体弱,但耳力甚佳,且善于占卜,去朝歌途中,天雷震动,荒郊野岭,他救下一个样貌古怪浑身发绿双眼发光的婴儿,随即赶到的神仙要除掉妖孽以免祸害人间,他严词拒绝:“他只是个孩子,即便是妖,是善是恶,也要看长大后所受教诲如何,岂能妄下定论。”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人们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世界,用固有认知去评判事物,在不了解事物的全貌时就轻易下结论并固执己见,连神仙也不能免俗,而西伯侯是那极少部分,他没有偏见和预设立场,他通过本质而非表象去认识事物,最重要的,他带着发展和积极的眼光看世界,无论对人对事,从不因当下的情况就否定它未来的可能性或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随意批判,他的心像大海,接纳一切可能性,而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更快接近事物的真相,哪怕这个真相看起来再离谱,他都能坦然面对,而一旦这个真相触及别人的利益时,危险就离他不远了,偏偏他耿直又刚正,不擅更不屑伪装,就像种田,来不得半点虚假,有没有用心,收获的季节自会分晓。不管是来自殷寿的威胁还是来自儿子的规劝,都动摇不了他,这个种了一辈子田的男人,有他的包容,也有他的坚持,不妄下结论,但一旦下了结论,就捍卫它到死。他和他的儿子一样,坚守信念,视死如归,因此,殷寿在宴席上和他对峙时,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先是直言他将死于血亲之手,殷寿试探地问他天谴可有解决办法,他的回答让殷寿直接破防并动了杀心。父子相残,其他三位质子都做出了选择,剩下他和姬发,他目睹了这一切,跪在地上岿然不动,昆仑山的神仙都没他淡定,他不是神仙,他只是恰好有一双洞悉世间万物的眼睛,他是白狐以外最先看穿殷寿真面目的人,但没人相信他,包括他的儿子,此时此刻,他在等儿子做出选择,八年未见,一重逢儿子就认定自己聚众谋反,他已经不抱希望了,安静地等待命运的安排,但是老天偏偏给他点了起死回生的技能,就像他救下雷震子一样,危急关头,姬发竟说服殷寿暂时留下了他。
地牢里,姬发细数他的罪行并劝他认罪,被拒,姬发气急败坏,直言凭借几根棍子就给别人定罪的父亲和英明的殷寿相比,简直可笑,而他说:“孩子,你看见和相信的也许只是殷寿希望你看见和相信的。”这一刻,他后悔把姬发送到殷寿身边了,和魔鬼待久了,就分不清谁是魔鬼了。

即便如此他也还是淡定如常,直到那一刻,他咀嚼着殷寿送来的肉饼,依旧微笑着和他对峙,这时殷寿掏出了伯邑考的专属乐器,他动作一顿,第一次慌了神:说好不离开西岐的,他怎么来西岐了?再下一刻,天塌了,但他并没有立刻爆发,而是接着嚼了两口肉,而后,如猛兽般扑向殷寿,被冤枉下地牢、被儿子误解他都能接受,唯独这次给了他致命一击。当他戴着脚镣、脸上刻着囚字走出宫门时,顶着莫须有的罪名,被围观群众丢烂菜叶,手里捧着儿子的骨灰,一步步踩在碎瓦片上,不是不疼,而是跟失去儿子的痛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尽管已经虚弱得摇摇欲坠,但他还是用尽全力呐喊:“我有罪!我伪造卦象!我煽动谋反!”声音响彻天空,这一声声是在向老天控诉这个黑白颠倒的人间,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老天呐,睁开眼看看吧!
雷震子——换我来保护你
那个煽动着翅膀的绿色怪物突然出现,他抱起西伯侯飞向天空,顿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这是谁。它带着他在空中穿行,西岐近在眼前,身受重伤的西伯侯在他怀里醒来,睁开眼,茫然地问 “你是谁?”它用手指了指伯候身上的披风,伯侯瞬间了然,原来是多年前被他救下的那个模样古怪的婴儿,当初他就是像这样用披风裹住了它的身体,如今,它带着披风来救他了。
曾经你救我于荒野,抱我在怀里,在别人要把我当妖怪除掉的时候护住了我,现在我长大了也强大了,换我来保护你。这一幕太好哭了。西伯侯作为父亲,吃下自己儿子的肉,实惨,但是他的慈悲与包容,在某个时刻换来了回报,让他日后有了复仇的机会。他和殷寿是截然相反的两个面,殷寿为了自己的私欲连亲儿子都能杀,而他连荒野中来路不明的婴儿也不忍伤害,在别人质疑孩子是妖怪时仍旧选择相信人性经过引导可以向善,此乃大爱。你看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投射,善良的人,即便身处绝境,也依然原因相信这个世界善的一面。
伯邑考——全片最冤
我绝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们,我会拼尽全力保护你们,做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如果我们当中必须要死一个,那个人只能是我。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雪龙驹会代替我护送你们回家。
西岐的麦子熟了,可惜我再也看不见,多么想再和父亲一起听风吹麦浪,来世我们还做父子和兄弟。
西伯侯离开西岐之时叮嘱伯邑考,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擅离西岐。
一语成谶。
他还是失信了,救父心切,他不得已违背了承诺,带了几马车的财宝前往朝歌,希望殷寿能饶了父亲,在朝歌,他替弟弟挡下了挑衅者的利刃,并把自己训练好的雪龙驹送给弟弟,它们可以带他回家。宴席上,他配合大王的鼓点卖力地吹响了他的篪,也吹响了他人生的终曲,一曲终了,大王很尽兴,但是随即告诉他“你父亲犯的可是死罪。”他没有犹豫,请求一命换一命,大王答应了他,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挣扎和悲伤,甚至露出了一抹视死如归的微笑,仿佛那是他的荣幸——此番前来他就没想活着回去。
只可惜那是殷寿,他不知道自己和魔鬼做了一个交易,全剧最冤伯邑考,信了魔鬼的话白白牺牲了自己,上帝视角:要是他能早点认清魔鬼的真面目和弟弟一块反了该多好!可惜没如果,而且以伯邑考的性格,即便有能力也不会这么做。
马随主人,雪龙驹和训练他的人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神仙组
贡献了本片为数不多的笑点,为本片灰暗沉重的底色增添了些许轻松和笑点。哪吒、申公豹唤醒了我对少儿频道《哪吒传奇》的记忆,这个出生离奇、不服管教、脚踩风火轮的小子,和孙悟空一样,都是我心目中反抗权威又身不由己的代表,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曾经叛逆,最终和自己、和世界和解。
洞若观火的旁观者&油盐不进的死忠粉
三人来到朝歌献榜,结果在朝堂上先是被殷寿质疑,而后亲眼看到他用无辜之人的命,曾经做过人、了解人情世故的姜子牙很快发现他绝非天下共主的正确人选,封神榜交到他手上将使生灵涂炭,决定赶紧撤,可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杨建哪吒没这么快get到,而他又不能明示他们,于是他只好保持献榜的姿势,边缓慢后退边给那二位递眼色,暗示他们快跑,可是那二位get不到,众目睽睽下,子牙无奈,靠近殿门时大喊“快跑!”
殷郊追子牙追到栈道上,大雨滂沱,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子牙让他别追了,殷郊还是穷追不舍,殷郊脚下一滑差点掉下去,子牙拉他上来,随后姬发赶到。
子牙说出了拒绝交出封神榜的原因:“他随意斩杀无辜之人,将如何对待百姓的性命,每天无数人死于非命,他竟然说天谴也未必是坏事。”这样的人不配当天下共主。
但这个时候,儿子们还没看清好爸爸的真面目,他们管不了那么多,比起天下人,他们只关心大王的安危,“没有封神榜,大王就活不成了。”
姜子牙:“封神榜给了他,天下人就活不成了。他把你们当傻瓜啊!他根本不在乎他人的死活,他在乎的只有他自己。”
子牙说出了观众视角的殷寿,而郊&发眼里的殷寿还是那个英雄,地位不容置疑,他们誓死维护。
姬发趁对方不备捡走了掉到地上的封神榜,情急之下扔下了悬崖,子牙想都没想就跳下悬崖。一个真敢扔,一个真敢跳。等跳下去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法力尽失。子牙内心OS:刚刚失去法力还不习惯,每次发动技能才发现技能没了。
质子和他们的父亲
看到解读说东西南北四质子性格都随父亲。崇应彪跟他爸一样野心勃勃,山洞里他爸扬言要干掉殷寿,父子相残时,他最先干掉他爹,他和殷寿是一类人,不择手段;姜文焕和他爹一样恪守礼义廉耻,所以他下不去手,最后是他爹主动把剑刺向自己保全了儿子,并叮嘱儿子好好活下去;而姬发和他爹一样淡定有智慧,他没拔剑,他清楚知道自己不可能弑父,他洞察力很强,最了解殷寿的心思和痛点,危急关头他巧妙地说服殷寿,既赢得了殷寿的信任又暂时保全了父亲,这里已经显露出一个君主的风范:临危不乱、见招拆招。
槽点
配乐真的加分,尤其是西岐父子仨专属BGM,狠狠戳中泪点,除了泪点和笑点,槽点当然也有,仅代表主观感受,有些镜头过了,不用那样夸张的处理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开头一上来苏全孝一剑穿喉,场面太血腥,加上影院震耳欲聋的音效,我又是闭眼又是捂耳朵,等到千军万马穿过熊熊烈火破城时,旁边一家三口起身离场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先是难过,然后反应过来,这片确实不适合未成年看,部分像我一样受不了血腥场面的成年人也不建议看,我第一次看时也感到生理不适,所以完全能理解。这个小插曲引发了我对电影分ji的思考,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分ji是有必要的,就算暂时做不到,至少应该在购票页面或者海报上提醒:本片有血腥场面不适合儿童观看之类的。十几分钟后,三口之家里的爸爸独自回来继续看,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带孩子看电影”的尝试,导致的结果是,观众浪费了钱且观感不佳,不利于口碑传播,双输。其次,家长们也都长点心,带孩子看电影前做做功课,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心理承受能力,免得浪费时间和钱。
关于演员
申公豹是夏雨演的,第一次完全没认出来。王后扮演者袁泉和夏雨是夫妻。
东伯侯杨立新和伯邑考扮演者杨玏是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