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过去是买得起飞机配不起导弹,现在一次性买1千枚过时导弹

某国一向以军购大手笔全球闻名,而且往往是要求一定要买到全球最“先进”的武器。而如果该国可以买到的主战装备,其他国家也采购过,那么一定要领先至少1代的产品。比如当年对苏30MKI战机的采购就是这样。苏30是在苏27歼击机的基础上,增强结构而发展来的战斗轰炸机。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可以携带更多的重型弹药。本来当年的新兴大国,是苏30的第一个真正的海外用户。而某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认为被抢了先。于是就一定要求原产国给他家生产性能更强大的所谓豪华定制版。而作为原产方,当然乐开了花,毕竟用户提出定制版的要求最好不过,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狮子大开口要求加价;而且还可以试验一些并不成熟的子系统。名义上还是为用户的特殊要求进行最高配置。于是苏30MKI的整体性能非常奇葩。

作为一种战斗轰炸机。却有矢量发动机,而且还增加了前小翼。一般来说,配备矢量发动机的飞机大多数是纯粹夺取制空权使用的。就是追求半油状态下的空战超机动能力。而战斗轰炸机一般外挂很沉重。在外挂还没发射前,根本不具备运用矢量进行超机动的可能性,因为有沉重外挂下强行高机动会把飞机本身拉的解体。但是这家用户根本不管这些,只需要纸面上,让完全无外挂的苏30MKI的矢量机动能力比传统非矢量发动机的苏30MKK强就行了。问题是当时在三代机上配备矢量发动机,还刚刚开始探索,整体技术根本就不成熟。最终苏30MKI的矢量完全没有和飞火推集成在一起,就是和手动变速自行车的档位一样是“纯手动”控制的。后来表明,这些矢量喷管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几十个小时。平时维护非常麻烦。导致苏30MKI的可出动率常年不到40%。

光有矢量领先还不行,该国要求原厂还要为苏30MKI配备上当时“全球最先进的无源相控阵”雷达。问题是在当时,相控阵雷达技术也是刚刚开始推广,原厂的无源相控阵技术完全谈不上成熟,产品又厚又重。最关键是这种雷达被宣传可以发现160公里外的典型3代机目标,但是实际上对手飞机就是在40公里外都看不清楚,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近视眼。这种情况在227空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用当时非常成熟可靠的PD雷达。其实对飞机本身要求高也算是人之常情,最奇葩的是该国花费数百亿美元购买了超过270架苏30MKI战斗机,而同时只为其机队一共购买了不到850枚空空导弹。平均一架苏30MKI只能平摊3枚稍多的空空导弹。这850枚导弹是格斗弹和中距弹都有。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就很尴尬了。因为平均一架庞大的苏30MKI还分摊不到2中2近的最简单挂载。

要知道这些飞机的值班寿命高达30年以上。平均一架飞机30年里只配备3枚导弹,这哪里是准备作战的样子?几百亿美元的飞机采购费用都花了,却不舍得一二十亿美元的导弹采购费?由于配备的实弹实在是太少。导致该国主力机队很少带弹飞行,实弹打靶则更少。最终导致在227空战中,所以该国所有参战战机,一枚空空导弹也没发射出去!大概平时根本不训练。飞行员都忘了导弹发射程序了。事情到了今天,也许该国空军终于想明白了。下决心再采购1000枚空空导弹!结果被发现采购的居然是基本过时的R-27ER半主动弹。半主动弹的最大弱点是发射以后本机不能快速机动。在射程上百公里的,发射后完全不管的中距弹早就成为绝对主力装备后,还有人采购上千枚的半主动弹。也是全球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