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我介绍与UP主一周年总结,以及未来更新计划

2022-11-01 12:30 作者:一只传新的铲子  | 我要投稿



大家好啊,这里是铲子,很久没更新视频内容了,一转眼自己成为UP主也已经一年多了。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也感谢新关注的粉丝。这里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以及未来的计划。

老粉应该知道,我最早因为搬运N站V家相关的早期视频积累第一批粉丝的。之所以一开始是搬运,是因为那个时候才刚刚大一,我想既然决定选择新传专业那我不实践肯定是不行的,刚好我自己对早期亚文化这块感兴趣,在搬运中也能学到不少知识,也能了解b站的投稿推送机制,如果未来做研究肯定也有帮助,于是我就真下决心做了。

第一个视频就有好几万播放量真的很高兴,后来才知道b站UP主第一个视频都有额外推送

后来搬运了半年左右,也稍微学了点怎么去制作视频,我就想尝试去制作自己的视频。于是大家就有看到,包括亚拉那一卡,扭腰歌,getdown舞在内的数个【梗研究】系列视频。作为一个千粉UP,每个视频都收获了超粉丝数N多倍的播放量,可以说是蛮成功的了。

其实也就这几个视频,完完整整做出一个高质量视频还是蛮难的,getdown是做的最好的

视频的内容不是整活,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干货的,可以说是早期日文互联网亚文化的脚注,至少个人能力所及的检索范围内,应该是全世界最详细的相关梗科普。

      当然除此之外,我个人也有些别的爱好,游戏方面,作为暴雪玩家,也蹭了波微软收购和守望2的热度,整了点烂活,也有个几万播放量,也算是为游戏社区出了份力了。我还喜欢听千禧年初的台湾流行音乐,王心凌的歌自然也是其中之一,碰巧今年她因为各种原因翻红了。更凑巧的是,我发现王心凌和日文互联网早期亚文化颇有渊源,因此也制作了相关视频,这也成就了我个人目前为止播放量最高的自制视频。当然,作为亚文化爱好者,看番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也凭兴趣搬运了jojo,凉宫春日相关的部分视频。

第一次通过和一线社群(粉头,粉丝群)直接接触制作视频

     我的最后一个亚文化研究视频是关于弹幕的研究视频,本来和曾经的几期视频一样,我满怀野心企图用三期视频的时间,做出全网关于弹幕文化最全的介绍视频。为了得到互联网上都难以找到的更深层信息,我第一次通过直接加qq群的方式,想要通过一线网络社区了解弹幕文化。虽然弹幕爱好者们非常积极的回应我,但迎面而来的或中文或日文的大量资料确实给我整的顶不住了。最后我也只能尽力做出一期弹幕历史的梳理就不得不暂时收场。我还是希望以尽可能有价值的干货,尽可能完善的视频呈现给观众,而不是糊弄糊弄就完事了,因此从那之后就放弃了弹幕系列视频的更新。从那次经历我意识到,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相当的深入调查,相当的检索能力,要做出真正高水平的知识类视频确实是不大可能的。正好在那个暑假,一个半桶水晃荡的百万UP在我指出他的问题后与我对线,并最终由于自己的言论漏洞百出删去了所有相关内容,相关截图一直被我保存至今,以警醒我到底该做怎样的知识区UP主。

这里先不挂人了,如果他塌房或者我真的做大了有机会再说,真的太典了这个人UP

    

     大学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做UP主之外,有这样几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首先,作为一位“互联网有志青年”(说白了就是“幼稚网佐”),当然也是新传学生。我对于很多社会热点都有所关注。步入大学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们学校竟然有一个“进步社团”,大一期间,大一一年里,这个社团组织了数十次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以及数次红色电影的观影,我全部参与其中,既感到喜悦,也感到悲观。我能够注意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不拘泥于课本,宣传亦或是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对多数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份思考,他们的思维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过于激进而理想化,或者对未来悲观躺平摆烂,也几乎没有成绩相对优异的。我没在他们当中看到实践者该有的样子。从他们身上我第一次了解到中国进步青年所想,更深刻理解了兼顾学业,兴趣,实践的重要性。

       其次,长久以来,农村与城市“混血”的我,一直很关注中国农村的发展,为此我专门去上了学校开设的一门乡村建设课程,由于老师认为我对中国农村的发展颇有自己的见解,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个大佬云集的线上乡村建设论坛。我也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中国还有除了温铁军之外的乡村建设学者(可见我以前有多么“幼稚”),他们彼此的观点竟然也能有如此巨大的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大门我“可能”算是半只脚进去了(甚至还没有一只)。

       最后,新闻传播专业课的学习 ,以及颇有责任感的老师们让我曾经对于舆论场的观点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持续的学习更是让我几乎每个月对于部分问题的看法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我第一次感觉到,学习对人观念的影响竟然有这么大。我的全程导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教授,他曾经是中国最早一批研究青年亚文化的学者,现在是中国网络平台研究最前沿学者。他对许多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位埋头学术逃避现实的学者。他对我的帮助是所有老师中最大的,在这里由衷的表示感谢。

       综上,为了尽可能协调好学业,实践,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从今天开始,我将对改账号做出如下运营调整。

1.      修改ID为:一只传新的铲子

(传新是新传的倒置,也是全新的谐音,也表明传播新思想与新思维,

铲子代表无产者与刨根问底的精神)

2.      亚文化相关的内容我想先暂时搁置,等我线下与老师见面交流后,以与老师的讨论为开端,在寒假恢复更新,如果我找到,或者大家能提供值得发掘的内容我也会尽可能更新

3.     未来有时间精力也会尝试多平台更新,到时候也请大家多多关注

4.      就我后台数据来看,大多数关注我的都是学生,因此我希望将这个账号打造成一个和大家一同成长的账号,而不是高高在上输出内容的账号。因此我的视频内容将会是不断成长的,评论区(在能过审的情况下)是永久开放的,欢迎大家以各种方式给我提建议,我也会尽可能不断改进。希望我能和大家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5.      为了兼顾学业,实践,与理想,我目前计划的更新内容如下

       1.      新传专业经常会有视频作业,现在疫情也经常会有论文作业,我会将二者稍加修改,转化成视频进行更新,作为作业更新,也方便过审和输出自己的观点。我可以向大家保证都是干货。

      2.      鉴于新传相关书籍在b站传播力不强,以及敦促我自己读书,我计划从下周开始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分享。形式类似于UP主@element-s,但会提高知识密度和整体节奏,保证每本书在10分钟左右。当然如果能过审,我还想分享一些红色书籍。

       3.      计划在更新完新闻三部曲后,用自己的这套理论做一个类似小亮老师的新闻鉴定节目(主要是感觉容易过审一点)

        4.      亚文化相关视频我尽量保证长假必定更新

       5.      视情况也会尝试其他类型的作品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未来每一个视频都能看到大家的评论,弹幕,三连,转发,希望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如果你有耐心看完这2000多字的专栏,也可以为自己鼓鼓掌,在短视频时代,你依然保留着阅读中长文本内容的能力。


自我介绍与UP主一周年总结,以及未来更新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