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普洱茶熟茶你不知道的那些东西

2019-08-18 09:48 作者:韵仧记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云南小青年,普洱茶熟茶在生活中不是首选茶品饮,原因是多种的,从自身出发一是熟茶味道较平和没感觉,二是喝了身体口腔热。从身边环境看,云南人以前都不怎么喝熟茶。基于此,对于普洱茶熟茶的了解大部分人仅知道云南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开始的。那么之前是不是没有类似普洱茶熟茶这种茶?其实是有的,那就是以前普洱茶中的红汤茶,而在李佛一1939年写的文章《佛海茶厂概述》中记载到:

佛海茶叶制茶,计分初制,再分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枯,取出于竹席上反复搓揉成条,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蓝需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放以大竹(俗称饭笋竹)一人立蓝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然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通称曰“散茶”。制作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再加制为“圆茶”、“砖茶”及“紧茶”。

这其中的筑茶其实就是普洱茶熟茶制作中的发酵过程,而在1973年之前,广东的制茶人也在研究用云南晒毛茶制成普洱茶熟茶这个制茶方式。所不同的则是把这种筑茶方式换成了更大的木槽发酵,再之后改成了茶厂的水泥地板发酵,再到现在的离地(不锈钢仓,木板,箩筐,木槽)等(微生物)发酵方式。



而在制作普洱茶熟茶中,影响普洱茶熟茶品质的因素很多,有的人说是发酵时用的水,有的人说是发酵的产地环境,有的人说是微生物,有的人说是翻茶开沟的时间,有的人说是原料的原因。。。。。。这些年,云南普洱茶熟茶的品质其实并没有在本质上有什么天翻复地的变化。只是卫生情况确实比起以前好了很多。在制作普洱茶熟茶工艺中,可控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国营茶厂到前几年的普洱茶熟茶制作中,往往一次需要发酵的晒青毛茶量是5吨起步的。而在近些年中,这个起步量降到了几十公斤就可以发酵。这种小堆子发酵熟茶的方法更具有灵活性,一些少量高端原料也可以发酵成熟茶。由此古树熟茶,春茶发酵的熟茶,山头村寨熟茶等普洱茶生茶概念也被用到了普洱茶熟茶中。这就是目前普洱茶熟茶的可控性之一。

普洱茶熟茶另外一个可控性则是对于普洱茶熟茶至关重要也是争议最多的熟茶发酵度。讲道理讲事实,普洱茶熟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茶品类,非常适合制订标准,很容易检测理化数据的茶品。也就是说普洱茶熟茶在普洱茶中算是一种标准品。因为熟茶发酵这个过程,很大层度上已经决定了它的品质特征。制成成品之后的品质并不会有不可预测的变化。但发酵层度的不同,又给普洱茶熟茶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变化。以往的普洱茶熟茶,大部分发酵层度都是八层以上,全熟是十层。而今的普洱茶熟茶,由于制茶需要,有的普洱茶熟茶半生半熟,有的普洱茶熟茶偏生。这就给普洱茶熟茶带来了不可预测性,而这种不可预测性是建立在普洱茶熟茶发酵层度可控性上的。

第三可控性则是传统普洱茶熟茶带有的堆味,小堆发酵普洱茶熟茶,熟茶的堆味相对可控制,这也是目前市场中高端新熟茶好喝的原因之一。

可能阅读到这里的人会认为雨女无瓜。别急,我们接着来看普洱茶熟茶工艺带来的成品熟茶副作用。

发酵好之后的普洱茶熟茶散茶,要经过精加工才会变成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有形状的普洱茶熟茶。在制成有形状的普洱茶熟茶的过程中,有一道散熟茶泡水回软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普洱茶熟茶流失一部分物质。

成型的普洱茶熟茶干燥,茶厂大多采用的烘房。经过烘焙的东西,短期内会附着“火味”。同时普洱茶熟茶并不是100%不含水,才制好的有形状的普洱茶熟茶会带有“水味”。

普洱茶熟茶正常存放一定时间,这些工艺带来的副作用正常来说都会消退掉。这些消退之后的普洱茶熟茶就是醇品。下一篇,我们从市场角度来谈谈普洱茶熟茶,谢谢大家关注阅读转发。


普洱茶熟茶你不知道的那些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