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四川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招生情况及备考经验指导

2023-11-09 09:35 作者:新祥旭考研胡老师  | 我要投稿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一)选择四川大学高分子的原因 本人本科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专业课学习期间对高分子物理和塑料制品工艺还算感兴趣,且由于在八月份才开始确定学校,就没考虑跨专业考研,希望能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方向继续深造。本人从学校名气实力、地域优势、学科优势、考研难度等方面进行了抉择。 北大、浙大、复旦偏合成一些,上交、川大、华工偏加工,生物医药可选上交、浙大和天大,由于本人热爱加工一些,就从川大和华工中选啦。两所学校都非常棒,我选川大的因素有三:其一,川大有个独立的高分子学院,招收人数上有优势;其二,华工在珠三角影响力很大,倘若能在华工毕业珠三角工作应该很吃香,但也因此竞争压力很大。本人更喜欢成都的生活习性,这个看个人感受;其三,华工的材料貌似初试考高物,有考纲,复试考四大化学。川大高分子专硕初试高物高化,无考纲,复试有机加工复合合成四选二,本人不愿再被四大化学的恐惧支配,觉得还是考自己喜欢的科目更有利于我坚持复习,因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川大。 (二)四川大学高分子考研难度分析 1.分数线 川大自18年以来,热度蹭蹭往上涨,报考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去年(2021)川大考研报考人数全国第一。高分子专业也不例外,18年后可以感受到专业课难度的明显增加。下表是近几年866分数线: 材料 加工 生医 单科线 学硕 专硕 学硕 专硕 学硕 专硕 学硕 专硕 2018 310 280 310 280 310 280 45(68) 40(60) 2019 340 320 340 320 310 280 58(87) 50(75) 2020 325 290 48(72) 45(68) 2021 310 290 310 290 45(68) 45(68) 2022 315 330 315 330 45(68) 50(75) 专硕涨幅较大,由于报考专硕的越来越多,未来很难突然又降回280,23考研的同学要想清楚,不能一股脑扎堆。 2.录取情况 川大保护一志愿,可以校内调剂。在招生方向方面,21年材料专硕有01材料工程和02塑料工程两个方向,如果01方向复试不通过,还可以参加02复试,若还不通过,还可以调剂非全,或参与其他学院如纺织、轻工的调剂复试。据20年考研上岸的前辈说,那年复试没过的通过上述方式调剂,最终几乎都在川大读研了,老师们都尽可能多争取名额,让大家都有学上。而22年材料专硕初试不分方向,复试前会让填志愿,共3个方向,第一个没过可以往下调。21年01方向收了74人,02方向19人(有6人从01调剂过来),共93人。从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可以查到,统考报考265人,统考录取88人,调剂录取1人,推免录取4人,报录比2.98。22年收了92人,相比招生目录里写的78人是扩招了的,具体报录比信息可能得等今年招生简章出来后才能查。 3.专业课难度 近些年86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难度很大,多数人分数应该是在院线和100之间。题型包括9道不定项选择(9×2分);方程式或材料合成或材料的名称、化学式、基本性能考察(8分),属于死知识,尽量不失分;简答题(8×10分),考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很难拿满分,要多些且有条理;论述题(2×22分),实验题或创新题等,难度进一步增大。要考866就要在专业课上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不然分数低拉了总分,调剂其他学校也成问题。不过难归难,对别人也一样,其他科考出高分,总分也很优势的。 4.学院大致情况 前文提到川大高分子学院是独立的,高分子专业不依附于材料学院,收的学生很多自然导师也很多,可分为高研所和学院两个体系,选择导师时注意她/他属于哪方。学生会一起上课,但是科研分别在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楼。学硕可以申请制读博,好像近年来专硕也可以了,学、专硕毕业要求基本相同,课程要求会轻微差别。 二、866初试经验 (一)数学 5月开始,武忠祥,我基础强化都跟的他,纯干货方法多。线代李永乐老师,。练习册就是660+330,后期可以做些质量好的模拟题,如李林的6+4、共创超越。真题要多练,越到后期越要回归真题。复习基础期间做好笔记,做题要一直整理归纳吸收。 (二)英语 暑假开始,底子好的不用跟老师,按自己的方法来,自己实在搞不懂的真题选项去听听各个老师怎么讲的就行。作文模板建议自己整理,可以适当结合别人的优秀句式,不过最好做点改动,可以放到考前3个月内进行。整个复习期间单词都要背,可以一段时间练一种题型,同样错题要归纳总结。最后一个月模拟考试,留近三年真题即可,不做模拟题。基础差可以跟全程跟老师复习,多个平台打听,自己试听,选择合适的老师。 (三)政治 徐涛+肖秀荣的精讲精练,9月开始,一天花1到2小时听课做对应1000题,只听强化,之后继续刷1000题,时间充裕可以选T姐的题做。最后一个月多练多背肖四肖八。 (四)专业课 暑假开始,先结合视频、录音、课件、教材、辅助资料把基础知识细致地过一遍,找厚点的本子认真做笔记。《高分子化学》用潘祖仁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物理》选何曼君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练习册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董炎明、何旭敏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年份2013年。两个月内把基础知识过完一遍后,可以尝试接触真题,感受难度和重点所在,然后根据自己地薄弱点选择性强化,打基础时用的资料和笔记等继续使用,同时再加个错题本和总结性的本子。在邻近考试前一两个月要经常背诵真题答案、总结性知识点、方程式和实验等等,限时模拟考试,锻炼答题技巧。练习册从打基础时就可以做起,一直到考前不断练习巩固。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866复试经验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100分,其中高物高化60分,材料、复合、加工、合成每科有2道题,自行选择两种科目,然后做相关的题目,因此选做占40分。高物高化部分难度和初试类似,因此按照初试复习技巧复习就行,选做部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本人对于加工和复合比较熟悉,因此结合着课件和真题复习的,没有寻找参考书目。笔试部分同样按照基础、重点、背诵的流程复习。 面试100分,包括中文自我介绍、专业课问答、英文自我介绍、读英文段落、英文问答。中文介绍最好控制在一分半,英文一分钟,老师若感兴趣会针对介绍提问。专业课提问考察基础知识,不会太难,可以从各个平台购买复试资料,里面有面试题库。英文段落来自于近期的期刊文献,或《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曹同玉第二版,英文问答根据于你读的段落。考前自己要尝试朗读和翻译,可以自问自答或者找研友模拟面试。 总体复试难度不大,尤其近几年没有笔试,稳住心态,坦然说出自己所知,不要不懂装懂,只要不是一问三不知或错误连篇,希望都很大,大部分人都是七八十分左右。 四、写在最后 866是有些难度,但对于认真准备的同学们,最终都能如愿上岸。考研复习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有时候学了很久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最后模拟真题的时候,一道题写了几句话就不知道说什么了,这时候更要稳住心态,夯实基础,全面考虑问题的答案,有理论支持还要有具体分析,有解决措施还要有具体方案,养成这样分析问题与答题的习惯,与专业课打交道了大半年,考试的时候一定会如鱼得水的。祝同学们都能成功上岸啦!

2023四川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招生情况及备考经验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