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练”的艺术

猜猜我在干什么?

这是默练,也叫无声练习,就是在练琴时手指只触及琴键表面,使得琴键不发出声音,真正的音乐在内心里感受而不通过外在表达出来。
那么为什么要默练呢?
默练对于我们弹琴有以下好处:
1)默练能帮助我们真实感受指尖的重量、提高指尖触键的灵敏度,进而提升自身对力度的控制力;
2)默练能帮助我们的大脑和肌肉记忆乐曲的键盘地形(即一首曲子每一小节的音在钢琴键盘哪些位置);
3)通过默练强化弹琴时的触觉,能使我们减少对视觉和听觉的依赖;
4)在钢琴状况不理想,或其他突发情况下,默练是应对这类状况的良好手段
5)默练不会打扰到邻居...哈哈哈
那么,你猜猜一只手默练另一只手有声练习,或是乐曲中的一个声部默练,其余声部有声练习,又是为的什么呢?
其实这是在曼尼斯音乐学院上学时我的老师Vladimir教我的诀窍。
当左右手在弹奏某首乐曲时力量上不平衡,出现例如左手的音量明显盖住右手的旋律声部时(就好像过度自信的男低音盖过了略显拘束的女高音),这时就可以采用一只手默练另一只手有声练习的方法来改善这种不平衡,练习的同时在内心清晰生动地听到默练部分的音乐。经过这种练习,弹奏时的音响效果会更加和谐。
在Vladimir教我练习肖邦练习曲op. 25, no. 1时,他就让我对每小节右手的旋律声部做有声练习(图一红圈圈着的音符),右手其他音不发出声音但再内心生动地听到它们。

图一
同样的,对于15-16小节这一右手有隐含内声部旋律的句子(图二铅笔圈着的音符),Vladimir也让我在练习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对内声部做有声练习、右手其他音不发出声音而是在内心里被听到。

图二
经过上述的练习,我发现指尖的敏感度和控制力有明显的提高,手指能发挥在这首乐曲上它应当具备的个性。体现在练习上的成效就是在弹奏这首乐曲时我的声部层次感更丰富清晰了,犹如在一位敏锐指挥的带领下配合默契的合唱团。
经过适当探索和运用,“默练”可以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一些杰出的钢琴家在练琴时也使用默练,如新晋肖邦大赛冠军刘晓禹(Bruce Liu)。希望大家通过默练与有声练习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演奏中的表现力,使音乐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