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维不突出,逆袭斯坦福

2023-10-03 11:48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基本背景: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GPA:87托福:98GRE:318+3.5一段校内国创;一段清华暑研;一段RICE秋研
Offer:Stanford CEE MS;Umich CEE MS;CMU CEE MS:Georgia Tech CEE Ph.D口头offer;忙碌的申请季已经过去四个月了,从等Offer时的焦虑,到刚拿到时的欣喜若狂,如今,已经变成了对能否去成美帝的担忧。这篇分享贴,我准备以大一到大四的时间线顺序,来分享自己申请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大一

实际上,大一的时候还没有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要留学,对在国内读研还是去国外留学还并未确定,只是隐隐约约有去国外读书的想法。但是不论是保研,还是出国留学,大一的时间也都要珍惜起来,提前选一些专业课,为后面的学期省出时间来丰富科研经历。我本人大一不光选了学校的公共课,还提前选了许多专业课,为我大三大四出国科研省出了时间。同时大一的学分绩也很重要,基本上可以说,大一的学分绩决定了大学四年的总GPA。如果大一基础很高,后面即使发挥失常,也有很高的容错率;但如果大一GPA就太低的话,后面必须保证每一门考试都取得高分,容错率太低。我个人建议,立志出国的同学,大一就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的考试,并且可以有倾向性地选择一些给分比较好的选修课,公共课,争取给在大一给GPA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同时,南开大学本科生都有的一个国创项目,我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一个水处理方向的科研,这些在日后都是可以写进简历的加分经历。即使没有Paper产出,也可以跟指导教授要推荐信,所以说是一个值得同学们投入精力的项目。

 


大二

我在大二确定了去美国读书的方向,开始着手准备英语考试。对我来说,由于高中的英语教学并没有一些国际学校那么好,所以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对我来说GT备考是一个很吃力的环节,而且最终的成绩也非常的不理想。作为过来人,我觉得英语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东西,尤其是GT考试,考前突击其实对成绩的作用并不是特别大,主要还是靠日积月累去,积累词汇量,培养语感。尤其是词汇量,个人觉得非常重要,当对单词能做到真正熟练的时候,对于听说读写四个科目都会有巨大的提升。我是不提倡刷题的,我觉得词汇量上来之后,单词认识就是认识,能听懂就是能听懂,阅读能看明白就是能看明白,刷题只是增加一些答题技巧,我觉得想只靠刷题提升GT成绩是比较难的。当然因为我英语本身也不好,最后出分也不理想,所以我就不在这方面赘述了。总之在刷英语的同时,也要保重专业课的成绩,因为大二专业课的占比多一些,我其实就是个前车之鉴,GT考试最终也不理想,而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GPA也有所下降。


因为我已经确定了要去美国读书,硕士或者Ph.d, 所以需要在软实力上提升自己,因此大二暑假,我联系了去清华做Research Assistant。为期两个月的一个暑研,尽管没有Paper产出,但是能收获一段非常值得写在简历上的清华大学的科研经历,而且由于我表现不错,指导教师比较大牛也愿意给我写推荐信,这在我日后申请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三

这个时候我现在已经手握两段科研经历,GT还没出理想的分数,然后申请的方向也很迷茫,只是知道要三维分数高,要在软实力上提升自己,但具体的选校方向,层次等等还是非常迷茫。这段时间我也接触了很多留学中介公司,但总觉得他们不能给我那种一针见血的专业感,然后我在清华的同学给我介绍了世毕盟,我在微信上跟老师聊了一下,发现他们的样本数量足够多,而且足够优秀,给我一种非常专业的感觉,当时决定就签约GGU,现在看来,确实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在世毕盟,我分配到的培训师和在美国名校读书的Mentor(哈佛大学硕士毕业)根据我现在的状况,很快的给我制定了我接下来的申请计划:继续保持86以上的GPA;争取考出理想的GT成绩;为了冲击名校,要有一段海外科研经历。世毕盟的老师,在申请海外暑研的过程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提供了一些内部资料,帮我修改CV,并且在我发了很久没有回应时,及时帮我调整邮件的语言,安抚我的情绪。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有些坎坷,而且开始联系教授的时间也有些晚,最终拿到了RICE的CEE的秋研。
所以我在这里也奉劝学弟学妹,任何事都要做好提前量,不能拖拖拉拉到最后一刻,因为开始联系的时间比较靠后,距离暑假时间很短,有很多老师觉得签证还有文书工作在暑假前很难办下来,所以索性就不提供这个工作机会了。这也多亏了我前面说的,在大一大二选了很多专业课,让我大四上学期没课,因此能够去海外秋研。这份科研经历,RICE的教授,也是膜处理领域美国数一数二的大牛,最后的presentation之后,老师也给了不错的评价。现在回想起来,能得到Stanford这样学校的青睐,教授的推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科研过程中,认识的师兄师姐也给我的申请之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十分推荐有能力的同学,都要多多申请,联系老师,有一份海外名校科研经历和教授的推荐信,在申请中是非常加分的。



大四

大四基本上是申请季最忙碌的时候了,纷繁复杂的选校,数不清的文书,CV,个人陈述工作,还有恼人的GT,这些都是困扰着出国同学的一个个洪水猛兽。不过好在GGU的培训师和Mentor足够给力,在文书,CV方面给力非常非常大的帮助,包括提供思路,润色语言,给我省去了很多的烦恼。同时在选校方面,由于我的GT一直分数不够理想,而且GPA也不特别突出,刚开始我是没敢申请很多好学校,而且也只敢申请硕士。


培训师根据我的背景,建议我冲击一下名校,这里我真的很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的建议,不然我可能真的不会去选这些名校。最终决定的选校名单时,名校的硕士,和top30博士的混合申请。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套磁,个人经历给我的感受是,其对于申请硕士是锦上添花,但是申请博士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我也收到了很多教授的对于读博士的积极回应,但是最终申请季结束真正拿到的offer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可以说申请那几个月,GGU真的帮我省去了大量的麻烦,帮我调整心态。最终,当所有的submit都点了之后,就是焦虑的等待了。过年之后,最大的一个惊喜,就是Stanford的offer了。我还记得当时,看到Stanford的邮件,我还开玩笑的跟爸爸妈妈说,肯定是收到拒信了,又浪费了一笔申请费,没想到点开一看,真的被梦校录取了,也算是给申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结

平心而论,我的三维并不突出,甚至是有些弱势。但是可能是凭借比较丰富的科研经历和老师的推荐信,让这些名校像我抛来橄榄枝。总结下来,我的申请过程,我自己付出了努力,GGU帮我确定了方向,最终在运气的帮助下,取得了最终的录取结果。


三维不突出,逆袭斯坦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