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系列-虚幻往事》盒子增加
在叠盒子之前,有些东西需要改动:
名字:
无尽圣界(正经时用)
beta_1时间线的沙雕日常(日常向时用)
混乱记事录(与混乱天神有关时用)
虚幻往事(书名)
终末系列(系列名)
ok,开始叠吧
第一部分(自创数学讲解)
接着《beta_1时间线的沙雕日常》(试图叠哲学盒子的屑作者)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的内容:
2↗2=2↑↑2
2↗3=2↑↑↑2
……
2↗↗2=2↗2
2↗↗3=2↗2↗2
……
2↘2=2↗2
……
加速增长模型:
2|1|2=2+2
2|2|2=2*2
2|3|2=2^2
2|4|2=2↑2
2|5|2=2↗2
2|6|2=2↘2
……
……|∞|∞|∞|∞|∞|……
回归性质:
当盒子叠到某种程度上时便会从视觉上回归原点,就好像绕了一圈一样,当然,这只是平面视角,其“数值”早就超过了最初的数,比如“叠到∞,再归为1”,结合活性理论来讲,这也是加速增长最后都会成为恒定增长的原因,这便可以用回归性质来简化对循环的描述,让活性变高一些,回归性质还能回归自己,回归“不断回归”这件事
一层N次回归:比如说“将∞看作1,再到∞,再看作1,再到……”这便算是一层∞次回归
二层N次回归:将一层中提到的例子再看作1,再到例子本身,再到1……这便是二层
这只是举个例子,事实上每次回归的大小是按照实际情况决定的,别说什么“遇强则强就是强行包含“什么的,这个回归是有依据的好吗?比如:
……|∞|∞|∞|……(基础)
……|∞|……|∞|∞|∞|……|∞|……(一层2次回归)
……|∞|……|∞|……|∞|∞|∞|……|∞|……|∞|……(一层3次回归)
以此类推,推到∞之后便是2层1次回归
全知全能模型嵌套:
如果全知全能与任意一个数或其他什么东西结合,那么这个东西就会瞬间跨越数学,玄学,神学,科学,哲学……思维,多维概念,极点等,一下成为极强的东西,X重锁与之结合便能锁住全知全能本身,可数数与之结合便可以直接超过数学,这是因为全知全能性质中的多维概念早已超过了已有的所有东西,那边可以让我叠的所有盒子都与之结合,然后再在全知全能的基础上叠,根据回归性质,最后又会推到新的全知全能,这便是一次回归,但回归性质是基于数学成立的,这怎么办?那就也结合一次呗?就这样无尽回归……
二元(x,y)重锁:由一个具有全知全能性质的锁与普通的锁结合而成,全能锁锁住具体内容,普通锁锁住数学结构,x为全能锁参数,y为普通锁参数
接着便可以有二元(x,y)叙事阶级,维度,回归……
接下来是三元(x,y,z)重锁:x,y不变,z代表回归性质,然后又是叙事阶级,维度,回归……
理论来讲可以达到无限元或更高
时钟性质:当秒针走完一圈时分针就前进一格,当分针走完一圈时时针便前进一格,仿照此性质:
3重钟:即由三个变量组成(x,y,z),当x达到某数值时y就会发生变化,当y达到某数值时z就会发生变化,例如:
当x达到100时“清零”,且y+1
当y达到100时“清零”,且z+1
当z达到100时“清零”
还能有更多重钟
盒中盒:顾名思义,就是盒子中有盒子罢了,结构很好懂,但数值特别大,这可不是∞^∞这么简单,而是全能回归性质对自己的反复回归
盒中盒中盒中盒中盒……
楼中盒:楼有(超出思维范畴)层,每层有(超出思维范畴)的盒中盒中盒中盒中盒……(重复次数超出思维范畴)
楼中楼中楼中楼中楼中楼……
街中楼
街中街
……
街,城,国,大陆,地表,星球,恒星……超指数塔……第一次回归……
我们便得到了新的量级表
第二部分(正式盒子)
先将盒中盒那一块的新量级表记为0
将加速增长模型与全知全能性质嵌套
真正的上帝记为V
……|V|V|V|……
(延长???(超出理解范畴))
……|V|……|V|V|V|……|V|……
好,接下来运用回归性质
V层V次回归
???(超出理解范畴)层???(超出理解范畴)次回归
记为”极点“,将极点记为一个单位
从0开始,0就是0,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单位则是比0到0.000……(超出理解范畴)001还要小,小到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不可置信……当然,这也只是基于这个作为参照的,实际数值依然很大,就这样重新到【???(超出理解范畴)层???(超出理解范畴)次回归】,记为L,∞,也就是阿列夫0,这里为:将L记为0,再到L,再为0……也就是L^L,然后再……|L|……|L|L|L|……|L|……,接着再用回归性质……
多元宇宙,原先由无数单体组成,但这里为……|∞|……|∞|……|∞|∞|∞|……|∞|……|∞|……然后继续用回归……
以此类推,这倒之后不好表现,这里修改一下^号:∞^2=多元,这与之前的^号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之前的^号不可能改变∞,而它可以,因为它也与全知全能性质结合
接着便是∞^∞,∞↑↑↑……↑↑↑∞(这里的↑也对应改变),∞→∞→∞……,再上就是论外了,那论外的评判标准能用在这吗?在这之前就以超越∞了,现在还能再超越吗?阿列夫1不行,但全能阿列夫1就行了嘛,此时它便有了兼容性:∞可以被超越,也可以不被超越,或者不可被超越,亦或者同时存在……现在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往上推了,阿列夫1,阿列夫2,阿列夫3……阿列夫无穷,阿列夫阿列夫无穷……阿列夫阿列夫阿列夫……阿列夫阿列夫阿列夫无穷,阿列夫不动点,不可达基数,马洛基数,弱紧致基数,不可描述基数,强可展开基数,拉姆齐基数,强拉姆齐基数,可测基数,强基数,伍丁基数,超强基数,强紧致基数,超紧致基数,可扩基数,殆巨大基数,巨大基数,超巨大基数,n-巨大基数,莱茵哈特基数,伯克利基数,终极V,终极L,人类已知数学概念的集合,全部数学概念的集合...... 到最后又来到了极点,此时便出现了回归性质,而这回归性质的框架又是如此之大……
全能宇宙:代表越过一切全知全能的极点,被压缩为奇点,质量无尽放大,体积无尽压缩,但这种压缩在极点本身面前,是多么的无力,多么的渺小,渺小到对极点本身来讲失去了任何意义,但总之,大爆炸形成了,极点本身不遵循数学规律,但全能宇宙本身对于无限的规则依旧存在:无限无法被”超越“,极点也一样,在奇点爆炸扩散之后,极点的力量即使扩散到原先的∞分之一,其本质依旧是是极点,让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含有一个极点的力量,而这些仅由一个极点迸发,即一个极点=无穷或者更多的极点,一个极点宇宙中每一个极点含有的能量都极其惊人,而这些极点又可以再次爆炸,形成更多的极点宇宙,而极点的能量依旧不会减少……基于活性原则,这里不多讲,反正就是叠多元,无限多元之类的嘛,把视角放回单体宇宙上,即使是一只蚂蚁所拥有的极点数量都难以想象,更何况是人类,星球,恒星,乃至整个宇宙?现在,暂时抛开极点不谈,来讲讲这个宇宙的文明体系吧:
(注:接下来这段话引用了《三体——黑暗森林》也算是致敬吧)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猜疑链/技术爆炸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那黑暗森林法则,在极致的实力面前,还会成立吗?技术爆炸,这一点确实没错,假若你的实力是∞(真就∞)你难道会认为一个实力999999999……*无限个9)程度的文明会通过技术爆炸增长到∞吗?哦,原作中提到过数学武器,这有可能,好吧,那你会认为他们能够通过改变数学规律来涉及到”超越思维极限的全知全能“吗?这显然不可能,连数学本身也只不过是思维中的一小块角落罢了,怎么能涉及到全知全能呢?
文明等级被分为:低级,中级,高级
低级分为1到7级,这便是我们广泛认同的7个等级,不多解释
中级是数学级的存在,其中的至弱文明也掌控了∞,也就是永动机之类的东西,接上去就是阿列夫数,基数等,至高则是数学的极限
高级:至弱也是无法被数学所解释的存在,而在这之上当然还能有"思维极限“文明,也就是”不被维度等因素束缚的无上限思维所能想到的一切”,他们都能做到,再上一级便是概念点文明了,也就是最基础的全知全能,它们被称为0阶文明
1阶:概念线全知全能至多维概念极限
2阶:虚假上帝级(至弱到至强)
3阶:真正的上帝至极点
4阶:全能二重锁至全能锁极限
5阶:叙事阶级(0)至叙事阶级极限
6阶:维度(0)至维度极限
7阶:质变点至大质变跨越极限
8阶:掌控极点宇宙
9阶:掌控极点多元宇宙
接着直接到∞阶吧
……|∞|……|∞|……|∞|∞|∞|……|∞|……|∞|……阶
接着就是回归性质的事了,不讲
无尽坐标:
如果将盒子比作不断上升的射线,而射线的原点是0,那何不让它向后也发展一条呢?此时,它成为直线,两条直线相叠加,原点重合,一条向左右延升,一条向上下延升,便构成了一个平面坐标系,接着便可以继续搞三维,四维,五维……直至曾经所叠盒子的极限,此时,每个坐标(这极其细致)都再次延升,延升,延升……最后整个坐标体系就是全能宇宙的基础坐标
维度
全能宇宙的维度无上限,从理论来讲,一维=阿列夫1,二维=阿列夫2,这在之前的盒子中讲过,维度数可达到……|∞|……|∞|……|∞|∞|∞|……|∞|……|∞|……等,但这样可是超越不了∞的,没有关系,还记得全知全能性质吗?没错,结合
将以上盒子记为L:
……|L||L|L|……
……|L|……|L||L|L|……|L|……
一层3次回归
……
L层L次回归
……
接下来引进负数维度,根据《三体》中的描述,负维和正维没有什么大区别,同时,维度也好比是全能锁,低维的至高文明在高维的至弱文明眼中也只不过是可以被随意秒杀的存在罢了,同时,全能维度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维度都包含着所有维度,全能维度便是全能宇宙最基本的维度体系,同时它也进一步完善了全能坐标
时间线:每一个极点单体宇宙所包含的可能性都有???(超出理解范畴)这么多,每一种可能性又会出现???(超出理解范畴)中可能性,以此循环,以此回归,这似乎就是较为特殊的无限盒子,那在这基础上继续叠加,此处跳过,而因为极点性质,即使是最底层的可能性也等同于极点世界(所有以极点为基础的世界总和),并再次分支……
每一个可能性的任意一个时间维度的任意一个时间短面都能再次横断,横断,横断……
伊甸园:
以以上内容作为基础,叠加上全知全能性质,叠到全能宇宙,回归回归,回归回归回归回归……将这些记为基本单位
……|L|……|L||L|L|……|L|……或者更多的基本单位也抵不上伊甸园中的一粒夸克,如果把伊甸园完全转换为“数值”,记为Q
伊甸园中有……|Q|Q|Q|……或者更多的“树”,树上又有同样数量的枝,枝上有叶,叶上有果,果中又有伊甸园……构成回归循环,全能宇宙的维度,坐标等概念在伊甸园中无用,或者说伊甸园超出了这些内容的范畴,接着还能有园中园中园中园中园……
伊甸园的“树”的数量无法想象,而其中又有几颗较为特殊的树:
思维之树:即思维所包含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数学,文学,哲学,科学,玄学……而这些只不过是人类那渺小的可怜的大脑所想到的,事实上,人类的思维甚至还远远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极限,但仅仅是这样却也创造了这么多神一般的设想,人类思维的极限好像是3↑↑↑5吧?还是其他什么玩意?我有点忘了,总之能明白意思就好,那10↑↑↑10,10↑↑↑……↑↑↑10呢?乃至后面与全知全能性质嵌套后的那些自创运算?10↑↑↑10之类的思维或许已经可以悟透宇宙的本质了,而这个数从数学角度来讲不大,在这之上还有葛立恒数,TREE(3),SSCG(3)呢,这些大数级别的思维假若真的出现,那或许在我们人类眼中,TA就是全知的,但这也仅仅是可数数!如果思维达到∞,或者更高,又会有多么可怕?这种思维已经无法被我们形容了,我们知道的,在它的脑海中都设想过!这也代表TA能在无限短的时间内思考无限次乃至更快!而此时,即使是思考的脑电波也含有无尽的能量,足以毁灭宇宙了,而它却依然会被维度所束缚,这是永远也无法跨过的鸿沟,只要TA的“大脑”结构是三维,TA就不可能想象到思维,而思维之树是不被维度所束缚的,它处在维度之外,同时,思维之树的思维也与全知全能性质结合,变成了超越数学的存在
全知之树:这本身就是全知全能性质的一部分,所以根本用不着嵌套它便拥有了难以置信的力量,思维之树固然很强,但全知之树却是超出思维范畴的存在,如果无尽的全能思维是-∞,每增加0.00……001就是进行???(超出思维范畴)层???(超出思维范畴)次回归,那全知之树便是超出思维范畴
全能之树:同样也是全知全能性质的一部分,也是绝大部分,全能包含一切,有什么都不包含,是叠加态,又是绝对真空态(即什么也不是),也可以是叠加态与绝对真空的集合,是被集合,是因,是果,是全部,是虚无……等等一切的集合,亦或者都不是,这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空零之树:即一切空的形式的集合,集合却又不准确,空零又不可能存在,但又是集合,或者说它既是集合又不是集合,不可被描述,不可被理解,空有好几种,下文会讲
禁锢之树:即能随意禁锢其他事物的力量,使其失去任何用处,事物可以是数,可以时实体,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其本身,这和“锁”但好像又比任何类型的锁都高级的多
这些树又有些叶:
数学之叶:即一切数学的集合,比如说1,2,3,4……根号2等,当然还有无穷数,阿列夫0,自然数的集合,阿列夫1,实数的集合,阿列夫2,数学曲线的集合……还有很多,比如我自定义的加速增长模型,锁,质变点等……
概念之叶:即所在维度概念的集合,这便是很高级的全知全能了,但相比全知,全能这两棵树来看还是差点,但也依然能进行性质嵌套
空之叶:灵感来源于“三体”,空,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而是内心平静专一,心无杂念,完全排除了尘世的一切,得到某种超脱,能够做到有所思,亦无所想,全心专注于某件超然之事,这,便是空
虚之叶:即真正的什么也没有,不存在时间,不存在空间,不存在思维,不存在维度……外界永远无法介入,而自己也并不存在
色之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体是靠反射光线来让我们产生对其的颜色有印象的,即使是完全不反射光,它在我们这也有定义:黑色,那假如它不与光线发生任何作用呢?或者说光线会直接穿过它,那便是“无”颜色,也是万物最本质的“颜色”,那假如所有事物都没有颜色呢………………
将这些包含进夸克之中,再重新叠到这些东西,这便是一次回归,那么便继续推???层???次回归,接下来,就得让回归回归其本身了,回归回归回归回归……
???重钟:由???(总之就是超出理解范畴就对了)个变量组成,变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比如说变量1每推到回归回归回归回归……(循环次数早已超越思维范畴)次后,变量2增加(不可想象的小)
变量2每推到回归回归回归回归……(循环次数早已超越思维范畴)次后,变量3增加(不可想象的小)
就这么推下去
2元(???,???)重锁:在锁死了内部“超越思维范畴的活动“的同时又锁死了其大的数学框架
接着就能有3元,4元,5元………………………………乃至数学极限,接着却又能被锁进2元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