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你学会处世之道,做一个备受敬重的君子!《中庸》4
孔子说:真正的道路从来不会离人太远。如果为人处世远离了人类,那么你所认为的道路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诗经》说:砍树枝的时候,要以枝干为标准,不能离得太远。用拿着的枝干来砍实际要砍的树枝,斜着眼睛看,虽然看起来很近,但实际上却觉得有些远了。所以,君子要以人来治理人,看到别人有不好的习惯,也要马上改正。
忠恕之道离真正的道路不远。
如果将忠恕之道施于自身,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对别人去做;这就是“恕”道。君子的处世之道有四个方面,我孔子一个也没有达到:做儿子的,像我这样当老师的,没能做到孝顺儿子应该做的;做臣子的,像我这样的,没能做到忠诚信实;做弟弟的,像我这样的,没能像尊敬兄长那样尊敬哥哥;交朋友时,没能先为朋友着想。平常的德行要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论要谨慎;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改正;有了多余的能力,也不敢放肆使用。说话考虑着行动,行动考虑着言语。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让人敬重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在当下的地位和情况下,始终保持真诚的态度行事,不会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不管身处何种境地,君子都要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安守本分。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君子应安分守己,不攀附权贵,不抱怨天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应该以平静的心态等待命运的安排,而小人则往往冒险追求一时的侥幸。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以射箭为例,说明君子应以身作则,反求诸其身,而不是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