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来袭!垂直分层和对流运动考点详细解读!

前言:这节课虽然在高考中是低频考点,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实际上为大气篇奠定基础!千万不要跳过!非常重要!
目录

Part 01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
(ps详细地看必修一合集第五个视频)
考察:二氧化碳、臭氧、水汽、杂质的作用 ✓ 新教材(增加):大气含氧量适当↑,
有利于人类的运动能力↑
过度缺氧(上高原→高原反应),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了解)
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释放的长波辐射→大气升温,再向地面释放逆辐射!→二氧化碳↑可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过度:导致温室效应

练习

(ps这选择项还带变的。)
Part 02 大气的垂直分层
记忆性为主:1.划分依据:主要是温度
2.现象
对流层: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平流层:海拔越高,温度也↑
大气层稳定→下冷上热
热源→(主要)臭氧层一般在22km-27km
高层大气:海拔越高→先降低再升高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有利于通信

示意图全面理解✓
同一地点,海拔↑,气压↓
海拔高,空气稀薄→海拔↑大气密度↓水汽↓
练习(读图+记忆为主)
主要看温度转折点,只有在对流层温度不再下降而开始不变或升高,一般这个点就是对流层顶部高度→大约①在15-18km ②在13-9km ③在13-9km

垂直分布:不同高度气温的分布
须知:横纵坐标代表什么!
A.对流运动→地面温度(在对流层,越靠近地面,温度↑ 对流↑)9-15km已经到高空了
B.找坐标与曲线交点
C.❌,是对流运动!D图中没有,高层大气是50km往上的→先↓后↑

解题技巧:记忆+读图
对流运动:影响对流运动的因素:垂直反向上的温差
注意:(简化)近地面温度↑,对流↑

练习
气流携带水汽+热量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云底 考察:对流运动原理

对流运动→下垫面温度(选择温度高的)

对流层高度本质:对流运动的强弱→温度:①纬度 ②季节

练习

经常问:某地某季节,对流层的厚度最大或者对流层高度最高的时候
关键词:低值→对流最弱的时候→一天之中温度最低的时候(日出前后)

(ps觉得笔记可以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