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政区划】——道是不是相当于中国的省
理论上,日本共有三级行政区划:
1:都、道、府、县
相当于中国的省。其中都和道都只有一个,即东京都、北海道。北海道是一个历史遗留现象,古代日本仿照唐朝将全国划分为“五畿七道”,但并没有北海道,明治以前这里被称作“虾夷”。直到当地的幕府军余部投降明治政权以后,才在这里设立了“北海道”。随着废藩置县的推进,其他道都逐渐虚化了,唯独这个北海道仍然保留了下来。
府有2个,即大阪府、京都府。江户时代的府很多,包括神户、新潟、奈良等都是府,但明治维新后只保留了东京、大阪、京都三个府,由于它们最为发达(当然现在不全是了),且历史上都曾是都城,故被称作“三都”。其余府均被合并、改立为县。1943年7月1日(二战尚未结束),“东京都市制”正式实施,东京府和东京市被合并为今天的“东京都”。
县有43个,都是废藩置县以后,由府和藩改制而成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要注意的是,某些地方在一、二级行政区划之间,还有“支厅”这一级别(北海道的支厅现在大多已更名为“振兴局”或“综合振兴局”)。事实上不能算作是行政区划,而只是一级行政区划下的一个派出机构,有点像中国解放初期遍设的“行政公署”——因为它们只是一个行政机关,并没有相对应的立法、司法机关。设立这些支厅主要是方便管理一些人口稀疏区域、以及离岛地区。
2:市、郡、特别区
相当于我国的县,市。每一个都道府县下都领有若干个市
特别区仅存在于东京,也就是位于东京城区,由东京都直辖的23个区。因此东京并没有“东京市”这一说法。大阪府、京都府则辖有大阪市和京都市,这两个市下辖的区属于第三级区划
郡是古代日本律令制遗留下来的产物,现已名存实亡。过去是介于令制国和乡里之间的行政区划,明治后被规定为与市同级是区划。随着20世纪初日本土地改革的完成,1923年郡的行政机构都被撤销。郡和市一样,都由一个或几个町、村组成。所以在废郡以后,这些郡所属的町、村,事实上就是由都道府县直辖的,它们的面积也比市辖的町、村要大得多,足以和市媲美,但仍属于第三级区划。由于二级区划的空缺容易产生一些混乱,所以时至今日,郡仍出现在邮政地址当中,还有诸如划分选区、学区等场合也会用到郡。就算一个直辖町村周围全都是市,上头也必须有一个郡——比如大阪府的三岛郡,其名下只有一个岛本町。
3:町、村、区
相当于我国的乡、镇、街道。是日本的最基层行政单位。
町本身就是街道的意思,村必须满足一定人口、经济等条件才能设立为町。这个条件具体我不太清楚,百度百科上说是人口达到5000人且工商人口达60%以上,但我发现,一些距离本岛很远的离岛地区也有町,比如位于八重山群岛的冲绳县“与那国町”,人口仅不到1700,而有些村则已达数万人口,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目前设市的标准。。对于这一问题,还烦请内行人士予以解答。
村则没有太多成立的标准,反正肯定不会出现在大城市里了。
长沙帝爱日语常年开设日语班,无论你是留学日语、考级日语、高考日语、考研日语、兴趣日语,旅游日语我们都能帮您找到适合您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