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无法转化?专利产品模型了解一下
在实施专利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推广自身专利产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于初创型企业而言,技术人无法有效判断其专利技术是否能够实现并且具有市场价值。
此外,在项目推广及接受投资的过程中,技术人往往在找到投资意向人之后,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产品从而成功吸引投资。
对于高校专利的转化运用而言,企业在选择高校专利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判断该专利是否适用市场,通过纸质文件无法明确专利技术是否有效,尤其在产品类的专利方面,理论上能够实现的机械或者设备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专利走向市场一共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如何有效提升专利的转化运用率。
专利的成功转化主要可以被归集为三个阶段: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
小试中试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在于将实验室或者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放大”,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于为技术试验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和试制,探讨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
生产阶段主要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者样品综合自身实际状况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
市场开发阶段则是指对应的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进其产业化的过程。
在上述的三个环节中,我们不难发现,专利及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关键阶段即在于小试中试阶段。
对于高校及科研院所而言,其研究阶段到专利授权后已经结束,没有精力也没有渠道进行小试中试的研究,但是到这一阶段的技术成果理论上可行但是并不能有效的吸引成果需求方选择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最近很火的“概念验证”也主要是为解决这一阶段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我们也结合区域实际状况成立了概念验证平台,对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利进行可行性验证。
此种验证方式能够帮助专利权人进行专利产品样品及模型的研制,同时结合市场状况分析该产品的可行性报告,帮助专利权人及成果需求方完成专利的小试及初步的市场评估工作,帮助专利权人及成果需求方解决了这一环节对接难的问题,通过专利产品的研发有效促进专利运营及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