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完》— 一个扭曲的成长故事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完》完结撒花!

本作在最终季播出以来,就一直饱受争议;几乎每集的评论区都不乏声讨制作公司的“垃圾改编”的评论,其评分在B站也出现肉眼可见的下滑,由此可见大家对这个最终季的表现确实相当的不满。可是,作为一个只看动画的观众,或许是因为我本来就对这个系列的喜爱与期待没有那么的高,所以我自己没觉得最终季的表现有多么的差(当然也说不上多么的好)。
我的这篇专栏,第一部分会以我纯动画党的视角,说一说为什么我觉得最终季没有那么糟糕的理由;而第二部分,我则会对整个系列的核心价值,做一个我个人的理解与评述。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

尚能理解的情绪,过于谜语的细节
站在一个纯动画党的视角来看,《春物》的故事虽然确实在理解难度上有不小的门槛,但是我认为如果撇开那些谜语人的对白,撇开每个情节每个瞬间每个角色的动机与行动逻辑,在大方向上,在情感层面上,这个故事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
具体地说,这些角色到底在纠结些什么,“真物”、“共依存”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虽然都对我们理解当下情节有着明确的阻碍,但是在我看来,角色的情感整体上还是好懂的。
所以虽然我也无法独立看懂很多“谜语人”情节,我自己对于故事整体的发展,以及角色每个桥段里的情绪,却还算能够做到基础的共情。

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第四集末尾结衣哭泣,我即使不能具体理解她哭泣之后内心独白每一句所象征的意义,但我很明白此刻她哭泣,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和八幡,在八幡选择帮助雪乃的瞬间,就已经没有多大的可能性了;又像是后面几集,雪乃选择与八幡“决裂”,虽然在这之中大家的对白也难以具体的理解,但是,他们的关系至此算是降到接近“冰点”这点,我也依旧能够清楚地感受到。
当然,我这么说,首先不代表所有动画党都能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就更别说能够为所有观众代言了;第二,我能够感受,并不代表制作组处理的有多好,我这里只是想要着重表达:作品对于情绪的渲染还算是做到了及格以上的表现力,所以我在大方向上,才能时刻理解角色与作品的情绪,才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出戏。也是因为这样,我对于作品本身没有产生过于负面的情绪,我也不会像目前广泛的风评那样,予以本作严重的差评。
这部作品至少在表故事上的表达,在几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变化上的展现,都做到了能够让我理解并接受的地步。

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便作品的表故事不难理解,即便大方向上的情绪能够共情,过多费解的谜语人情节,确实是会带来相当不好的观影体验的。
当我们想要搞懂作品中每个细节,想要理解每个角色说出这句话时内心的具体想法,想要知道这些对白对于其他角色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从目前动画所展现出来的对白,以及相对应的演出方式,我认为真的是挺困难的。
尤其,当我们对比前两个季度,甚至是原作的时候,本季度在内心独白的比重是明显不够的,特别是我们的大老师八幡;作为这个季度最中心,思考量与成长幅度最大的一个角色,内心独白却寥寥无几,这又怎么能够让人对他的所思所想,以及他所说的话语,产生清晰的认知呢?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即便我们理解大方向的剧情发展,在大多数具体情节的理解上,我们却又有所隔阂;因此,对于想要搞懂这部作品全部的动画党观众,或者那些已经搞懂这部作品全部的原作党观众而言,动画这样的改编,无疑是失败的。

以我一个纯动画党的视野,本作就是一部不错的青春恋爱物语。
但是,透过不少原作党的评价与说辞来看,动画大概率就是把一部本可以“成神”的、细节丰富且内核深入的故事,给改编成了一部了无特色的普通佳作;而单就这一点,就足以判制作组“死刑”了。
而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本作的风评,会如此糟糕的理由吧!

一个扭曲的成长故事
说完了最终季的一些表现,我还是想就我个人的见解,来聊一聊这个故事的整体。
当然,我作为一个纯动画党,我的想法只是透过动画的表现,以及部分原作党对于细节的补充(没有这个很多地方确实会看不懂),还有我自己的思考所得出的;所以它与原作真正想要表达的,可能会出现偏差,这里还希望大家谅解。

前面我虽然说本作对我来说就是一部还算不错的青春恋爱物语;但是这其中不错的点在于,作品把这段恋爱物语,以一个非一般的成长去勾勒出来,这点就是本作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这里我们就要回到全剧最谜语的“真物”一词来进行拆解;只要能够理解“真物”,全剧很多地方的逻辑,其实就比较清晰了。
虽然最后静老师给出了她对于“真物”的理解,但是我觉得这依旧和八幡,至少是最一开始的八幡所说的“真物”,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以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八幡所说的“真物”指的是一种拥有着纯粹的理解的关系。这种关系非常抽象,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知己”的概念,但又好像不够准确;无论如何,这就是一段至高无上的关系理念,至少在八幡的视角里,“真物”般的关系,就是他一直以来在追求的。

但是,若能够达至纯粹的理解,那么,沟通就变得不必要了;所以如果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这个“真物”的话,那就是一段“无需沟通”的关系。而来到这里,再加上八幡的性格,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截然不同的诠释:八幡自始至终,都在逃避沟通。
“不需要沟通就能够互相理解,多么美好的关系啊!”
但是我们要知道,“关系”之所以是“关系”,就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这个“连接”,除了认真去看待,认真去维护,认真去沟通并消除误会,它是建立不起来的。
所以我认为“真物”这个概念,本身其实就是自相矛盾的。
虽说如此,作品里的八幡,却用他那花里胡哨的方式,把自己的逃避,伪装成了一种纯洁的关系概念;甚至以此作为他的人生态度,并付诸到了他的很多行动逻辑上去。
前两个季度的不少问题,八幡的做法都不是在真正的解决问题,而是刻意的转移矛盾的核心(多数情况下都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俗称自爆),进而回避原本的问题。
看到了吗?八幡习惯性的会选择“逃避问题”,作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

可是,当故事来到第二季后半以及第三季的时候,问题降临到了八幡的面前,而他依旧习惯性的选择逃避,选择规避问题的核心。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那“虚伪的关系”诞生在他、雪乃和结衣之中,并逐渐发展成之后被阳乃称之为“共依存”的关系里去。
结衣本来就喜欢这样的关系,虽然内心底里她也同样期望着自己能够与八幡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她确实也很喜欢这样三人一同度过的午后时光;所以她才会不断地尝试,并付出努力去维持这段关系。
雪乃在这个时期则是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成长,希望自己能够不再依赖着八幡,但是她的潜意识里对于八幡早就产生了强大的连接;这样的矛盾使得这个关系似有似无的持续着,也解释了她在第三季后期做出抉择与八幡决裂之后,自己其实也感到很痛苦的理由。
但无论两个女主表现得如何,八幡对于这段关系,虽然也曾尝试面对,但很快的他又采取了规避。不断地绕圈子,不断地规避问题中心,不断地在想奇怪的方式去转移焦点;直到最后雪乃选择与自己决裂之后,他才感到如此的伤心与绝望。

所以,在最后的最后,或许是因为阳乃的再一次刺激,或许是因为静老师的指导,他终于选择了直面问题。因此在第11集,虽然他所使用的方式与对白,依旧非常扭曲,但是这一次,他终于肯认认真真的去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终于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对于雪乃的情感了。
也就是说,《春物》这个作品,表故事虽然只是讲述几个高中生之间的恋爱物语,但是其内核,其实是在讲述八幡如何从那完全逃避一切的人生态度,稍微往“勇敢的直面问题”踏前一步的成长故事。
虽然这个过程中有着大量让人费解的细节,但是回到这个主题,它对于我一个也不怎么有勇气的人来说,确实也产生了不小的共鸣。
我想,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自己对于这部作品,依旧抱持着不小的好感的理由吧

总的来说,我认为《春物》不管怎么说都是一部佳作以上的作品。虽然最终季制作组的表现确实导致这部作品的很多细节难以被观众厘清,其整体制作质量也出现了非常显著的下滑;但是,我认为它至少还算是有把大方向上的情感与剧情展开,给交代出来,让观众即使理解不了细节,也不至于完全搞不懂整个故事在说些什么。
而那深藏在作品底下的内核,那个贯穿了三个季度的成长故事,只要能够挖掘出来,它也是一个足够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主题;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八幡在那充满着问题的青春恋爱物语所展现出来的思考与成长,真的让我受益很多。
最终季简单评分:8.4
《春物》系列动画简单评分:8.8
ps:根据原作党所说,最终季夹杂了大量原作没有着重描写的私货,我自己在观影中也确实能感到某些情节的必要性没那么大(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第9集八幡和结衣一起做蛋糕的那段了吧),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动画中期雪乃的篇幅不是很充足。但是因为我没看过原作,所以这对我来说影响其实不算很大;当然这对于原作党来说,因为这些私货而压榨了本来可以展现出来的细节,那动画确实得背上这口锅了吧。
ps2:动画最后两集的表现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可能是因为来到这里,八幡也终于主动去面对问题,使得他也无需用过分“谜语”的方式去为自己开脱与逃避,进而让整个文本没有出现太多复杂的对白了。而且,八幡与雪乃的互动确实很甜,看得确实很舒服。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对于动画或专栏有任何想要评论的,也欢迎到评论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