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B站网友对俄乌局势的奇怪观点

傅聪大使专访
2023年5月24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接受英国《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杂志外交事务记者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çães)专访。
《新政治家》:在欧洲有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站在俄罗斯一边。我再引用一下博雷利先生的文件,又是一句非常重的话,“中国提出的12点建议证实了其坚定的亲俄立场”。
傅聪:坦率地说,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我们认为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否则地区和平与长治久安恐无从实现。
中国同俄乌双方都保持良好关系,正在努力劝和促谈。有一份报告指出,一名乌克兰士兵在战场上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四小时。俄罗斯士兵的处境不会更好。许多士兵在巴赫穆特阵亡,而俄乌双方都说巴赫穆特没有任何战略价值。那为什么还要牺牲这么多生命呢?我们需要继续这种无意义的杀戮吗?越来越多的人将这场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进行比较。仅仅为了拿下几英寸的领土,成百上千的士兵阵亡。
因此,中国呼吁立即停火止战。遗憾的是,一些欧洲国家持不同立场。他们一边说要和平,一边又说要等到条件成熟之时。最近我与北约的一位高级官员就此进行了交锋。我问他,现在是呼吁停火的合适时间吗?条件成熟了吗?他无言以对。当然,还有一些复杂的问题有待解决,但可行的办法是谈判而非战斗下去。这也是中国政府特别代表在欧洲各国传递的主要信息。希望此信息受到重视。
《新政治家》:中国在外交上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载于中国宪法的序言中。俄罗斯在去年2月24日违反了所有这些原则。为什么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
傅聪:我们已明确表明立场,中国支持各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所有人都接收到了这一信息,包括俄罗斯。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没有纵容任何一方。
《新政治家》:但这不是谴责俄罗斯。
傅聪:中国有自己的外交风格。当前,简单的谴责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压缩外交努力的空间。如果所有国家都选边站队,那谁来充当和平的调解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纵容冲突中的特定行为。
《新政治家》:您同意是俄罗斯而非乌克兰挑起了战争。
傅聪:这要由历史学家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