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自律,要能够管住自己的嘴,不轻易给人提建议!

2023-07-14 23:11 作者:鬼谷信  | 我要投稿


文/鬼谷信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叫好心办好事。第二种人叫好心办坏事。后者总是一副热心肠的模样,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总是喜欢教人做事,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别人提建议。他们忘却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做人第一要义,就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轻易说话,不轻易给人提建议。

于是,便有人讽刺他们说:我喜欢你的指点,但我不喜欢你的指指点点。

说起古代谋圣,少不了鬼谷子,张良和诸葛亮。那么,我们请大帅哥诸葛亮为我们身体力行的表演一番他的智慧,总结一个词就是:克制!

相信大多数人一提起诸葛亮,自然而然的会想到“空城计”、“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这些脍炙人口的事迹。对不起,这只是故事,而不是史实。

但是,“三顾茅庐”这件事是真的,无论是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还是《三国志》里都记载的清清楚楚,刘备确实亲自去拜访了诸葛亮,并且吃了闭门羹,足足三次方才见到诸葛卧龙。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来回跑冤枉路呢?是摆谱吗?

鬼谷道阿信认为,是也不是。说是的理由是,如果刘备动动手指头,诸葛亮就屁颠屁颠出山了,本身就太掉价。毕竟,诸葛亮是有信心的,自己无论是人脉关系,还是业务能力,根本就不愁卖,自然价高者得之。

相信有道友会问了,那万一刘备吃了闭门羹以后,不来了咋办呢?正好阿信再来说说“不是”的理由。照理说,摆谱摆一次就够了,摆多了就离谱了。为什么诸葛亮非要让刘备“三顾茅庐”呢?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要考验一下刘备到底是不是诚心诚意邀请自己的。

如果刘备不诚心,只是做做样子,那么到时候双方都尴尬,就像歌曲《龙卷风》里的唱的那样“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经过热恋的暴风骤雨过后,却又是“爱情走的太快,就像龙卷风”。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职场,就等于进入了围城,很容易陷入“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局面。

比如,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到底有没有带着关羽和张飞,史料其实没有记载。但是史料中记载了,诸葛亮出山后,关羽和张飞很不高兴。你看,诸葛亮如果没有智慧的加持很容易就陷入了公司高管之间的内部斗争中,然后就开始内耗。试问:一个“空降兵”怎么可能斗得过原始股东呢?

理论上是斗不过的,接下来的剧情很可能是,诸葛亮在刘备麾下没干几个月就被逼辞职了。但是,刘备却用实际行动主动站出来警告关羽和张飞:你们两少废话,我支持诸葛先生。

为什么刘备要这么做呢?是爱吗?是善良吗?当然不是。刘备是被诸葛亮的《隆中对》把魂给勾走了。在刘备眼中的诸葛亮并不值钱,毕竟有卧龙,必有凤雏。但是,诸葛亮的建议有价值,他可以帮助自己问鼎天下!

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到底求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希望诸葛亮帮自己出谋划策,指条明路罢了。

其实,诸葛亮的《隆重对》早就写好了,但就是不拿出来,一定要认准了刘备是个靠谱的人以后,才能拿出来。另一个谋圣张良又何尝不是,被黄石公试探了好多次,方才得到《太公兵法》。

跟对人赢一生,跟对人的前提是看对人!建言献策的本质是一种投资行为。如果对方不靠谱,无论你多努力都白搭!

诸葛亮的嘴是很严实的,如果刘备去了两趟不去了。那么,他制定的《隆中对》战略要么扔掉,要么献给别的求真经的人,但一定不给刘备。

何出此言呢?建言献策这件事向来讲究个你情我愿,然后才能你侬我侬。所以,诸葛亮是智者,刘备也是智者,大家都懂其中的玄妙。但是,如今的俗人不懂,他们求人时,一副大爷收账的模样,就像别人欠他的。如果仅仅如此也还行。但是,备不住有人心地善良,不会摆谱,没忍住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结果来人在将信将疑中说了句“就这”,便拂袖而去。其实仅仅如此也还行。怕就怕,有人动不动就要给人提建议,出点子,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自己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那就显得极不懂事了!

所谓孤证不立,鬼谷道阿信再来讲个例证。诸葛亮嘴上说自己是“布衣”,其实他是谦虚的,且不说琅琊诸葛氏的影响力。诸葛亮自己跟荆州刘表就是亲戚,算起来刘表是他姨父。不仅如此,诸葛亮跟荆州豪族黄家、蔡家也都有亲戚关系。

原本诸葛亮跟姨父的大儿子刘琦应该是没啥交集的。但是,刘备带着诸葛亮去了荆州,刘琦动不动就找诸葛亮喝酒。当然,这酒并不是白喝的,刘琦有心思。

原来,刘表不喜欢大儿子刘琦,打算让后妈生的小儿子接班。眼看着自己地位不保,一不小心可能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刘琦慌了,就打算请教诸葛亮。

谁曾想,刘琦刚说明来意,诸葛亮撒腿就跑。相信有人会笑话诸葛亮没爱心。其实不然,一个成熟的人永远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自己又不是要饭了,你求我是你的事,我帮不帮是我的事。

其实,这跟有没有爱心没关系。主要是,诸葛亮对刘琦并不熟悉,一旦插手人家的家务事,搞不好会把自己也给坑了。坑了自己不说,刘备还在荆州呢。

后来,刘琦实在没办法,就使了招“上屋抽梯”,说自己家里的楼上藏着古籍,故意钓诸葛亮的胃口。诸葛亮心痒了,便跟刘琦上了楼。结果,前脚刚上楼,后脚梯子就刘琦安排人撤走了。

刘琦创造了个密室,目的就是让诸葛亮放心,他们的谈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看刘琦真的求教心切,诸葛亮这才给刘琦出个主意:建议刘琮主动离开荆州这个是非之地,最好多带点兵马钱粮。刘琦依计行事,果然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结合“三顾茅庐”和“上屋抽梯”,我们很容易看出诸葛亮是个嘴巴很严的人,他的妙计虽然很灵验,但并不是谁想要就能要到的。并不是他小气,主要是看对方靠不靠谱,诚不诚心,有没有帮助的价值。

诸葛亮可不是慈善家,他帮刘备,后来他在蜀汉可以呼风唤雨。他帮刘琦,不久后赤壁之战中,刘琦的兵马就发挥了重要价值。

这忙,可不是白帮的!建言献策,本就是自他两利的行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反面典型了,贾诩。董卓残部原本已经落荒而逃了,结果贾诩干了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主动建议李榷、郭汜突袭长安城,直接改写了历史,坑害了无数人的性命,而他背上了千年骂名!

就这件事上看,贾诩注定比不上诸葛亮。

点题的时候到了。鬼谷道阿信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轻易给别人建议。无论你能力多强,跟别人关系多好,都不要轻易给别人建议。理由有三点:

第一、价值维度。轻易给别人提建议是极不明智,又十分掉价的自贱行为。毕竟人们不会重视轻而易举就得到的东西,更别说白送的了。

第二、信息维度。给别人提建议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前提要充分的了解他人的具体信息和真实情况。如果你连来龙去脉都没掌握,你的建议也是没有价值的,盲目的建议等于无知。

第三、信任维度。提建议不仅讲究供需关系,更考验信任程度。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把你的建议当真的,只有别人真正有需求,并且相信你能给出合理建议,主动提出请求才行,主体和客体不能搞混。

第四、成本维度。万物皆有成本,有人希望免费获取,有人喜欢免费给与。这种忽略成本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双输的局面。求建议的人想免费捞好处,本身是自私。给建议的人提供了免费建议却忽略了成本,本身是无知,这就导致建议本身没价值。尤其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帮助的价值。

最后,用鬼谷子的话作为结尾: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啥意思呢?

建言献策是个技术活,当双方的心思相同时,就可以坦然相告。当双方立场不同时,就应该闭嘴隐藏。尤其是你不了解对方的诚意时,切记闭上嘴,别轻易给人提建议!

本文由鬼谷道创始人鬼谷信原创,学习更多谋略智慧,可以私信我领取“鬼谷秘籍”。鬼谷信讲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弯路。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自律,要能够管住自己的嘴,不轻易给人提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