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自我表露:
定义:
指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把自我的真实情况或私密信息告诉别人的行为。
研究:
人们在交谈中,会在答题相同的程度上暴露自己的私密信息,即我跟你说多少我的私密信息,你也跟我说多少你的私密信息。
自我表露会带来吸引和信任感(Derlega et al,2008)
Pennebaker & Beall(1986)研究,写出自己问题在短期内会导致轻微不适,但表露创伤经历能促进身心健康。
表露经历能让人有更好的情绪状态、心理能力和幸福感 (Fratteroli,2006)
孤独:
孤独感反映了现实存在的焦虑和寻求生活意义的需要。
当一个人的社交圈子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
状态孤独:在某些情境下感到孤独
特质孤独:在任何情境下都容易感到孤独,孤独具有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
原因:
消极预期:
孤独者常常带着消极预期进入社交环境,预期这次交往和一起多次交往一样,不会有好结果。
孤独者的社交技巧较差:
独处:
自我恢复:
我们可以把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社交自我剥离,重建自我感觉
情绪更新:
经过短时间的相处,被试感到更愉快、更有精神。
独处时间适中的青少年,与独处时间很少或太多的青少年相比,适用的更好,抑郁情绪也较少。
考虑个人问题,做出重要决定。
为精神、智力和创造力发展提供机会。
独处偏好强的人并不完全逃避社交,也很喜欢与别人共处的时间。
自尊: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
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我概念:一个人心目中自己所有特征的总和
自尊是一个热对其自我概念的评价
低自尊者不需要经历真正的失败,只要想象自己的失败,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人们更愿意收到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反馈
高自尊者拥有一种减弱消极反馈的个人策略
通过关注自己的有点而不是所犯的错误,对失败做出反应,会提醒自己在别的方面做得不错。
整体自尊:我们对自己的完整评价
整体自尊是一个二阶段过程的结果
第一阶段:人们先确定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或者可决定其自我价值的领域,例如成绩、外貌等。这些领域称为自我价值组合。
第二阶段:人们根据自己在所选领域的表现对自己做出评价,形成整体自尊。
补充内容:
积极心理学面向多数人,将普通人作为其研究对象。倡导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赋予其积极的意义,并以此激发个体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主观层面: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
个体层面: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群体和社会层面:积极的组织系统的研究
幸福感是积极的心理状态,包含:正性情绪状态、积极的心理机能、社会安宁
自我心理学:
安娜反对过分强调本我,而强调要给予自我以应有的重视。
《自我与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禁欲、利他、转移、自我约束、反向、心理内投、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抵消、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