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2021-12-21 10:45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为进一步推动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活动,规范国内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和碳汇计量监测工作,确保碳汇造林项目所产出的中国核证减排量 (C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国内碳汇造林项目的自愿 减排交易,特编制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版本号 V01)。


本方法学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有关清洁发展机制 (CDM)下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的最新方法学为主体框架,在参考和借鉴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有关方法学工具、方式和程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优 良做法指南》、国际自愿减排市场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和有关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汇林业做法和经验,经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利益相关方反复研讨后 编制而成,以保证本方法学既遵循国际规则又符合我国林业实际,注重方法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本方法学同已有的类似方法学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本方法学更符合中国林业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的实际情况。本方法学参 考引用的规范性文件,除了遵循 CDM 有关项目方法学及其相关程序和规则的基 本要求外,主要参考了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碳汇造林 技术规定(试行)》、《碳汇造林检查验收办法(试行)》、《造林技术规程》等行业 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例如:对于土地合格性的要求,本方法学要求至少是 2005 年 2 月 16 日以来的无林地,以区别于 CDM 再造林项目方法学所要求的 1990 年 1 月 1 日以来的无林地。


2. 本方法学基于中国林业的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充分考虑中国林业工作 者实际操作和表达习惯,对 CDM 方法学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例如使用 习惯术语“碳汇量”取代“温室气体汇清除”、使用通用术语“项目减排量”取 代“项目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量”等。


3. 本方法学对 CDM 项目有关过程和步骤进行了优化和简化,使本方法学更 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本有效性,更有利于本方法学的推广应用。例如:优化和简化 了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综合工具的过程和步骤;优化了灌木碳储量变化的监测、取样和计算方法;简化了项目情景下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监测方法等。



4. 本方法学整合了国内众多研究成果,总结整理出了方法学中各类参数的 缺省值和可供参考的回归方程,使之更适用于中国的碳汇造林项目。例如:提供 了适用于我国的将不同树种(组)林木蓄积量换算为全株生物量的基本木材密度、 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之比、生物量含碳率等。同时还筛选 出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树种或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参考方程等。



在过去的20天,我们和大家系统地分享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回顾学习,如果大家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和我们联系并相互交流。联系方式:13926865912(微信同号)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大纲:


一、专业术语解释

二、项目边界的确定

三、土地合格性

四、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

五、项目期和计入期

六、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

七、碳层划分

八、基线碳汇量

九、项目碳汇量

十、泄漏、项目减排量

十一、基线碳汇量、项目活动、项目边界的监测

十二、事后项目分层

十三、 抽样设计

十四、样地设置

十五、监测频率

十六、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

十七、灌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

十八、项目边界内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库、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十九、 精度控制与矫正

二十、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碳排放管理员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碳排放系列汇总

碳资产系列汇总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林业碳汇

碳排放

绿色金融

CCER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