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文章?照样得分!小说散文?选择题密码!【语文大合集06】

选择题
总述:不先看原文,直接看选项,翻译选项和题干,根据选项关键词回原文用原文证明选项错误,证明不了它错它就是对的
一、信息类
①就是原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几乎原文原封不动)
②对原文换一种说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重点在于主谓宾(对象)]
解题方式:直接根据关键词回原文比对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重点在于对象和对象关系)
解题方式:1.不看原文,直接看选项是否存在政治错误和事实错误
2.若“1.”无法判断正误,则定位原文,用原文证明选项错误
(作比较、表述绝对、有因果关系易错)
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重点在于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次要在论证语言和论点)
论证结构: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论证方法:举例、引用、对比、比喻、归谬法
论证语言:严密、生动、有力、犀利
③对选项/题干换一种说法
5.根据原文内容(推测)(主体不是原文,重点在于翻译选项)
6.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是(重点在于翻译题干和选项)
概括原文观点:1.看文章出处,出处一般指明内容
2.分析文章结构,总分可根据总段概括
3.分析自然段通过开头、结尾、高频词、过渡句、设问句、总结句、概括
有的选项只能支撑部分观点,有的选项全面,选择相对全面选项
注:关键词是选项和原文不易发生改变的词
注2:对象是主宾,关系是对象之间的关系(题型1234)
注3:无中生有、绝对化表述不一定错
二、小说散文、诗歌
选择题:不用先看原文,直接看选项,根据选项回原文,用原文+政治+事实证明选项错误(小说、散文选择题答题技巧无区别)
诗歌:直接看选择题理解原文
诗歌选择题:先看选项,用原文证明选项错误,用到注释、原文再看,读不懂古诗无影响[选项顺序一般按照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考察内容(理解)+艺术特色(赏析)]
规律:1.选择题一般依照原文顺序
2.一般考察内容+形式(艺术特色)
3.模糊小说、散文、诗歌的界限
三、文言文
文言文:文言文不用看原文,直接看第三题——文意理解,做完之后编故事理解原文(概括大题也有助于理解原文)
文意理解:1.不先看原文
2.找选项关键词
3.用原文证明选项错误
关键词:名词、年月、数字、文邹邹表达(文言文和白话文共有的词,不能被翻译的词)
错误类型: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翻译错误、因果倒置等(选项与原文不同)
文意理解题型预测:考察信息类相关题型(考察论证或题型5、6)
断句题:直接看选项找不同,判断“是否离婚”和“孩子归谁”
是否离婚:话说没说完
孩子归谁:分别判断和哪个成分更恰当
文言常识:攻城、伐兵、伐交、伐谋
攻城:都选C(迫不得已,统计学结论)
伐兵:刷题、刷书积累
伐交:总结技巧,不太需要积累,并列容易出错(一假则假),代入找句子内部和原文的矛盾(代入选项内部,如衅鼓,指……在……,衅、鼓代入;或代入外部,回原文)
伐谋:总结规律
注:文言常识/课内代入即可,不通顺就是错的
四、语言文字运用
选择题:词语+病句+补写 修辞+标点+代词
选择题解题方式:先看选项找不同,用原文或语法知识判断
先找不同 相同不看,相同若错 四项全错
比较不同 若只两处,异于原文 就是对的
多处不同 别看原文,内部筛选 再看原文
补写题、成语题、病句题:不用看原文,直接看选项,比较选项不同(前后顺序不同、关键词不同)排除一个选项,再根据另一处不同排除另一个选项
注:和原文相同不一定错
修辞解题方式:不看原文直接看选项,分析选项不同
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象征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
注:象征中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是人赋予的
借代以具体代抽象,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比拟:把物当做人写,赋予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情感(拟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拟物)
注:比拟不是比喻+拟人
比喻:本体和喻体用“像” “好像” “仿佛” “如同” “……似的”等喻词连接为明喻,用“是” “就是” “变成” “成为” “等于” 等词语或破折号连接为暗喻
借代:借A代B(AB必须相关)(借部分代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借专名代泛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结果代原因、借特征代本体、借具体代抽象)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代替本体
注:借喻可加上“像”变成明喻,借代二者必须有关
更多优质笔记详见主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