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意名家李光寒—诗为心声、画为心语

2021-12-15 11:35 作者:臻藏天下艺术网  | 我要投稿


范扬老师为艺术网题匾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今天聊一位著名写意画家李光寒院长。


   李光寒,字之洲,号鹰不落山居士,别署肃慎斋主、槑语轩主人,满族人。现首博书画院(首都博物馆画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文旅部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传承人委员会艺术总监、徐悲鸿艺术写生基地组委会副主席、《艺术》杂志社副总编、《中国画家报》总编、河北省政协委员。


首博美术馆

    李光寒院长受家风熏染,幼承庭训,结缘丹青砚瓦。年在孩乳,有幸得师著名美术家秦仲文先生艺术启蒙;髫龄时,随外祖父书画家刘作桐先生及赵霖先生学习画印诗书,摹笔于八大、青藤、唐寅、黄坚,并得刘继卣先生指教;弱冠年,痴迷于任颐、吴昌硕及江寒汀、唐云、张大壮、陆抑非【海上四大花旦】,求访各派名家。先后师从阿老、姚志华,并得益于花鸟画大家孙其峰、张世简,邓远坡,诸先生指教。感悟渐进,诗书画技业皆精。


   作品构图时,李光寒院长力求宾主显明,疏密错落,前后贯穿,变化掩映,还要注意全局的严整、疏朗、新颖、活气,要极力避免充塞、繁琐、板实、重叠、对称、均匀、松散、空薄等。


   观李光寒院长作品,他会把几种表现手段放在一起,集勾勒、勾填、勾染、白描、没骨、晕染、点垛、泼墨于一炉,可尽精微,可致广大,则表现出工丽、活泼、清新、自然的不同风貌。


   以勾填,勾勒、重彩显现细部,以泼墨布成体势,既有整体气势,又有重点精神,色彩与墨华互相辉映,色彩的浓丽,水墨的氤氲,泼墨的大气磅礴,工笔的缜密绚丽,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受。开创既富艳工丽、又活泼奔放、笔墨酣畅的新风格。

李光寒老师拍卖纪录

   李光寒院长作品基于中国画传统风格,融西方绘画之长。笔迹轻利,赋彩鲜明。枯、焦、渴笔皴染相交,奋迅奔驰,劲爽豪纵;色彩酣畅热烈、鲜艳明朗;其形象刻划取虚实之界,笔简意足,与院体迥异,自有天性野逸之姿。从而形成现代、怀古、匀净、柔和之写意绘画新格局。


浅谈中国写意画画品

李光寒

  古人云: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与正。就是说,观察定与物象之造型,读书定与画品之高低。因此,画者,文之极也.

  写意是一种意念,一种思维,一种感受,一种精神。一幅写意画佳品,应该建立在画者静心思索的基础上,从而探寻笔墨之心灵归属。


与著名艺术家邓远坡先生交流

  大自然是上天赐予画者创造的绘画本,其一花一木、一草一石,彷佛都与画者有着某种缘分。如何去观察,去理解。去发现美,去表现美,是画者创作的心源。人的修养不同,在生活中感悟美的程度也就不同。这就要求画者怀着一颗向往自然、崇尚自然、探索自然的虔诚之心崇敬的深入观察。正所谓“外师造化”。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再通过画者的“中得心源”,经过审美取舍,表现在画面上。


与著名艺术家王仲先生交流


  中国国画艺术来去自由与传统,来去自由与生活,来去自由与情感世界。或许,只有画者自己懂得了写意人生之真谛,才能传递给观者一种心灵的震撼。


  何为写意人生真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借用孔子语,或许能道尽人心时态。喧嚣繁华的现代世界,身为画者必须能够心宁气静,勿躁勿傲,时刻沉浸在画事中。有了上述“造化”和“心源”,才有可能使自己笔下的写意画品构成一种散淡之意。散淡者,乃心灵逸性之象,其呈自由状态,非心浮意躁者之所为。笔墨状态,离不开笔墨修为。笔墨修为,源与笔墨之行、笔墨之思、笔墨之趣。


 

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写意画是画心境、画情趣、画思想。因此,要求画者除了必须具有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力,使客观主观化之外,还要求画者对笔墨有强烈的表现力,通过相应的艺术形式,使主观客观化。“诗为心声、画为心语”,中国写意画,要有诗意和诗境。写意画追求画外的意境创造,以诗入画,正是其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取得了其他艺术画种难以企及的独特艺术效果。

作品被国外友人收藏

  王冕画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借梅之高洁,誉自身之品格修养。齐璜题“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并未画蛙,只点缀了几只蝌蚪,但有十里蛙鸣耳边之感觉。这些作品如果没有了诗化的意境,画境之高格便不复存在了。

  对与一个中国写意绘画者而言,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并提升自己的画品,画者的人格修养、情操品位是内因的主导。意境的创作,实际上是作品人品高低的详实写照.














注:文章和图片有些来源于网络,不存在侵权行为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处理!



写意名家李光寒—诗为心声、画为心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