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常识下午茶】
1.(单选) 二十四节气歌中的“夏满芒夏相连”中第二个“夏”是指( )节气。
A.立夏
B.小满
C.芒种
D.夏至
【答案】D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夏满芒夏暑相连”对应的节气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与大暑。第二个夏是夏至,是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 (单选)( )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
A.政企分开
B.机构编制
C.直线职能制
D.多元化统属制
【答案】B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政企分开是指政府的职能与企业的职能分开。政企分开表明正确划分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和经济组织的各自的权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政企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A项排除。
C项:直线职能制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C项排除。
D项:多元统属制,是指凡属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不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而是按照各个行政领导机关的不同职责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限,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制约的领导体制。D项排除。
3. (单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而在民商事、行政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称作“被告”。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案件性质不同,当事人的称谓也就不同,不可混淆
B.被告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
C.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有“被告人”的称谓
D.被告人在民事诉讼中与原告人的诉讼地位平等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法律-其他法律-刑事诉讼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由此可知,被告不仅包括自然人还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B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C项:根据2018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二款,“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根据2017年《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根据2017年《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由此可知,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但在民事、行政案件诉讼中的被指控的当事人称作“被告”,提出指控的一方则称为“原告”,也就是说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才有“被告人”的称谓。案件性质不同,当事人的称谓也就不同,不可混淆。AC项排除。
D项:根据2017年《民事诉讼法》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故在民事诉讼中,民事主体诉讼地位平等。D项排除。
4. (单选)某市人民政府向省委及省政府行文,反映2020年该市法治政府的建设情况,应选用( )文种。
A.意见
B.请示
C.议案
D.报告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公文-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文种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题干中,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应选用报告。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A项排除。
B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B项排除。
C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C项排除。
5.(单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收取信息处理费的具体主管部门会同( )、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制定。
A.国务院总理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办公厅
D.发改委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法律-行政法-其他(行政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知识。
第二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但是,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行政机关可以收取信息处理费。行政机关收取信息处理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制定。
因此,选择B选项。
6. (单选)《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过罚款的数额。
A.百分之一
B.百分之二
C.百分之三
D.百分之五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法律-行政法-行政处罚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
因此,选择C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