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学篇| 背会考分就会涨!细数那些年常考的教资笔试简答题

2021-09-03 16:43 作者:对啊网  | 我要投稿




知识点回顾

学生指导


15.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正确答案: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一般来说,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相关观点。


16.简述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师的训练,小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随着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7.简述成就动机理论。

正确答案: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避免失败)目标的活动倾向。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就动机理论。


18.简述在德育过程中,实施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

基本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方法。


19.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正确答案: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 有效运用记忆术; 

(7)适当过度学习; 

(8)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20.简述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正确答案: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1)复习时机要得当;

(2) 复习方法要合理; 

(3)复习次数要适宜; 

(4) 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 注意用脑卫生。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21.简述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 

(1) 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 小学生意义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22.简述知觉的特性。

正确答案:

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楚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

(2)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部分或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关系。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


23.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律。

正确答案:

桑代克的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和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

(3)效果律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学习律。


24.简述贯彻实施知行统一原则的要求。

正确答案: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德育的原则。


25.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正确答案: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26.简述德育原则中导向性原则的要求。

正确答案: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要同共产主义目标相联系。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德育的原则。


27.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一般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之中。

(2)理解问题,即明确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因此,理解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它是问题解决的最后步骤。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2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从外部迁移到内部,还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有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

(1)主动性学习是学习

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面对新的知识,需要自己激活先前的经验,去对新知识进行建构,从而获得知识。这一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进行的。

(2) 社会性每个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标准的理解。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使这种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3)情境性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它只有通过具体情境下的实际应用才能真正被解释和理解。

对啊网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扫码回复

【资料分享】

免费领取资料真题


小学篇| 背会考分就会涨!细数那些年常考的教资笔试简答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