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
高一有军训,注册报到较早。
早上,自己到学校交了学费。
一共有三个“实验班”,按顺序最后的三个班。我在名单中找到自己在一(13)班,寝室105。名单中发现同班有初三的同班同学。在领军服的时候,碰到初三住在我们后面寝室的王X,得知他和我是同班还同寝室。
领完军服,去室内体育馆领基本生活用品。学校把我们的枕头、床单、脸盆等统一编了号,自己领一套就行了,我领的枕头不知里面塞了何物,很有质感,差不多和学校的床一样硬。
我们安排在靠近餐厅的学生宿舍楼,说是进去后将来三年都要在这幢楼里住。我在上铺,靠着窗口,按以前的习惯,箱子还是被我放在床头。
学校正在建设革新中,读“实验班” 还是有照顾,把我们的桌椅换成单人单座的。这单人单座桌椅换了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初中那种两个人坐的长椅子,每次学校要用上椅子坐在操场上开会或什么别的时是最头疼的,因为等到台上的人一大点再一小点慢慢讲完的时候,基本会到吃饭的时间,所以同桌两个人都不愿在散会的时候把椅子拿回教室去,而是直接跑去食堂。所以我和同桌在下教室的时候要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自认倒霉,在散会后把椅子先拿回教室再下楼来吃饭。现在不用愁这个问题了,一人一把椅子。
晚上,我们要班级集中,大家作下介绍,也顺便了解明天军训的具体事项。
年轻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外表柔刚、也帅气,头路分着“右四六”,后脑勺顶部的头发蓬松地向后翘起,遮住头旋,头发有高耸很轻之感。我当时就喜欢他这种能向后翘起的头发,室友沈G也是这种发型。
接着自我介绍,他在别的学校带过高三,有一定的成绩,今年也刚调到这里,所以学校里的一切对办主任和我们都是新鲜的。他说自己抓阄抓到一(13)班,虽然学校编班是随机的但我们班的中考成绩“均值”是三个班最高的,并说教“实验班”的老师都是年轻的老师,所以他对我们这班充满希望。
军训时,住对面106寝室的戴W,不喜欢住校常常骑车回家。一晚,我去校外买东西碰到他,同路就边走边聊,说到毕业考的时候,他有点幸福地说自己每次大考的考试运都很好,小学考初中时,分数刚刚好,现在又刚刚好进“实验班”。聊到一家小店门口,我进去买东西,他骑车回家。
一星期的军训结束,回家休息一星期后就正式开学。
班主任在第一天,就给我们分座位,这次我开始坐第二桌。经过了军训,周围的同学再熟悉就更快了。
班级同学毕业于很多所不同的学校。本镇的同学,当我们说到毕业的体育考试时,他们是最爽的,只要在快班的学生,每一个人的体育分,都是满分。也是东塍中学毕业的屈L就经常抱怨是自己考砸才进这里的“实验班”。
开学不久,星期六的早上我们“实验班”要补课。几位在“台中”读的初三同学来我们学校玩,“美男”也来了。寒暄中,知道“台中”也有“实验班”。不过初三我们班毕业的同学,没有人进去。他们说,“东塍中学”毕业进“实验班”的好像只有密G。他们提及密G,让我想起初一他就坐在我后面,后脑勺很突,很大,现在这么厉害了。
学校真的像外面所说得管理很严格,传说这一切都是由一位大家管他叫“老杨”老师的功劳,跟我有切身相关的规定:男学生得剃平头(女学生不准留长发);晚上夜自修要绝对安静,不准出声;学校是半封闭管理,中午、下午放学都有时间规定,到点才让住校生去校门口买东西(这时,学校里面没有超市),晚上放学不能出校门;还有很多规定。这一切最后都由“绿卡”来体现,当我们触犯某项规定就会得到相应数额的“绿卡”,积分到一定数,白榜公布,量多者回家。
学校会经常来教室突击检查我们的仪表,对于头发有个变通的方法就是不要盖到眼睛。所以我就不用担心要去剃平头,就去剪不长不短的碎发。不过管理讲话就具体落实到班级,严!
在学校里发现,有很多的学生都来自“东塍中学”,连老师也有调了进来。我们的数学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在第一节课就对我们说:
“你们中考时苦,也休息了几个月了。高中不是来玩的,别把高中生活想得像电视剧里那样丰富多彩,多彩多姿,没那么多浪漫,你们以后就是多做题目,三年后去高考。”
大家对高中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从电视剧上间接获得的,记得放假时电视里在放《十七岁不哭》,晚上我们在寝室里还拿它当过话题。
刚刚开学寝室里我们聊得很晚,老师都是在熄灯后巡楼一次后就不会再来,我们深知这个规律,等到老师走后再开讲,再加上可能由于我们寝室的地理位置原因,基本上没被抓过。刚开学学习压力也没那么重,常常聊得很迟,寝室里卧藏着的“活宝”,晚上什么都聊,但不管开头聊什么,最后大多会于同一种话题结束。
上课的老师确实都很年轻。
物理老师是最年轻的,他分着“左四六”,长发时有着明显的头路,在洗完头后来上课,他的头发会有点飘逸、轻轻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不会坚持很久。
化学老师还挺着大肚子给我们上课,她留着碎发,“左四六”分,头发软软地亮亮地瘪着,很有丝质的感觉,因为她的发质软,还可以看到她的后脑尤其是上半部很向后突。当她用力回头向后走的时候头发还会跟着在空中飘。她的皮肤很有亮光,很净白,颇有年轻女性的丰韵。
我们慢慢适应了从长假转到正式上课的过渡。
记得是星期五的英语课,我和同桌被老师叫到去黑板模拟课文对话。当我们在上面对话的时候,后面有同学叫我“帅哥”。我们寝室有一半的人都是坐后面,下课去厕所经过后面的时候,他们开始叫我“小帅哥”,我是头一次被这么多人这样称呼。有同学就开始用这个称呼来叫我。
星期二的最后两节课是电脑上机,高中放学那吃饭的猛奔场面和奥运田径决赛差不多。等我们从机房出来,就算是再用光速来追赶也是无法克敌,这时很多人午餐只好去泡方便面。这时我们寝室有每天轮流去买开水的习惯,很长一段时间,星期二中午,我们寝室都会洋溢着浓烈的方便面气味。
我们寝室的会搞笑的人很多,大家也很好,一些大家必用的日常生活小用品都是集体出资来买。镜子被打破了,也马上又集体出钱买回来。别的寝室的人也会经常到我们寝室来串门,照照镜子,梳梳头发,一起聊天搞笑,寝室人气很旺。
高中像我们这种住校生,学习日想到外面去是很困难的,学校规定可以外出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我们整天教室-餐厅-寝室的过着。我对这种三点式的学习生活方式很讨厌,所以一到礼拜天就骑车马上回家。幸好我们寝室还是一个很好的消遣的去处,我们下午吃晚饭,也会来寝室玩。
我们的室长郑Y,身材很正,走路笔挺。他跟我们说,他爸要他“走路一定要挺,那看起来才有精神,不要老感觉驼着背。”所以他走路像军人一样,老是笔挺的。
生活也很有规律,差不多坚持每天晚上都要在床上做运动,这习惯他说从初中就养成,把肌肉练得很有型,胸前和手臂的“chicken”该凸的凸,该凹的凹。他通常先是趴者做俯卧撑,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然后,转过身来再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为主练运动。大家看到他做,也会跟着在自己床上做起来。
对于体育运动我一直没什么兴趣,俯卧撑在初中的时候我就不能做几个,也没什么胸肌,看大家的肌肉都是俯卧撑练起来的,我也有这种冲动试着在床上做,不过还是没几个就起不来。
在一次礼拜放假回来后,情况改变,使我们集体都做起俯卧撑。
有几个室友说自己在家里看了《实话实说》节目,这次节目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生,说他们的当时考大学的时候,体能方面有项是要在10秒内做6个俯卧撑。由于这句话,我们都有要在10秒内做6个俯卧撑的冲动,当场大家都摆开姿势,不过能顺利并且利落地完成此举,我们8个人还真的不多。
这次,激发我们的斗志。我向郑Y请教,怎样才能一下子做几十个。他说:
“要经常做才行,开始一下子做不了那么多就不要硬做,以后每天递增,慢慢增加。比如第二天比前一天多一个地上去,这样身体不会很累也会适应。要是每天能一个一个地增加会不得了的,反正贵在坚持啊!”
在他的这种方针指引下,我们寝室以前不太会去做俯卧撑的室友,都差不多坚持每晚都做。我差不多也坚持每天增加一个或几个的做,10秒内做6个的目标已轻松地突破了,从原来一次只能是个位数的到最多增加至四十几个,再上去就很吃力了,所以我就在那档数徘徊。
学校里没有超市,又规定我们住校生夜间不能外出,所以晚正餐后就没地方再买东西吃了,而学校餐厅的菜的质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晚上有4节夜自修,上完课后已经很晚了,我们还在做运动,我的肚子到睡觉时就已经在呐喊抗议了,再加上在初三时,晚上回寝室在校门口经常买东西吃,已经养成一种睡前要填充肚子的习惯,不吃就饿得慌、睡不着。做学生的不能读书没读好,还得了个胃病,所以我经常会在寝室里准备一些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我妈在我中考的时候,和住在后面寝室的郑 J妈妈有聊天。我妈回忆说,当她夸郑J不仅读书好,还很白的时候,郑J的妈妈答道:“郑J经常泡奶粉喝,所以皮肤很白,读书太晚了,要是肚子饿的话,泡泡奶粉喝很方便。”
后来我妈觉得我晚上要买别的什么吃嫌麻烦的话,让我也去买奶粉,在学校要开水也方便,顺便还可以让皮肤白点。
军训完的皮肤看起来还真的黝黑。至于开水我们寝室,当时是轮流买,每天都有。室友王X初三是和郑J是同寝室,买奶粉的事情和他一提,就志趣相同,所以我就和他一起去买奶粉,晚上一起泡着喝。
我们去超市买奶粉,奶粉的种类还真的多,我们选了不同的品牌。我在选不来的情况下,想到电视上继“脑白金”广告后大量推出的“黄金搭档”广告,整天宣称什么人群缺什么。受广告的影响,当时我就选了“伊利加锌奶粉”。反正都是买,心理感觉加点东西总比什么都不加要更能说服自己。还有“体育加试”后我还不时地去会去买钙片吃,想到吃了不少钙片了,再弄点锌也未尝不可。
化学老师给我们上了几个星期的课就请产假回家,来接替的老师是在教14、15两班的化学老师,也是管我们教学的副校长。三个“实验班”的化学就都由他一个人教。
他身材魁梧,理着平头。他的鼻子很有特点,我认为可以称其为另一种鹰鼻,由于他的鼻尖很向前,两边是鼻翼就被带下来,盖住整个鼻孔,正面看倒看不鼻子有什么明显的突,侧面看像很多人在鼻翼两侧下端同时向上用力带动上唇上拉的样子。
在初三时,我对刘德华的鹰勾鼻就特别羡慕。开学后,学校说是为了登记寝室名单用,安排我们住校生都去拍照片,照片出来把该上交的交了后,还剩几张,我周围的同学就互相换着别人的照片看。
后桌王J把我的照片连底片一起拿了过去,她拿着底片对着光看后,笑底片上的我两个鼻孔圆圆太明显了,看了就想发笑。我当场把底片拿回来,自己看后两个鼻孔圆圆确实明显,连我自己看了都想笑。
我以前还真的没去注意自己鼻子,只有在初一时金W说过我的鼻子塌,不过在初三毕业证书和准考证用的大头照,大家都照得不好看,而我的那张照得还不错。被王J这样一说,我把还没扔放在桌屉里的准考证拿出来,注意下鼻子,鼻孔是有点明显。
侧面看化学老师的鼻子这么突,鼻翼能盖住鼻孔,我当时真羡慕有这样的鼻子。在初三金C说自己的鼻翼下突是由于戴得眼镜太重造成的,我是不戴眼镜,没有他用眼镜来压鼻翼的客观条件。那是不是只要在鼻尖处经常用点向下拉的力,可能会收到类似的效果,所以没事就用左手拉鼻尖,有时会用很大的力。
在后来有段时间,鼻翼还真的有效果。虽然外观上不是很明显,但有个变化让我相信鼻翼确实有变化过。
初中的时候,我在和表弟一次去河里玩水。他会游泳,在去潜水之前,有个动作让我印象很深。他把闭起的嘴唇向上抿,然后再用鼻子一吸气,嘴唇就能和鼻翼粘在一起,正好把鼻孔全部盖住,我当时笑他这样做看起来像猪嘴巴似的,难看死了。
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也想学他这样做,可是不管鼻子吸气怎么吸都没用,两处就是碰不到一起。虽然他这样做样子不太雅观,但实用性非常强,潜水时水不会跑进鼻子里。
让我相信鼻翼有变化的就是,我一次无意中翘起嘴唇,鼻子一吸气,奇迹竟然发生了。以前不能碰到一起的两处,现在很轻松地就能碰到一起,可以说是不用吹灰之力。不过这种无聊的动作在镜子里看来真的很恐怖,像个猪头,我不太敢做。还有就是人中的正下方的上唇,出现小块突起。我在别人上唇看到过这种小突起,但我自己以前是没有这突起的,看来鼻尖真的有被我拉下来。
拉鼻尖完全是王J的笑引起的,最后还看到效果。由于是前后桌,没事的时候就会一起闲聊。她告诉我,她们女生给班级里的男生根据帅气排名,说我被她们排在第一。还说她们认为我有点像物理老师,两个人连头路都分得相同。
坐在前后桌还能知道她的一些过人之处。她有一项我怎么学都学不来的绝技,那就是坐着睡觉。当她上课想睡觉的时候,摆好不被老师抓的姿势就可以睡着。不了解情况的人,当看不到她眼睛的时候,都会以为她在认真看书,一动不动。就是看到她眼睛,还会认为她在默记东西。永远不会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