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朋友,天干物燥,你的尺八还好吗?(上) ——一篇气候差异与乐器状态的文字

2021-11-07 11:11 作者:北吹竹尺八工坊  | 我要投稿

      南北方季候的差异,不仅会对乐器造成损坏,甚至对乐器的音色和灵敏度,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件事情对于南方的朋友们来讲,是很难真正理解到的(有趣的是,北方人大多容易真正的理解南方气候)。

      坊主在经营全国名家古琴的十来年中,已经习以为常,南北方两地气候差异,对于古琴的质量和音色有很大的影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斫琴师,称不得“全国名家”,再出名也顶多算个“地方山大王”罢了。

      那么作为一个尺八工坊的公众号,为什么要扯到古琴的南北方差异来呢?其实就是借此类比一下,毕竟相较于尺八,古琴简直是一个大众乐器。

古琴也是实木乐器


      我们都知道,制琴材料的处理,现在最好的方式是自然阴干,这个自然阴干过程,需要一些年头。原因是面板被采购回来后,要让它适应当地的气候,与自然界的干湿度达到一定的平衡,其状态才能趋于稳定。这个稳定性会让做成琴以后的面板振动发越,声音松透。如果操之过急,尚未稳定便急于做琴,做成之后琴极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等不良状态,笔者对于这种不合格的琴倒也是见怪不怪,毕竟急于求成的人太多。于是做琴的人(或工厂)又发明了用大型烘干设备处理古琴面板之类的方法,这种事儿在笔者来看,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仅毫无益处,且有掩人耳目之嫌。图一时之快钱,将乐器审美的真相隐去,把一些假语村言……balabalabala的,这里又是我扯远了。

北吹竹作品


      说回尺八,上段已经借古琴材料,简单说了下关于原声乐器对材料的基本追求:“自然干燥”和“自然平衡”。除去材料品种带来的质地优劣,材料在南、北方展现的差异性是非常有趣的。就着这个话题,笔者粗聊两点,一个是开裂,一个是音色性能

关于开裂

      作为一个北方人、北方的工坊来讲,不论哪种乐器,只要是竹、木材质,风季开裂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里的“风季”,指的可不是南方的“热带风球”过境的季候,而是从入秋十一国庆之后,直到来年开春清明节后,这一大段的时间。

      南方的秋、冬、春季没有暖气,而且湿度很高,朋友们发来湿度计的图片,基本都令人惊诧的显示在80%以上。

      北方最近两年都是十一月一日左右就来暖气了。在暖气来之前,秋风一起,湿度大概就掉到了20—30%左右,暖气一来,或者空调暖风一开,室内湿度就暴跌到8%左右,室外在16%左右。我们的竹材要适应如此的环境,显然是困难的。

      首先,做尺八的竹材,在北方根本无法生长,而即便在南方采摘、烘烤、自然晾晒阴干几年甚至十几年,来了该怎么裂还怎么裂。尤其是过年前后,噼噼啪啪好不热闹,在这个禁止烟花爆竹的时代,也真感觉到一些喜庆的气氛。

干燥导致的开裂

      这时候会有读者说到:等等,你不是说要“自然干燥”和“自然平衡”么!?

      那真是:秋风起,天干物燥。闻竹,喜上眉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朋友,天干物燥,你的尺八还好吗?(上) ——一篇气候差异与乐器状态的文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