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药香囊治未病、防疫情,什么原理?中国自古就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

2023-06-19 10:57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药香囊治未病、防疫情,什么原理?中国自古就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中医类院校和医疗单位纷纷根据各地居民体质特点,制定防疫香囊配方,赶制香囊袋。广州医疗队还把香囊带进了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患者们对此纷纷点赞。 中药香囊还能防疫?这么神奇?什么原理?   中药香囊里藏着这些药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 防疫香囊内的中药主要以芳香化湿类为主,起到驱邪和扶正的功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传统医学团队进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经过临床观察后,制定苍术、羌活、柴胡、大黄、细辛、吴茱萸、佩兰、艾叶、薄荷等中药配伍,组成防疫香囊,以起到芳香辟秽、健脾和胃、理气解郁、通窍醒神、驱毒杀虫的功效。 国医大师周仲瑛公开的防疫香囊方中,包含藿香、苍术、白芷、草果、菖蒲、艾叶、冰片等7味中药,重在芳香辟秽、化浊解毒。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有多年防感香囊的使用经验,也拟定了由苍术、羌活、金银花、白芷、草果、冰片等14味中药组成的香囊。 中药香囊可杀毒抑菌  现代研究认为,香囊里的中草药散发出的芳香气味,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微环境,可净化空气、杀毒抑菌。现代研究表明,艾叶、苍术等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对空气中的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一项研究显示,中药香囊能减少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的数量。苍术除了空气消毒抗菌外,还具有抗炎、促进胃肠动力、胃排空等作用;佩兰挥发油所含的伞花烃、醋酸橙花醇脂、5-甲基麝香草醚B等,可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白芷和防风配伍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可有效杀灭呼吸道合胞病毒;广藿香中的广藿香油具有广谱抗病毒效果,能杀灭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和A型流感病毒;荆芥挥发油能抗A性流感病毒。  中药香囊的防疫机理 香囊中的中药一般都具有芳香气味,利用其“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通过口鼻吸入和皮肤、经络穴位吸收,疏通脏腑经络体系,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从而发挥避秽浊、防御疾病的功效。 科学家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通过口鼻自然吸入香囊的挥发成分,人体的呼吸道黏膜能分泌出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这些免疫活性物质已被发现在机体免疫中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抗菌、抗病毒。SIgA是人类黏膜免疫中的主要抗体,可以抑制致病菌在呼吸道黏膜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感冒和呼吸道相关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几率。部分实验还发现,雾化吸入含SIgA的制剂对在小儿肺炎的疗效优于抗生素的雾化治疗。 佩戴香囊治疗疾病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比如佩戴香囊可用来防治感冒、咳嗽、胸闷、心痛、眩晕、失眠、鼻塞、驱蚊等等。有些中医院也会应用香囊给药预防荨麻疹或治疗带状疱疹。中药香囊治疗失眠症时会选用冰片、肉桂、朱砂等;治疗厌食症时,会选用高良姜、陈皮、荜拨、苍术、薄荷等进行配伍;预防腹泻时会选用肉桂、艾叶、苍术、白豆蔻、小茴香等;治疗慢性鼻炎会选用辛夷、薄荷、苍耳子;驱蚊可选用丁香、薄荷、薰衣草、陈皮、七里香或艾叶等,还有医师会配制香囊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慢性中耳炎、目赤肿痛等病症;平日预增强免疫力时,也可选取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细辛、白蔻仁等一些药材配伍为囊使用。 2003年国内爆发的非典,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流行性疾病的威胁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中国古代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多样的治疗方式为后人提供了极丰富的经验与财富。中药香囊,作为一种古老的剂型至今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正是因为它具有方便、有效、价廉的优势,此外,其抑菌、抗病毒、抗过敏、改善血循环、调节免疫力等作用也得到了科学的验证。且中医“未病先防”的观念深入人心,也让人们更增强了主动防御疾病的勇气和力量。 中药香囊可防治感冒 中药香囊防治感冒主要通过扶正和祛邪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目前研究表明:中药香囊能够增强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免疫功能。另外,香囊中的芳香性中药会刺激大脑分泌、释放具有镇静作用的激素,使人舒缓压力,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增强人体正气。 常用于防治感冒的中药香囊里的中药主要为白芷、薄荷、苏叶、藿香、荆芥等芳香类药材。 中药香囊的使用方法  推荐将中药香囊放置在衣服内衬、办公室、床头、枕边或衣橱,不定时嗅吸,2周或气味消失后更换中药内容物,连续使用2个周以上。 温馨提示: 1成人、儿童均可使用,特别是对体虚型易患感冒者效果更佳。          2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慎用。   3使用过程若有红疹、瘙痒等现象,暂停使用。

中药香囊治未病、防疫情,什么原理?中国自古就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