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思 2023.03.25

经常在差评里看到玩游戏就是为了爽,整得这么复杂爽不起来所以给个差评,看多了我不由得思考起这种逻辑的合理性。
首先是观点本身,玩游戏就是为了爽吗?肯定的,玩游戏就是为了爽,然而这就像饭吃饱了你爽,屎拉通了你爽,觉睡醒了你爽,当手艺人你爽,占小便宜你也爽,甚至直接使用精神类药物你更爽,但是这些爽法之间也有差异我相信是个人都能意识到,问题在于你选择这种爽法的目的与后果,都在说奶头乐怎样不好我就觉得奶头乐挺好的呀,一天天那么累,我奶头乐怎么了?我丧失奋斗意志怎么了?我玩游戏就是想不带脑子爽怎么了?毫无问题可言。
即有问题又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你觉得那些人有问题,而你没意识到你觉得有问题本身也有问题,追求爽没有问题,追求何种类型的爽才是问题,但追求何种类型的爽其实也没有问题,或许觉得应该追求何种类型的爽才是问题。
其次是这种观点是否值一个差评,爽不起来就给差评?否定的,爽不起来是自己的事,和游戏无关,守序邪恶会告诉你不爽不要玩,去魂系列的评论区一看这种类型的评论就少得多,为啥呢?因为会不爽的真的没有玩,甚至没有买,买都买了受了气还不允许给个差评?权利是有的,但不一定会有什么影响。

不止游戏,任何领域预期管理都是很重要的,你东西是好东西,用户也是好用户,只是预期不是好预期,正面典型可以看看某网购APP和某廉价奶茶,用户对你的预期和你提供的一致就不会有这种爽不起来的差评,我就花了几块钱心想买几个卤蛋总不可能翻车吧结果真翻车了我能怪别人吗?我还不是怪自己不够细心判断失误,你曝光别人环境卫生堪忧我会停止购买吗?花的那点钱别家店半杯都买不到我不买它你给我做?反面典型那可太多了。
即使没有刻意营造,当你沾上某些标签的时候就要做好承受这些标签带来的副作用,一个标签再好副作用也无法分割,所以要不别沾,要不提前做好应对把预防针打够,玩车万就说自己玩车万不要说玩二次元,看机战就说自己看机战不要说看二次元,不然就会有人跳出来说〇〇〇不是二次元,同样的道理。
然而很多时候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都不是用户的问题,是厂商自己不想针对性获取高质量用户,是厂商自己采用了广撒网再提纯结晶的策略,你觉得他自作孽他可能还无所谓,真是自己蠢不知道或不会做针对还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