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得了帕金森?
你听到过这样的玩笑话吗?说某某吓得哆哆嗦嗦,就像得了帕金森病似的。
帕金森病,一个在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2%的慢性疾病。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00万帕金森病患者,而在我国已有300万患者,与帕金森病有关的年平均支出费用占家庭年平均收入比高达44.8%。
手抖就像帕金森病的标签一样,人们一说起这个疾病特征,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抖。的确,大约70%至75%的患者以震颤起病,且手抖是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手抖都和帕金森病有关呢?
手抖,在医学上称为震颤,并且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震颤。过度紧张、焦虑、劳累,特殊姿势及某些疾病都会引起震颤,但临床上常见震颤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生理性震颤
由于过度疲劳或者过度紧张所致,一般为每分钟抖8-12次(8-12HZ),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且当相关情绪得到缓解后,其震颤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二、病理性震颤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出现的震颤,如原发性震颤、甲亢、小脑性疾病和帕金森病等相关疾病都会引起震颤的,但每一种疾病表现出来的震颤症状都略有差异,需进行鉴别诊断。
三、姿势性震颤
指肢体在抵抗地心重力的姿势时出现的震颤,如抬手、站立、做习惯性动作,或在夹菜、写字、拉琴等情况下出现的震颤,但一般放松情绪和主动控制的情况下,相关震颤可消失。
四、静止性震颤
肢体在完全放松、不受地心重力影响下出现的震颤,往往不能被自我意志控制。人群中约有15%的人会存在震颤的情况,但其中帕金森病人只占相当小一部分。
帕金森患者的手部震颤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更具体的描述是:患者常表现为拇指、食指搓丸样震颤,频率为4Hz~8Hz,也就是每秒4次~8次。静止时出现,大力动作时停止,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常从一侧肢体远端开始,数年后累及同侧上下肢,再至对侧。但并不会如大家认为的“手一直抖个不停”。约70%帕金森患者有静止性震颤,早期多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出现,活动时可短暂停止。当病情加重,震颤的情况则存在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会因为肌强直加重而消失,而有些患者可能反而会加重。”但许多患者从开始到结束从未表现出震颤,或震颤症状轻微且难以察觉。所以,手不抖不等于是没有患帕金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