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立摄影师到AI创业家:探索创业的多重面貌,你属于哪种创业者?

Prim:缺乏激情和决心是如何
杀死一家企业的
Prim的想法是要颠覆洗衣产业。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洗衣店来清洗和折叠他们的衣服。这种服务的问题是,把衣服送到洗衣店和取回衣服是一件麻烦事。大多数情况下,顾客把要洗的衣服放在袋子里,将袋子放置在洗衣店,等衣服洗好后再来取走。很多洗衣店会在每天最忙的时候有大量排队的顾客。这就导致那些驾车来的人等待很长时间来放置和取走衣服。
在通过了久负盛名的Y-Combinator孵化器项目评选之后,Prim的洗衣服务于2013年年中开始面向大众。下面介绍一下Prim的洗衣服务的运作机制。
一个顾客将他的待洗衣服打包放在袋子里,然后在网上选择来收取和送回的时间。第一袋衣服的价格是25美元,此外每增加一个袋子多收15美元。一个第三方物流的司机会来收取这些袋子。经过清洗和折叠之后,所有的衣服都会在当天晚些时候或者第二天的早些时候被送回来。顾客与收取或派送衣服的司机之间没有现金交易,所有的付款都在Prim的网站上进行。Prim得到了正面的新闻报道,并积累了前期的市场优势。当它倒闭的时候仍然可以每天接手处理来自40名顾客的1000磅的衣服,而且这个数字还有增加的趋势。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一旦Prim接收你的衣服,它就从一个创新型的颠覆者变成了保守型的企业,它会把你的衣服带到洗衣店,使用店里的清洗和折叠服务。Prim与一些洗衣店协商争取了大量的折扣,但是这些折扣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写成文件。合作伙伴的离开是Prim没有预料到的。最初洗衣店接受与Prim合作时,他们就有自己的派送服务。最终这些洗衣店发现Prim其实抽取了它们原有的客户和收入。在Prim短暂的历史中就换了三家不同的洗衣店合作。
其次,创始人缺乏激情和决心,与本地的洗衣店合作是一种脆弱的商业模式。面对这个现实问题,作为Prim创始人的吴茵茵和曹绪文需要做一个决定:是否应该创办或者租赁一个他们自己的洗衣店,这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预期,因为开办洗衣店以及雇佣人员来操作大容量洗衣和折叠设备,需要几十万美元的投资。更让人却步的是,Prim每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都需要重复这个步骤。经过两个月的深思熟虑,他们放弃了这项业务。
吴茵茵和曹绪文估计若是开办自己的洗衣店,可以在五到十年内创建一个盈利1000万到1500万美元的业务。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想追求的方向。两人均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也没有洗衣产业的直接经验。Garry Tan(Y-Combinator孵化器的合伙人)在CNN财经新闻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反思了吴茵茵和曹绪文关闭Prim的原因,他说他们并不是真正想洗衣服,他们只是想成为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