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诗中最早的一位诗人,一首描写山野秋景的五言律诗

2023-07-09 12:00 作者:苏卫朗读  | 我要投稿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585—644),字无功,是隋末唐初的诗人,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位律诗家。他的《野望》是一首描写山野秋景的五言律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虽然只有40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展现了王绩的隐逸之志与时代之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这首诗。

一、写景,见情

《野望》的前两句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是王绩隐居的地方,也是他自号的别称。“薄暮”是傍晚时分,“望”是眺望,“徙倚”是徘徊不定,“欲何依”是不知归向何方。这两句写出了王绩在黄昏时分登高远眺,心中无所依托的孤寂状态。

这里的“望”和“依”都有双重含义,既指眼前的景物,又指心中的情感。王绩在望着秋日的落日,也在望着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他在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也在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归宿。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景色,也抒发了情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野望》的中间两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四句写出了王绩所见所闻的秋日山野景象。

“树树皆秋色”写出了树木枯黄凋零的状态,“山山唯落晖”写出了群山被夕阳染红的景色。“牧人驱犊返”写出了放牧者收拾牲畜回家的情形,“猎马带禽归”写出了猎人骑马携带猎物归来的场面。

这四句虽然只写景物和人物的动作,却给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感觉。这里的“秋色”和“落晖”都有衰老和消逝之意,与王绩自己的年龄和境遇相呼应。

“牧人”和“猎马”都有自由自在之意,与王绩隐逸山林之志相符合。这四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反映了心境,为全诗增添了意味。

二、言志,见思

《野望》的最后两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和结尾。“相顾无相识”指王绩与放牧者和猎人相对而立,却没有一个认识他或者理解他的。

“长歌怀采薇”指王绩唱起《诗经·小雅·采薇》一章,怀念古代的隐士伯夷、叔齐。这两句表达了王绩的孤独无依和隐逸之志。

“相顾无相识”写出了王绩与世人的隔阂和疏离,他虽然身在山野,却没有找到一个知音或者友人。

“长歌怀采薇”写出了王绩的志向和理想,他以伯夷、叔齐为榜样,不愿屈服于周武王的统治,而选择了采薇而食的清高生活。这两句不仅言志,也见思,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小结

《野望》是一首简洁而深刻的诗,它用朴素而优美的语言,写出了王绩的隐逸之志与时代之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时代特征,即在社会动荡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抗争,展现了一种刚健振拔的时代精神。

这首诗对我们今天的人也有启示意义,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随波逐流,不贪图安逸,而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才能和品德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唐诗中最早的一位诗人,一首描写山野秋景的五言律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