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游记《远方的鼓声》日版图片补档加文字
1986年秋——1989年秋,村上春树和妻子阳子旅居欧洲(三年),回国后,村上将期间写的旅行素描整理成游记(另一本是《雨天炎天》,因为是和摄影师松村映三一起去的,有相当多照片,后续有时间也会整理出来发专栏供大家观看)
这篇专栏,就作为视频的补充吧,做视频的时候没有这本书,少了几张照片,故事不好讲述(哈哈哈,所以每次做视频都会有遗憾)
《远方的鼓声》这本游记的照片是阳子夫人拍摄的,之前没收到书前,还以为会有很多图片,实际上照片也不多。但是《远方的鼓声》出版时,阳子也出了本书《風のなりゆき》(大意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意思,照片和文字都是阳子的)哈哈哈,可以说是《远方的鼓声》姐妹版。这本书,我后面收到书也会发个专栏的。(看了网图,里面有很多猫咪)
书的简介:1986 年至 1989 年间,她与丈夫村上春树住在意大利和希腊。
带着老公给的相机(α-9000),旅居欧洲的时候拍了猫、风景、猫、猫的照片。(猫猫猫)
是绝版书哦!可以期待一下。


封面



翻开书,又是小猫咪!

然后是两张地图。



补档照片
后文如无特殊说明,引用的文本皆为《远方的鼓声》(上海译文,林少华译)
米克诺斯岛(港口和「范吉利斯」)
米克诺斯公寓
“我们常在这里买鱿鱼(卡拉马利。商乌贼叫斯皮亚)。这里的鱿鱼柔软,香得好像入嘴即化。希腊人一般烤来吃,那太可惜了,我们做不来,当然弄成“刺身”(生鱼片),还有时候塞入米饭做成“寿司”(饭卷)来吃。虽然每天有所不同,但鱿鱼大体一公斤七百日元。以希腊的物价来说,价格相当可以。”
“光说鱼不好意思,章鱼也吃了不少。地中海的章鱼相当可以。刚买来时较硬,吊在房檐下晾晒。这样,第二天硬芯就能抽下,变得好吃起来。希腊人全都这么吃章鱼。渔夫捕上章鱼,活着拎腿在水泥地“吧唧吧唧”摔软。从章鱼角度看诚然疼痛难忍,但世道就是这个样子,奈何不得。把章鱼搭在晾衣竿上或什么上面,一天就可晾干。经过这两个阶段之后,章鱼终于适于食用。这个我们也同样用陶炉烧烤,淋上酱油和柠檬汁吃,好吃极了。只是,晾章鱼的时候附近的猫和狗便有几只围来,气呼呼地抬头盯视那章鱼。尽管不可能够到,但还是一蹦一蹦地往上扑。猫们也饿了。这光景看上去甚是令人不忍。另外还招苍蝇,起始耿耿于怀,后来就随它去了:招苍蝇就招好了,悉听尊便。反正是烧烤,苍蝇成群也不至于改变味道。”
在「米克诺斯公寓」的阳台晒早晨刚捕获的章鱼(好新鲜~)哈哈哈,实话说,刚翻开时还以为是内衣呢,因为颜色有点暗。

2.「范吉利斯」在「管理员室」前,给村上介绍钓乌贼🦑的方法

3.还是管理员「范吉利斯」,村上找他借了炉子(炭烤),烤鱼
“把鱼作为蛋白质来源,而且烤来吃。不用油,“刷”地淋上柠檬汁,蘸酱油吃。烤鱼用的是从套房公寓管理人范吉利斯那里借来的陶炉和铁丝网。此前我全然不知欧洲人用陶炉烤鱼吃,一次看见范吉利斯用陶炉和铁丝网在管理人房间前面烤过期面包,遂问能用来烤鱼吗,他说当然能。于是我向他借来陶炉(希腊语叫斯卡拉),在院子里烤竹筴鱼。厨房的微波炉是电热式,没这东西烤不了鱼。遗憾的是燃料并非木炭,而是碎木料,但久违了的烤竹筴鱼还是香得令人感动。味道真是好极,可以感觉出烟味从鼻孔“刷、刷、刷”往脑芯漫延,细胞渐渐按捺不住。”

4.这里是「1987年,夏天和秋天」里「莱斯博斯岛」
“我们决定搭出租车去郊外美术馆。导游手册上介绍近郊一座村庄有个绝对不差的美术馆,虽然心想无非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乡下美术馆,但毕竟此外无事可做,再说偶尔悠悠然看看画也蛮好。况且天气好上天了,出一下远门也不坏。出租车司机把我们放在一无所有的树林里。“喂喂,美术馆(姆希欧)哟,我们要去的是。”“这就是姆希欧。”司机说。那么说,树林往里一点是有个石砌小屋那样的东西。“就那儿!”他说。小屋前面一个老伯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反正先去老伯那里再说。“这里是姆希欧吗?”我问。“正是。”他说。买门票,一个人五十日元。客人只有我们。他把英语小册子递给我们。美术馆里集中了一位叫塞奥菲洛斯(Theophilos)的画家的作品。小册子上写道,塞奥菲洛斯生于莱斯博斯岛,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希腊风景。单纯的线条、明亮的色彩。不妨说是一种纯真艺术(innocentart),或者民间艺术(folkart)。”
向导、向导的朋友、以及村上。这张村上照得好像小朋友,哈哈哈,很呆

5.在斯派塞斯岛,翻译的时候,村上背着一只叫「伊奥尔格」太郎的猫,哈哈哈,猫猫记一等功,没有猫怎么当作家呢(玩笑~)

6.列车员在削奶酪🧀️,司机帮忙递酒杯(???有点离谱)图在下面
去克里特岛
“在山顶等了三十多分钟,来了一辆番号为101的开往阿基亚·加里尼的大巴。上车的有我们两人、一对相貌温和的英国老夫妻、大约30岁的德国单身游客、两个结伴的希腊一二十岁年轻人,以及当地一个大妈。这辆大巴起始跑得蛮认真,后来又开始莫名其妙起来。时近中午,司机和乘务员在车上大开酒宴,当然是在行驶当中。骚动是从司机在哪里一座小村庄熟人那里拿到一瓶葡萄酒开始的。司机在那座村庄停下车,和乘务员一起走进一户人家,十多分钟都不出来。那时间里,我们就在车厢里静静等候司机和乘务员返回。司机拎着一升左右的大瓶子回来了。我当即预感事情不妙,果不其然,那东西是当地土造葡萄酒。在下一座村庄司机又把大巴停下,这回乘务员单独下车,走进做奶酪的人家,买了一个排球那么大的圆形奶酪上来。如此这般,大巴上的酒宴开始了。坐在最前排的希腊大妈向司机以责怪的语气说“喂喂你喝的是葡萄酒吧”。“水呀,水!”司机笑着搪塞,不久说“大妈你也来一杯”,遂把葡萄酒倒进杯里,切了一块奶酪递给大妈。不知不觉之间,包括我们乘客在内的车上所有人员全部聚到前面大吃大喝起来。司机已然醉意上来,用看样子足可剥鹿皮的尖刀切开奶酪分给大家。问题是随着车身的摇晃,尖刀在坐在第一排的英国老夫妻鼻尖前闪来闪去,闪得二人把肩靠在一起,脸上浮现僵硬的微笑,直冒冷汗。司机早已不看什么路面,兴高采烈唱着、开着玩笑,并且哈哈大笑。道路依然险象环生,七拐八弯。”

7.罗马的猫

8.
比雷埃夫斯的肉铺,摆放整齐的猪蹄和内脏

9.罗得岛贩卖的鱼,比起米克诺斯岛的市场来说,鱼的数量和种类更多。

“附近的人也把自己的鱼带来请店里烧烤,付不付烧烤钱我不晓得,但据我观察,没人付什么钱,想必免费招待。边聊天边让店里烤,香喷喷烤好后(的确烤得香喷喷的),道一声再见出门离去。估计回到家全家一齐受用。这么说来,日本过去也有人得到别人送的鱼就拿到附近鱼铺,鱼铺里的人免费刮鳞剖腹。拿去说一声“抱歉”,对方说道“无所谓”,三下两下刮剖完毕。二者同一回事。在希腊,附近的人需要的时候,面包铺老板还把烤锅借出去。依我的想法,做菜的味若沾到面包上岂非不妙,但这里人对这种小事似乎不太介意,这就叫大度。我这人很难说有多么大度,但非常欣赏这种大度表现。”


先更新一下上上期视频欠下的债,补完了《远方的鼓声》图片的flag。
年谱视频还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