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科目一,高频考点教资价值28分!

2021-09-18 07:31 作者:英语卡卡西  | 我要投稿

现在已经进入紧张的教师资格证备考阶段,为了防止同学们走太多弯路,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了综合素质考试重点内容,背下来就能提分!

综合素质一共有三道材料分析题,总分值42分,每题14分

其中两道材料分析考点范围固定,分别涉及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把这些考点记住,再加上一点基本的分析,拿满28分是没有问题!

备考教资,小伙伴们最想知道怎样才能快速拿分,今天课代表就给大家安排~

科目一综合素质一共有三道材料分析题,分值高达42分,每题14分。

其中前两道材料分析题考查范围固定,每年基本都会考查

职业理念    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注意答题技巧,就能拿到28分啦~

 选择题保证一定的正确率,作文合格,科目一就稳啦


1 职业理念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全体面创个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重发展潜能2. 学生是独特的人——重完整性、差异性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主体记忆口诀:两独一发展
学生观有两个版本,答“王官人不差钱”和“两独一发展”都可以哦!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忆其中一个版本就行~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记忆口诀:三者一开放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在教学中与学生、自我、同事的关系


教学观和评价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记忆口诀:人生过客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记忆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


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答题方法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查看题干提问内容, 锁定知识点;

第二步: 罗列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步: 画出材料关键信息,做到材料与理论知识匹配;

第四步: 结合材料, 组织答案。


答题套路


A.总体评价。
如: “该教师行为合理/ 不合理, 践行了、 体现了/ 违背了……理念”。
B.分条评析, 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 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违背的应说出合理的具体做法)“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

练手题目


【题目】
刘老师师范学校毕业后, 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 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 刘老师在河岸、 田埂精心识别、 挑选;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在家人熟睡的时候, 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 大雪过后, 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 去看望苍翠的 “松树公公”, 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刘老师坚持每天黎明即起, 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诵唐诗、 宋词, 背郭沫若、艾青、 普希金、 海涅、 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 用优美的诗篇陶冶自己的情操, 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 有厚厚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 阅读许多中外名著, 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请结合材料, 从教师观的角度, 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体现了以下教师观(基本判断):

(1)教师要注重反思和终身学习(理论知识)。 材料中, 刘老师坚持每天背诵唐诗、 宋词, 学习中外名家诗篇, 学习教育名著, 撰写教学日志, 这体现了老师善于反思, 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材料分析)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注重引导启发式教学(理论知识)。材料中, 刘老师为了让学生观察野花, 精心识别挑选, 带孩子们去寻找腊梅, 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 说明刘老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启发学生学习, 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结合材料分析)。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理论知识)。材料中, 刘老师在大雪过后, 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 去看望苍翠的 “松树公公”, 注重实践课程, 让孩子们感受自然, 说明老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结合材料分析)。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理论知识)。材料中, 刘老师不断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这体现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结合材料分析)。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科目一,高频考点教资价值28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