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瓦格纳事件做个总结吧

2023-06-26 08:26 作者:八车沛公  | 我要投稿

网上认为瓦格纳“兵谏”或者“安禄山”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一主流的形成主要是传媒的原因,即过度吹捧瓦格纳以贬低俄罗斯正规军的目的,仿佛乌克兰四州土地是瓦格纳打下来的一样,以满足网民能够以轻松的态度针砭时议。

必须发展的角度理解问题,而非去用现实拟合历史。

正如正亮兄与永康所言,非洲金矿作为瓦格纳一支5W人左右脱产常备军的财政收入支撑,我认为是一切问题的源头。

瓦格纳在非洲势力的减弱,一来有中美在非矿产与俄竞争的背景,二来,俄乌战争需要瓦格纳把精锐部队调配前线,导致非洲武装维护力量减少。

对于瓦格纳财政问题,除了金矿问题,也有俄乌战场上对于阵亡士兵的抚恤金的巨额开支,因为雇佣兵由于没有任何理念支撑,维持战斗力以及向心力的主要原因只能集中在物质报酬上,当然也就包括鼓舞卖命的抚恤金。

这样的财政困境造成了瓦格纳必须有其他收入来源,即战场上攻占巴赫姆特的协议,然而由于对这一目标的难度预估失误,持之日久,而克宫不愿意提前支付,使瓦格纳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状况的恶化使普里戈津感到烦躁,这时人会不由自主地找锅甩,抱怨,而普里戈津的抱怨对象是俄正规军。

在5月3号的克宫遭无人机袭击事件,这样高度敏感的事件中,瓦格纳做了什么呢?立刻从包围的城市撤军,这个新闻我印象极为深刻。

我认为瓦格纳在此次事件中与俄极右派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甚至参与其中,但即使不是,无论如何,在这样的敏感时刻都不应该撤军,因为会立刻被怀疑。这也是我认为普里戈津对于针织(谐音防吞)的敏感性严重不足。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我认为从这个时候开始,普京开始谨慎地考虑瓦格纳,内部调查,再加上普里戈津之前因为财政问题一直抱怨,导致了普京决定消除瓦格纳。

消除的方法当然是逐渐收编基层部队,然后架空领导层,虽然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物理铲除,即以某种借口传唤普里戈津到莫斯科,或者俄正规军部队,然后立刻逮捕收编,只要宣告雇佣军的报酬依旧,暂时保持原有编制,徐图之,即可。

然后事实是普京没有采用这种方法,而是通过更柔软的方法,给了瓦格纳时间。

网上一些人持有这种说法,“普京都要削藩了,要人家交兵权了,你要人家不反抗还能咋办?”,这种想法就是没有看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是抓住一个点一个点地看问题,普京为什么要夺他兵权呢,为什么就是现在不是以前呢?这些问题他们从不考虑,事实上普里戈津全权就是因为政治上过于幼稚导致了现在对他不利的局面。

好了,总之,瓦格纳在决定突袭莫斯科后,不是兵谏,也不是讨薪。普里戈津当然会宣传,他总是把自己塑造成有能力但被压制的忠臣。

但我认为,瓦格纳在决定突袭莫斯科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我在6月24号当天就发表了这一观点,当天信息面的局势很狂热,不出意外地被嘲笑了。

不过没有关系,我重点说一下逻辑原因。

第一, 瓦格纳部队较少,但集中,攻占莫斯科,控制针织中心是唯一的军事选择,只要他选择军事动作。

第二, 瓦格纳不可能攻城略地,有稳固的根据地,因为这会给莫斯科全国部队紧急驰援的时间。与第一目标相悖

第三, 瓦格纳即使“攻占”了什么军区,吸收了多少部队都没用,太多人以为军队是下棋,吃完就吸收到自己这一边了,怎么可能?瓦格纳能支付投降部队的军饷吗?他能完全信任刚投降的部队吗?显然不能,这个时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打散原有编制混入自己部队,且必须自己人比吸收的人还要多出一半才行,但这需要时间,与第一目标相悖,第二种做法就是让投降部队留守,并且还要担心他们会背刺,不得不分出部队驻扎看管该地区的核心建筑,通讯中心与武器中心。然而这一军区有多少人呢,起码20W,3W瓦格纳人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不行,留守的话,瓦格纳到莫斯科还剩多少人呢?

所以瓦格纳只能不带这些人一同突袭,因为这些人真的可能会随时降而复叛,带20W随时可能反水的勤王部队和自己一起去莫斯科吗?不可能的,但网民理解,就只能是“嫌弃正规军太菜了,不带”。

第四, 看似时间的压力在普京那一边,瓦格纳缺少空中力量,根本无法组织普京转移,如果普京以及决策中心离开莫斯科,那么时间的压力就完全来到了瓦格纳这边,因为如果无法获得以少数部队挟持针织力量,那么攻占莫斯科也没有用,反而是自己会失去战略目标,只能等待围剿。

综上所述,一开始,瓦格纳就赢不了,普里戈津要赢不取决于自己,只取决于普京是否会犯错,我今天说这个可能是马后炮,但是我是在24号一些立场的人群最疯狂的时候说的,我不相信普京,我只相信自己的逻辑判断。

网民过于看重事情的结果与开始,而没有一个认知过程,所以大部分结论是错误的,比如因为现在普里戈津投降(实质上),就认为两人在演戏,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现实不是“因为我骗了你所以我赢了”,那是小说看多了,造成的基础才是重点。

实际上根据流露出来的谈判内容,普里戈津前往白俄庇护,部分瓦格纳收编正规军,上文的整个推理过程是完全相应的,因为普里戈津只能依靠主动缴械,除了少数亲兵保证自身安全,让大部分瓦格纳被收编,获得自己个人的人身安危保障,但这是暂时的,必然。

普里戈津以高昂的价格给之前在进军途中被“误杀”的俄正规军飞行员家属以抚恤金,除了是摇尾巴外,其实也是在向外界和瓦格纳内部展示,我还有钱,还没有被榨干,还有价值,进一步保证自身安全。

从战略目标来看,普京达成了收编的目的,但是代价很大,包括内部稳定,以及国际影响,不赘述,他本来可以用更好的方法。

俄罗斯人,包括苏联时期的斯大林,普遍是看起来果决如钢铁一般,其实优柔寡断,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决策时优柔寡断,不够坚决狠心,在事情变糟以后又过于果断激进。

我一向看不起稍微逆风就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不敢下判断的人,再重申一遍,我不支持普京,不支持普里戈津,我只支持我自己,我只相信我自己,我只发展我自己。

瓦格纳事件做个总结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