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虞世南:请叫我移动图书馆

2020-07-15 10:10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五绝虞世南

说到虞世南,今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书法家。

但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书法是排在最后的。


一绝:德行

▲隋炀帝


虞世南有个哥哥叫虞世基,兄弟俩都曾在隋炀帝底下当官。

但两人的表现很不一样,虞世南喜欢讲一些逆耳忠言,而虞世基更擅长揣度圣意。


所以两人的官运也不一样,虞世南做了十年七品官,而虞世基混上了光禄大夫。

虞世基的小日子过得很好,生活水准向王爷看齐,虞世南则穷得一塌糊涂。


到了公元618年,江都兵变爆发,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捎带手也要杀虞世基。

这时,虞世南跳了出来,哭着说,能不能用自己的命换哥哥一条生路;但宇文化及没有答应,最后还是杀了虞世基。



二绝:忠直

▲唐太宗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写了首宫体诗,想让虞世南来唱和一下。

所谓宫体诗,是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内容上多是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


结果虞世南说:

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


翻译一下:

皇上的作品,虽然字句工整,但内容实在不上档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担心这种诗传出去、形成风气,会带坏整个社会氛围,实在不敢应和。


吃了瘪的李世民,立马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朕试卿耳!"

李世民说,我是故意考验你的,之后还给了虞世南一堆赏赐。



三绝:博学

有一年,地方上闹山崩、洪水,还惊现许多大蛇。

李世民很忧虑,就问虞世南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于是,虞世南开始了他的表演,随手从史书里找了四个片段。

这四个片段也无需翻译,只要知道是掉书袋就好了:


1、春秋时,梁山崩,晋侯召伯宗问焉。伯宗曰:“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以礼焉。”梁山,晋所主也,晋侯从之,故得无害。

2、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3、后汉灵帝时,青蛇见御坐。

4、晋惠帝时,大蛇长三百步,见齐地,经市入庙。蛇宜在草野,而入市,此所以为怪耳。


掉完书袋,虞世南终于聊到眼前: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翻译一下:

之所以会有这些自然灾害,是因为政治上有做的不好的地,可能是当地有冤狱吧,最好还是查一查、放一放。


虽然今人很难认可天人感应这套思想,但我们可以借此发现虞世南的博学。

《新唐书》里写了几件类似的事,每次虞世南想要就现实发表点看法,都会先引经据典一番,简直就是一移动图书馆。


四绝:文词


有诗为证:

咏萤

唐·虞世南

的(dì)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又有诗为证:

唐·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两首精巧的咏物诗,都在咏物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我和萤火虫一样,虽然很渺小,但仍然希望被人注意,所以一直在暗中努力发光;

我要像蝉一样,凭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声音送往远方。



五绝:书法


有碑为证:

▲《孔子庙堂碑》


又有帖为证:

▲《汝南公主墓志铭》


正因为虞世南一人身兼五绝,所以他去世以后,唐太宗李世民很伤心。

李世民在给魏王李泰的手诏里说——“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复人矣!”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文字 | 咸鱼癸

👍

虞世南:请叫我移动图书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