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构“意义”的概念——生命是对意义的追求

2023-06-09 16:10 作者: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  | 我要投稿

    —— “当我们无法从现有的工作、生活中找到积极的意义,我们就如同被困在铁丝网之后的囚犯,任何外界的信息都变得不能触手可及,变得失真。打开社交网络,目光所及的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方式化作幽灵般的幻影,似乎成为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虚假产物。”


    前段日子,听到一所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在演讲。一位10岁的小女孩说,她研究了“癌症的病理”,认为在未来,这将变成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她会参与关于癌症的最尖端的研究,攻破我们对癌症的恐惧。

    另一位8岁的小男孩说,他在玩乐高的过程中,发现了乐高建筑模型与机器人科学应用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通过这种可视化的建模,降低机器人科学界高昂的门槛,降低科学研究需要的费用。

    年幼的孩子们一个个上台,热情洋溢地分享这些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却在我们看来天马行空的想法。


    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不知道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我们只有精力关注今天的晚饭,或者明日的工作。听到孩子们的演讲,可能我们会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起跑点大不相同后,笑孩子们的想法不切实际。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可能并没有机会实现年幼时宏大的目标。很多年后我们有了一定的追求目标的能力,但这时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青春时的决心。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被困在琐碎的工作任务中,无法从自己花费的时间中找到价值;有的人试图与他人比较,并在看到他们充实有意义的生活时陷入自我怀疑。

    当我们无法从现有的工作、生活中找到积极的意义,我们就如同被困在铁丝网之后的囚犯,任何外界的信息都变得不能触手可及,变得失真。打开社交网络,目光所及的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方式化作幽灵般的幻影,似乎成为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虚假产物。

    在心理学中,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之后,存在着第三个维也纳学派疗法,“意义治疗(logotherapy)”。这个心理疗法被美国医学会、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公认为是基于科学实证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

    意义疗法的创始人是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基于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弗兰克尔建立了该理论,强调个体在生活中的自由意志与责任感。他认为人类的基本动力并不是对快乐或权力的追求,而是对意义的追求。

    弗兰克尔认为,人类是被一种叫做“趋向意义的意志(will to meaning)”所驱动的,它的意思等同于找寻生命意义的欲望。即使在最为痛苦的情况下,生命也自有其意义,而生存的动力来自于找到那个意义。意义疗法引导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


    在生活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青少年可能会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中感到无意义、无价值感,成年人也会因为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感到迷茫与无助。当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未来与目标,我们便陷入到一种“临时的存在”中。不论是铁丝网后的囚犯,还是失去工作的工人,亦或是被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压垮的年轻人,他们的存在变得暂时,他们发现自己无法为未来而活,无法指向自己的目标。

    你是否曾觉得,一周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你好像每天都在学习、工作,但仔细一想又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我们对内在时间的感知变得怪异,好像只是被巨大的惯性裹挟着前进,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与目标。

    你又是否回想起,曾经长辈与老师给下的承诺,“等高考完就好了”,“等大学读完就好了”,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承诺的徒劳,这预期中的解放只是一场漫长的谎言,我们便无法看到可以期待的未来。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激发我们内在的动力和潜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困难的方法。

    这个时候,“意义疗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弗兰克尔认为,人们不是被环境所决定,而是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面对环境。他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责任感,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命态度和行动,从而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疗法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意义,你的生命也不例外。生命不断地为每个人设定任务,而生命最终意味着为这些任务找到答案的责任。没有一个人的命运可以与另一个人的命运等同,也没有两个人的情况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每种情况也呼唤着不同的答案。

    尼采的这句话,“知生命之意者,可承生命之重”,可以当作可参考的指导原则。只要有机会,我们就需要给自己的生命一个“意”,一个目标,于是我们才有能力承受生命给予我们的试炼与荆棘。比如,即使认为自己的工作琐碎,也可以思考它对别人的影响与价值,以及对自己的发展与成长。当我们能看到工作的多个层面时,就能更好的理解它的意义,将其纳入我们的生命中。


    一位阿富汗老者对我说,我们的一生中,对我们而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东西有四个。第一个是自身。自身所在的环境,自身受到的教育,这是一切的基础。第二是自己的亲密家庭。第三是大家庭、亲属、友人与在意的人。这都是构成我们生命意义的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第四个是什么?

    是国家?家国情怀?我问。

    不完全是,他说,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国家又的确包含在其中。这第四个东西,是我们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我又问,可是我站的位置太低,怎么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他笑了起来,留下的痕迹是无所谓大小的。你有自己的家庭,父母与孩子,通过影响他们,不就是你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吗?

    那么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再将自己困在对生命意义的提问中,不再将生命理解为通过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而获得意义的某物。也许我们能意识到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且独特的,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拥抱着更加宏大的循环,包含着生与死、困境与磨难。


解构“意义”的概念——生命是对意义的追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