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合作的DF105战斗坦克,可能是摇摆炮塔最后的倔强
作为摇摆炮塔的摇篮,二战后法国在装甲武器的研发上大量采用此种设计,且不论法国出于何种技术原因选择此种设计,但确实曾在军界掀起一股摇摆炮塔的风潮,在这波热度退下去后,世界各国也认识到了摇摆炮塔的缺陷,法国本身也恢复到常规炮塔的路线上。虽然不再是主流,但摇摆炮塔并没有立马消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和法国展开相关技术合作,再次开发了一款采用摇摆炮塔的坦克DF 105。

DF 105严格来说不是主战坦克,它的定位是坦克歼击车/支援坦克,其作用和安装重炮的轮式战车差不多,既可以独立支撑起一些低烈度的作战,也能配合装甲主力进行一些高烈度的交战。研制它的主要目的是出口,而不是自用。
坦克的底盘采用德国在70年代研制的Marder步战车,这是一种受国防军要求开发的车辆,具有轻便快速的特点,但是它装甲很薄,仅能抵御20毫米机炮的打击。

最有特色的当然是坦克的摇摆炮塔,这是法国在1983年开发的最新式FL-105炮塔,炮塔内安装一门105毫米FN火炮,火炮拥有-8°~12°的俯仰范围,能达到每分钟12发的射速,炮塔内可以存放50发炮弹。使用的弹种有HE、HEAP、HEAT,APDS和APFSDS,火炮有效射程2000米,不过还能如榴弹炮一样间瞄射击,射程8000米。
相比于以前的摇摆炮塔,FL-15在技术上进步了很多,除了将装甲增加到40毫米厚之外,还安装了如TCV 186激光测距仪、SOPTAC火控系统这样的设备,作战性能已经大为改观,包括部分AMX-13坦克也安装了这种炮塔。

DF 105重约30吨,使用一台720马力的MB-833 Ka-500发动机驱动,关于坦克具体机动性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根据它的重量来看,应该和Marder步战车差不多,最大时速约为70千米每小时。
坦克采用3人车组,和AMX-13轻型坦克一样,不过底盘后部的乘员舱得以保留,可以搭乘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和Marder步战车一样,士兵们通过车尾的舱门出入。

同其他的法式摇摆炮塔坦克一样,DF 105具有爆发射击的能力,在保有基本防护能力的同时还能搭乘步兵,类似于火力强化版的步战车。不过这款德、法合作的摇摆炮塔坦克并没有开花结果,这其中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原因,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轮式坦克逐渐成为主流,它们的功能除了无法携带步兵外,和DF 105差不多,而且性价比更好。